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海改革开放20年城市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跃东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4,24(1):67-71,90
在回顾珠海改革开放20年城市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珠海经济特区优惠政策、城市功能定位、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投资环境建设、大学园区建设和珠海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进行了理性思考,以期对珠海今后的发展起一些积极的作用,并对中国发展中地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龚锋 《广东经济》2011,(9):39-43
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中山、江门和肇庆九市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历来就是我国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三角地区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为指导,用生产力经济学理论分析、总结、探讨了改革开放对珠海经济特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伟大意义。作者以近10年来珠海经济特区飞速发展的事实,论证了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特区生产力的成功之路。①改革开放带来了特区生产力的大发展;②改革开放促进了特区生产力的超阶段跨越和升级换代;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加速特区生产力升级换代和特区经济的进一步腾飞;④超前抓好生产系统的基础结构建设;⑤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发展特区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圳、珠海、厦门等特区及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展开了对中美金融服务合作领域的成功探索。中美金融服务合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  相似文献   

5.
珠海和澳门由于地缘、人缘、史缘关系,经济来往密切,在经济合作的主流内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在澳门回归的新形势下,本文总结过去经济合作得失,吸收一些成功区域合作经验,提出“互利为基,政府为导”的珠澳经济合作新模式和实现该模式的一些建议.一、珠海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与冲突珠海和澳门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关系渊源久远,历史上本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地缘、人缘、史缘关系,经济来往十分密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合作已从贸易向投资、旅游、房地产、运输、教育、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领域拓展.澳门同胞对珠海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澳门的存在使珠  相似文献   

6.
“海上云天天下珠海”。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考察珠海时欣然挥笔的留赠,既是对拥有碧海蓝天、花园式城市美景的高度赞赏,也是对珠海长期以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珠江西岸这座中心城市未来所寄予的高度期望。珠海,曾经是一个边陲落后的小县。改革开放的大潮,把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园区建设热潮,各类园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国内经济园区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发展历程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城市、再到西部整体的全国开花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欣 《经济地理》1998,18(2):26-31
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经济实力比较弱、特别是随着华南、华东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河北省与沿海发达省间的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本文试图从河北城市发展的研究入手、探求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l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实行撤县改市以来、河北省城市以年均增加2个的速度发展;小城市数量猛增、大…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区: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大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等关于特区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深圳、珠海、汕头3大经济特区以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和勇气,创造性地推动特区的经济建设,使特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21世纪的曙光刚刚升起,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实,结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分析了城市建设的新理念,用新理念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至今,珠海没有走一条拼环境、拼资源、拼速度、拼汗水的老路,而是上下一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珠海市不仅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还是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土地开发强度最小的地方之一、低端产业聚集最少的地方之一、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之一、社会最和谐的地方之一。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13年中国最美城市榜单中,珠海位列第四,在2013年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  相似文献   

13.
王红珠 《当代经济》2018,(12):86-88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不论从区域个性上看,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上看,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这也给宁波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从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到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再到浙江海洋发展战略,都对宁波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嘉兴城市化的现状及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3年撤地建市以来,嘉兴的乡镇企业和以个私经济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的过程。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速度也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宁波、温州、台州、舟山为代表的浙江港口城市崛起为浙江经济乃至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打破了近代以来宁波与上海两个港口城市此长彼消的怪圈.本文试在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浙江港城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六十年的发展轨迹,揭示其对当代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上沿着有序化的轨迹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但是面临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发展还远不能适应国家和城市的发展需求,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并寻找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石慧  王正卫 《财经研究》2003,29(11):48-55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亚洲和全球经济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加速发展,区内城镇建成区总面积已超过6300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6.36%,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化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来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任远 《江南论坛》2009,(2):21-22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奇迹 改革开放是我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变的过程。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和流动日益活性化,从改革初期的200万人口已经增加到当前的2.1亿人口,城乡二元结构松动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很快,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逐步优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城市发展模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市发展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严重、城市建设与管理机制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反映出长三角地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智龙  李钒 《经济论坛》2005,(24):48-50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目前大多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根据国家计委地区经济发展司2003年发布的《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中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它们大多数兴建于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促进工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