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民融资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的有效手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贷款"。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鼓励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黑龙江省克山县作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从2010年起探索和实践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形成了一整套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机制、管理模式和配套政策,打破了农贷资金"五户联保"等旧有的资金贷款模式,实现了银行、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互利双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是目前的热门课题,作者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剖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一些做法、模式、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论文对各地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权”抵押贷款是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融资平台。目前,我国一些省(市、区、县)在探索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来获取融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和加快城乡统筹提供了有益的宝贵经验。然而,“三权”抵押贷款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如需进一步推广“三权”抵押贷款还应做如下尝试:为农村土地、林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和抵押立法,建立有效的土地评估机构和交易平台;合理发展农村中介和管理机构,积极引导农民合理生产;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对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典型模式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升为具有相对普遍适用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理论政策意义和现实意义。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滴新村积极开展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满足农户发展的资金需求,并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对抵押贷款运作机制进行了创新。但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仍然面临承包土地抵押价值低、抵押权实现机制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过于依赖政府等困境。为进一步完善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本文从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单位抵押价值、构建"抵押+信用"贷款机制、放宽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用途限制、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构建抵押权实现机制四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核心的制度,关系着农村发展和农民生存。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加剧,农村土地经营权能否抵押成为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城乡二元体系下,土地承载了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土地承包经营权究竟能否抵押融资,如何进行抵押融资等却在实践操作中遭遇了很多困难。为了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亟需进行抵押担保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建立与市场挂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变更机制等,同时在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方面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益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陇西县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共计2375万元,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共计1150万元。陇西县在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有确权登记实际操作难、农村"两权"流转机制不顺畅、抵押物价值难以确定等方面,现将在试点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作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把集体所有权、承包使用权和土地经营权"技术分离",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产权抵押对于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重要作用在农地流转和农地金融创新中,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浙江试点推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农民的融资瓶颈问题。截至2014年12月末,试点县市已达28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3.47亿元,较年初增长135%,支持农户618户。近年来,浙江农信在全国率先启动"普惠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三权"抵押贷款仍需在体制、机制上加以完善,并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与此同时,银行机构应探索制定此类业务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积极开展业务实践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提出了总体要求。银监会也多次印发文件鼓励银行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东海县是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服务试点县和江苏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具有扎实的土地流转和金融创新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此政策指导下,连云港市委农工办和人行市中心支行联合东海县委县政府推动建立了土地确权登记、农村综合产权价值评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以及建立风险缓释基金等工作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要充分使用和发挥好中央决定中赋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各项权能,核心的问题是要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评估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8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潜在风险,从政府视角下提出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防控体系,寻求政府、银行、农户三方主体的平衡关系。[方法]利用SPSS19.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出样本区各调查村的风险得分值与等级。[结果]样本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较大,三方主体出现"一头凉""两头热"的现象;基于不同主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顾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全面推广难度大,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结论]依据风险影响要因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规避风险建议,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大管家"的作用,管控三方主体风险程度,防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以保障各方利益主体合法权益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经营权抵押及担保权能。次年,全国范围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尽管上海并未进入全国232个试点地区,但上海市将金山区列入全市首个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下称"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地区。一、上海承包地抵押贷款试点现状(一)上海承包地抵押贷款开展基础依据《上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办法》的要求,上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历时3年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金湖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新途径,通过农商行、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实际经营者"三方协议",着力解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发展瓶颈。"三方协议"贷款模式的推出,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不再"遥不可及",有效地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的抵押担保不足、难以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深层次改革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课题。该文以涉及湖南等12个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践为基础,基于矛盾分析的视角,论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三大困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确定性与作为抵押资产收益稳定预期的矛盾、土地承包经营权弱转让性与作为抵押资产易变现性的矛盾、以及发展普惠金融的导向与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设置的金融排斥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脚下有地、手里没钱",这是目前制约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2013年12月,福建省永春县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破解了这个瓶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升级、规模化提档。今年已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5笔,抵押面积884亩,认定价值636万元,贷款金额167万元。制定抵押担保办法目前,永春县开展了两种模式的抵押贷款:一种是直接抵押,即直接以土地经营权作抵押物;二是组合担保,即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南省四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潜在需求低等问题,正规信贷经历、主要收入来源、性别和年龄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确权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银行已开始着手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业务。由于这一抵押贷款业务尚属于新兴业务,没有标准的模式为其开展做指导,文章通过借鉴最近几年全国试点贷款业务开展的经验教训,对试点模式深入剖析,总结了几种可行性相对较高的抵押贷款模式,并通过目标最大化模型对抵押贷款理想模式进行理论性构建,以期为今后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指明方向,解决当前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泰州市姜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现有耕地面积75.43万亩,于2014年开始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共有姜堰农商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3家银行机构开办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截至2016年8月末,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375笔、金额10229万元,贷款余额6166万元,比年初增加5233万元,其中纯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累计发放1880万元。开展确权登记,夯实基础工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一种农村普惠金融措施,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三农"融资渠道、缓解农户和企业融资抵押担保难问题都具有深远影响,进一步健全、完善、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