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综合考虑新三板市场数据质量较低和数据可得性较差等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套新三板资本市场质量的评价体系,首次对新三板资本市场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新三板资本市场质量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新三板市场亟需通过进一步改革来遏制市场质量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基于已有文献,借鉴美国证券市场机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新三板市场的独有特征,本文分析了新三板资本市场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明确新三板的市场定位;(2)进一步细化新三板的市场分层;(3)在高层次市场中适度降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4)降低做市商的做市成本和风险,引入更多的竞争性做市商;(5)适当降低创新层的集合竞价频次,暂不宜在创新层推出连续竞价交易制度;(6)设置差异化的大宗交易机制,提高大宗交易的撮合效率;(7)尽快建立与科创板进行转板和对接的机制,完善摘牌与降板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本市场,近年逐渐活跃起来,其中挂牌的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大大提升,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构建并且逐步向成熟阶段发展.但是不同资本市场之间的流动性仍有待提升,转板制度就是为了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新三板市场构建与其他层次的资本市场的转板机制就是为了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优化资本市场.我国新三板转板制度的原则是升板自愿、降板强制,确保整个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3.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三板建立以来,对于新技术产业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扶持作用,但目前也存在着覆盖范围窄、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交易不活跃以及券商参与热情低等问题,它们已经成为新三板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进一步完善新三板,管理层可以考虑从加快扩容速度、建立转板机制和推出做市商制度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在占有大量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发现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存在主板市场定位不当、中小板市场边界模糊、创新板市场亟待完善,“新三板”任重道远、区域产权市场功能削弱、市场“转板”机制缺失等问题,提出主板市场重新洗牌、强化中小板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板、扩容“新三板”、完善区域产权市场、建立“转板”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新三板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场外市场。自2013年开始,满足条件的企业不断加入股转系统进行交易,新三板市场的队伍不断壮大,挂牌企业数量快速激增,在资本市场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新三板市场定位、市场总量、分层情况、转板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找出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主要问题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三板在我国自成立以来就获得了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转板制度的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三板的健康发展。打通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转板路径,在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架起互通的桥梁对优化资本市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和是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陈 《时代金融》2011,(18):152-153
"新三板"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未来的"新三板"市场将会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部分,为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在面临是否挂牌"新三板"市场时仍需谨慎决策。由于转板规则尚未推出,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虽然能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并且在短期内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却也为以后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发行股票与上市增加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吴陈 《云南金融》2011,(6X):152-153
"新三板"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未来的"新三板"市场将会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部分,为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在面临是否挂牌"新三板"市场时仍需谨慎决策。由于转板规则尚未推出,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虽然能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度,并且在短期内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却也为以后在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发行股票与上市增加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衡 《证券导刊》2012,(23):40-43
为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新三板扩容势在必行,其中的关键是完善新三板的各项制度设计,确保新三板扩容成功实施并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0.
罗毅 《证券导刊》2014,(35):24-31
2014年6月5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做市业务管理规定(试行)》的出台确立了股转系统做市商制度的开启,而8月25日新三板做市商系统的正式上线。则标志着我国场外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突破的开始.将有效提升交易的活跃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场外市场的投融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达国家企业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能够灵活地转板,表明上市公司在不同层次市场的相互转换,具有其内在的动因。探讨上市公司转板的动力机制,认为上市公司的转板决策是在充分衡量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做出的。据此,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转板以及退市制度,对于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强 《时代金融》2014,(7X):31-32
2013年12月,新三板终于扩容至全国范围。政府对这次新三板的扩容寄予厚望,希望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场外交易市场相比与场内交易发展较为落后。十八大以后,政府更加注重资本市场的建设,新三板也由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挂牌公司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新三板扩容依旧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制度的出台能否使新三板健康快速的发展还是未知数。本文将着重分析新三板扩容对个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各方的影响和扩容中的问题,力求理清新三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问题是制约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流动性不足是各种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交易制度是重要原因。在梳理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特征的基础上,本文对交易机制与流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在做市商制度推出之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短期内得到改善;创新层进行"大换血"后,新进入创新层的公司流动性更好;在做市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人数的增加可较为明显地改善流动性,而在协议转让方式下,投资者人数的增加未能明显改善流动性。在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做市商制度、大宗交易及分层制度三个角度提出了做市商制度引入竞争和竞价制度、大宗交易以及分层差异化三种交易机制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更好地发挥新三板市场在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2月,新三板终于扩容至全国范围。政府对这次新三板的扩容寄予厚望,希望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场外交易市场相比与场内交易发展较为落后。十八大以后,政府更加注重资本市场的建设,新三板也由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挂牌公司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新三板扩容依旧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制度的出台能否使新三板健康快速的发展还是未知数。本文将着重分析新三板扩容对个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各方的影响和扩容中的问题,力求理清新三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资本市场被委以重任。"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6.
多层次资本市场下需要通过转板制度实行各板块的协同发展,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科创板及创业板的转板规则宣告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制度的一大进展。制度施行至今将近一年,共3家企业实现了转板制度的初步实践,制度的实施情况有待总结和反思,而通过总结其他资本市场转板制度的实践,也为北交所转板制度的完善及我国全市场转板制度的最终建立提供经验借鉴,提出应适当简化审核流程、规范转板上市要求、落实常态化退市制度、坚持北交所的独立定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退市制度和准入制度相对,是发挥优胜劣汰机制和企业遴选功能的重要制度基础。美国纳斯达克注重自主选择的主动退市制度和强调市值、公众持股,弱化公司业绩的强制退市制度是发达资本市场比较成功的退市制度。我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超过沪深交易所总和且有部分企业长期缺乏交易,可以借鉴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制度,逐步推出和完善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市场特点的市场化退市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场内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制度,是场内市场交易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科创板做市商机制设计要体现中国特色,包括做市商机制要较好地顺应资本市场服务下沉的趋势;契合我国投资者机构化的趋势;实现价格发现与市场稳定的平衡;在吸收借鉴境外市场最佳实践的基础上,为其他主板市场及场外市场交易制度改革积累成功经验;引导国内证券公司提升综合交易能力,积极培育交易型投资银行。  相似文献   

19.
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新三板市场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市场的融资功能日益显现,投资交易活动也日益活跃。本文基于国内新三板的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说明新三板带给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机遇,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为新三板更好的服务上市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资本市场转板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管是创业板详细规则的讨论还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事实上都不可回避资本市场转板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已初步搭建,但是缺乏有机的结合——转板制度。转板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表明,转板制度的推出不宜过快,同时各层次资本市场的明确分工方能确保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我国转板制度建设应该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首先包括沪深公司相互转板,转板原则为转板自由;其次包括三板或创业板上市公司向上一层次的市场转板,转板原则为升板自愿、降板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