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效应"是以股票市值为衡量标准的公司规模的大小,与该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之间成相反的关系。本实证研究的目的就是验证我国股票市场是否也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样存在着"规模效应"。本文通过全样本下"规模效应"实证研究,验证在2001~2005年间,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规模效应",为制定投资策略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合并银行业统计数据,以金融危机期间14个发达国家银行对38个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本地本币债权为样本,通过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发达国家流动性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贷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母行"去杠杆化"的行为和风险厌恶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外资银行减少贷款供给,但是母行在东道国本地化经营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信贷收缩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依据2014-2019年的中美贸易细分产品月度数据,考量中美贸易冲突对中美两国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进口负向影响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具有平稳性与持续性;对中国对美出口负向效应显著,且在样本期内呈"倒U型"趋势.事件前期和中期,在"抢出口"效应作用下,贸易冲突对中国对美出口具有短期促进作用;事件后期,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破坏影响显现.细分产品层面,贸易冲突对中国从美国资本品和消费品的进口负向影响显著,表明国家和个体层面都对贸易有所限制.出口方面,中国消费品出口所受的负向影响较强.同时,中美贸易冲突对于第三国贸易转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杨 《西南金融》2013,(1):32-35
“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规模经济是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的驱动力,这种力量被克鲁格曼称为“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本地市场效应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影响本地市场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国商品偏好.研究发现:加强消费者对本国商品的偏好程度,不但有利于强化相关产业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净出口效应,而且有利于改善本国消费者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口、出口贸易的9个主要国家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联酋、哈萨克斯坦、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的本地和邻地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政府型环境规制对本地和邻地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正"U"型,即政府型环境规制在短期内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但在长期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第二,市场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在本地表现出倒"U"型,而在邻地的市场化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效应的大小跟空间属性有关;第三,整体来看,2000~2006年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在实施环境规制时不存在策略性博弈。2007年以后,政府型环境规制在本地和邻地的影响皆显著为正"U"型,市场化环境规制在本地和邻地的影响皆为倒"U"型,这说明区域环境规制的竞争形态逐渐向"逐顶竞争"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选取我国中部六省2001~20013年的历史数据,对R&D投入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进行相关性以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D人力和资金投入与产品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D中人力和资金投入与市场创新绩效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加大R&D中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来实现其在产品和市场两方面创新绩效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制造业行业出口量持续增长.本文对这一问题及其增长的可能来源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对本土市场效应的现有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其次,基于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本文发现在我国制造业中存在着明显的本土市场效应;最后,文章相应地提出了促进发挥本土市场效应的一些建议措施.本文基于以上研究,认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除现存的传统低廉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外,还存在另一个出口增长的可能来源——本土市场效应.本文对我国制造业本土市场效应的研究,不仅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提供一种很好的途径,而且也可以从本土市场效应的角度考察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的贸易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同时,对本土市场效应的研究还有利于保障我国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多维距离(制度、经济和地理距离)考察距离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首先运用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方法,对东道国与我国在制度、经济与地理上的差距如何影响中国OFDI进行了定量研究,然后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制度距离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具有负面影响,即我国OFDI具有制度相似性特征;相较于发达国家,制度距离对发展中国家OFDI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呈倒"U"型结构。经济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国别差异但门槛效应不明显,经济距离与发达国家OFDI正相关,而与发展中国家OFDI负相关。地理距离对我国OFDI存在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对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存在明显的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最后对制度、经济与地理三维距离影响OFDI的总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地理距离对OFDI的负面作用最大,占据主要影响因素,经济距离的影响程度居于其次,而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0年2月至2021年1月的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月度收益率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万得全A市场指数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了市场状态的划分,基于EGARCH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整体市场、牛市期间、熊市期间分别进行了行业月份效应的研究,并构建了相应的行业投资时钟,最后通过回测模型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月份效应;月份效应在不同月份中、不同行业中存在显著区别;牛市期间与熊市期间的行业月份效应也存在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2007~2013年中国同14个欧亚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时间效应回归,得出:以往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多通过海运进行,距离越远,贸易成本越高;在与中国距离相同的两个贸易国中,与某国存在陆地运输通道,会比不存在陆运通道的国家发生更多贸易。