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测度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2011—2019年中国出口至33个国家的服务贸易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产生的"成本降低效应"和"市场需求效应"能够促进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的贸易促进作用存在基于文化距离的单门槛效应,当文化距离跨越门槛值后,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口、出口贸易的9个主要国家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联酋、哈萨克斯坦、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3.
普惠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中的完善与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核心环节。基于此,采用2011-2018年"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数据,测度沿线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距离,并进一步考察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惠金融水平普遍较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不同的长短期效应;而就分层而言,中国对不同圈层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流向受普惠金融距离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常规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衡量环境污染的碳生产率变量,运用拓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呈正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中国GDP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呈负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两国的地理距离、贸易两国是否同属于WTO、两国是否同属于SCO、碳生产率和贸易伙伴国的金融对贸易的参与度;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潜力均为贸易再造型。鉴于此,中国应借助"一带一路"的大势东风,挖掘其潜在的贸易空间,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打造一条绿色的"一带一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4月8日,国家商务部召开"应对贸易摩擦"专题发布会公布,2012年中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77起,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共遭遇12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22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4起,涉案金额9.63亿美元。点评:针对近几年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如此频繁,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资》2015,(3):24
<正>2014年实现中俄双边贸易逆势上扬,对欧亚国家投资全面合作快速增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开局。2014年欧亚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商务部迎难而上,紧抓机遇,力求突破。全年实现中俄双边贸易逆势上扬,对欧亚国家投资全面合作快速增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良好开局。一是促进与欧亚国家经贸政策对接。欧亚各国积极响应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商务部牵头成立了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积极推动在双边经贸混委会框架下商签共同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有关合作文件,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中哈经贸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4国并出席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备受各方瞩目,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拓展欧亚地区外交的新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欧亚大陆国家通过交通、信息、能源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形成一种独特的地缘经济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18年的双边贸易数据矩阵,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法,考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价值引力常数偏度、区域价值网演化、国家角色定位变迁.结果显示:中国、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较大贸易影响力,与中国区域价值引力较大的国家主要是位于"一带"和"一路"前端的东盟和俄罗斯;"一带一路"区域存在中国、俄罗斯、波兰和匈牙利四个紧密关联的贸易中心,其他国家往往与地理上最接近的中心进行贸易,形成四大空间区域;中国"核心"和"桥梁"功能显著,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引力和网络粘度较高,已在价值网中居于强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9-2008年中国同10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征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正的相关性与理论相符,经济规模差异和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与产业内贸易存在负的相关性,基本符合理论预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应重视和积极应对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呈现的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态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将制度距离分为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对23家中资银行2009—2018年期间在61个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制度距离对中资银行国际化投资过程中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增强了投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而规范距离则减弱了这三个动机.研究结果揭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动机中存在的"距离效应",能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兵韬  史若丁 《中国外资》2011,(22):175-175
本文以美国与其他20个国家之间的出版业贸易额数据为样本,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出版业进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DP,人口,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两国之间的出版产业贸易影响显著。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常态"下的一个重大战略,为深化对区域贸易合作的了解,本文利用经典引力模型研究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14个代表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出口量与两国之间港口距离、GDP、贸易密集度、金融自由度、班轮运输联通指数、是否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两国之间是否接壤等因素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金融自由度和贸易密集度对中国出口量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正向弹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美国与其他20个国家之间的出版业贸易额数据为样本,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出版业进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DP,人口,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两国之间的出版产业贸易影响显著.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多维距离(制度、经济和地理距离)考察距离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首先运用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方法,对东道国与我国在制度、经济与地理上的差距如何影响中国OFDI进行了定量研究,然后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制度距离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具有负面影响,即我国OFDI具有制度相似性特征;相较于发达国家,制度距离对发展中国家OFDI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呈倒"U"型结构。经济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国别差异但门槛效应不明显,经济距离与发达国家OFDI正相关,而与发展中国家OFDI负相关。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对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存在明显的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最后对制度、经济与地理三维距离影响OFDI的总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理距离对OFDI的负面作用最大,占据主要影响因素,经济距离的影响程度居于其次,而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基础设施质量、制度环境、商品流通效率、电子商务成熟度这4个指标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度基础上,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识别出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各个指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流量的影响,并对贸易便利化措施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42个主要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国家作为样本国家,以Krugman提出的本地市场效应为出发点,选取2000~2016年我国与样本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检验我国与样本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与42个样本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双边贸易中HS90、HS85以及HS30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HS88和HS84则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文有关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战略提供了新思路,对实施扩大内需、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开放和推进其贸易的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不断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多样化创新性的经济与贸易合作。其中,2013年由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周边国家的广泛支持,五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一体化开放新格局云南作为西南边陲省份,借助与越南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逐渐从远离中心经济区的"边缘区"成为了毗邻国家之间互相开放的前沿阵地,在2013年正式批准建设的15个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1999—2014年的数据,分析亚洲国家外汇储备普遍增长现象。将亚洲各国彼此之间的联系大致分为金融、贸易和地理三大类,构建八个空间权重矩阵,应用空间计量杜宾模型对外汇储备的空间依赖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亚洲地区外汇储备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证实了亚洲国家持有外汇储备同预防性动机有关,同平稳汇率动机无关;否定了其持有外汇储备同竞争性动机相关。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通过三大联系同其他国家紧密相连,本文为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现象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是由商务部发布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年度政府报告。自201 0年以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撰写该报告中的"会计行业篇"。2013年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撰写了《中国会计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13)》,报告期为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该报告对报告期国内外会计师行业发展概况、我国会计师行业最新开放情况和出台的重要政策法规进行了简要总结,对报告期我国会计服务贸易发展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现予编发,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和增速发展水平呈现分层化,总体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程度中等偏下.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上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与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埃及等国家存在双向互补关系.沿线国家彼此之间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我国也要逐渐通过"放管服"帮助金融机构"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