中国作为海陆兼备的国家,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倡导与欧亚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将为促进中国同欧亚国家贸易发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显示出个股的流动性受到市场因素的强烈影响,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市场的系统性因素.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A股的日交易数据为样本,证实了我国大陆股市存在系统流动性,与美国、香港股市相比,这一因素的影响更显著;根据流通股每年的流通市值分组检验,发现我国大陆股市与香港股市相似,存在着"倒U"形态的规模效应;与发达股票市场不同,我国股市系统流动性的显著性比例与流通市值无明显的单调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质量的研发信息披露可以发挥创新信号传递的正能量,有利于展现企业创新实力,提升企业价值,对高新技术企业尤为如此。本文以2008-2011年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信息的披露比例逐年提高、披露内容不断增加,但存在着研发投入总额披露缺失、披露出处不统一等不足。随后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视角剖析其主要原因,并相应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助推着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但也存在着微观层面企业创新迎合和宏观层面科技创新质量不高的窘境,这令我们反思政府科技政策的执行力及对企业创新的引导性是否受到企业逆向选择行为因素的"牵绊".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选取2012-2017年A股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外生条件对创新迎合倾向的存在性进行判定,采用PSM-DID方法检验创新迎合倾向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政策的竞争与普惠视角,分别探究创新迎合背景之下,政府财政补助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以及创新迎合倾向对这两类政策的约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高新技术企业存在创新迎合倾向,且会显著降低企业创新效率和创新产出水平;(2)两类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均表现为显著的挤入效应,但前者效果更明显;(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容易受到企业创新迎合倾向的约束,而政府财政补助不易受到创新迎合倾向的约束.本文的研究为微观主体创新迎合行为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并为进一步完善"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创新激励政策、实现我国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东南亚危机之后,学界将关注的目标转向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一些学者指出,金融体系脆弱是东南亚危机的根本原因。本文分别从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理,以1961-2012年214个国家的宏观数据为样本,引入了利率、FDI、劳动力、出口、TFP、M2、政府公共支出、汇率等控制变量,采用时间维度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金融发展与GDP、投资、消费增速波动率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以上三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宏观经济波动率越低,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新兴市场国家波动率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6.
克鲁格曼发展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经济规模是国际贸易的驱动力,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对某种产品有超常需求的国家,会引起国內大规模生产和较高生产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扩大出口.这个核心思想被称为"母市场效应".本文从Feenstra的引力模型出发,对中国2005-2008年27个出口伙伴国、8个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是否存在母市场效应,并提出政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晓兰  沈翰彬  祝宇 《金融研究》2016,438(12):143-158
本文以投资者在东方财富网股吧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表的90多万条帖子为研究对象,通过IP地址识别,构建本地关注指标;并利用计算机文本挖掘技术,提取网络发帖所体现的情绪倾向,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实证结果显示,本地关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取决于投资者情绪,当投资者持积极情绪时,本地关注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投资者持消极情绪时,该影响显著为负。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下本地关注对股票交易量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积极情绪下的影响程度比消极情绪下更大。此外,本地关注与投资者情绪的交叉效应在上市公司样本数量较多的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这五个区域都存在,并与整体样本的特征基本一致,但在样本数量较少的其他区域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姜松  周洁  邱爽 《财政科学》2021,(8):86-100
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将改善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实施举措.然而,随着营商环境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亦出现了外资企业撤离、FDI流出的反常现象.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为研究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寻反常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虽然是FDI流入的格兰杰原因,但营商环境改善并不一定会引致FDI流入增加,会因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金融规模与结构、市场规模与城镇化、政策支持与环境规制等条件变量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异质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发展规模狭小、有效市场规模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才是制约当前营商环境促进FDI流入效应发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2003~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产品市场势力为产品市场竞争的代理变量,采用"产品市场竞争—异质性风险—经济后果"这一研究范式,实证分析产品市场竞争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发现,产品市场势力越大、则股权资本成本越小,异质性风险是产品市场势力与股权资本成本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0.
许荣  徐星美  计兴辰 《金融研究》2015,423(9):96-111
关于银行跨国经营的价值效应来源,现有理论存在着"市场机会"与"监管套利"两种解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中资银行2006年以来的全部国际化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国际化的价值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对监管套利机会做出显著正向反应,但并未对市场机会做出反应。研究结论在考虑目标市场债权人保护水平的影响后依然成立。本文提供的监管套利的价值效应证据既为未来的中国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标选择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