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公众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松 《上海金融》2004,(6):19-21
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一个重要的微观因素,公众理性预期行为必然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成效。基于各自的预期假设,西方不同的经济模型里货币政策效应不同。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构造简单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均衡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只会影响通货膨胀率而真实产出不变。  相似文献   

2.
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居民的资本收益和消费支出以及房地产的供求等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作为垄断中国存贷款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已基本实现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在这个传导体系中,受资产规模、市场份额等因素的影响,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非稳健经营的主要表现是:资本数量不足、不良债权比例高、效率低。商业银行非稳健经营会影响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社会公众行为,梗阻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同时,商业银行非稳健经营会形成紧缩效应、通胀效应、干扰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很大的依存关系,也成为制约一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汇率、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果,从而得出了中央银行无法左右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其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在加大,因而货币政策效果趋于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进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及信用总量,使企业和居民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达到国民经济新的均衡的过程。简言之,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的一个中间途径。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从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从中央…  相似文献   

7.
强化金融审计的几点设想汤绪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强化金融审计,本文作点探讨。-、明确金融审计重点,把握三个层次。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统一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一个以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  相似文献   

8.
《金融纵横》2003,(1):44-45,48
一、实施效应评价 从资金层面上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逐渐增强,基本上改变了过去对巾央银行资金依赖的情况,人民银行再贷款的作用在逐步弱化。然而,针对我国农业及农村合作金融的特殊性.中央银行实施支农再贷款这一过渡性的、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应该是当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农村实施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扩张意愿往往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方向相反,二者存在明显的博弈关系.并影响到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调控效果.因此,货币政策操作应建立在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博弈的基础上,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机构经营目标实现最大化,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央银行频繁运用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货币政策操作,这一迥异于传统金融理论做法的背后,是对我国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的适应性实践。对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实践,既要考虑政策效果和央行可控性,也要对货币政策实施成本作出理性选择,还需结合我国经济金融环境进行适应性考量。因此,我们应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与当时当地货币政策实施条件来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假设出发研究银行卡收费的问题,探讨收费是否符合银行的经济利益.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加大中间业务收费力度、提高非利息收入比例是大势所趋;收费决策受收益水平、客户敏感度、自身规模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业银行收费是“个行理性”的行为;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应加入收费的行列:招商银行的理性行为是不收费;其他中小银行目前的最佳选择是观望等待。在具体实践中.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谨慎而坚定地推行服务收费,充分认识到收费的“双刃剑”效应,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其负面影响:大多数中小银行在追求整体效益和经济规模的目标下会继续实施免费。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应分析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应、支农再贷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面临的冲击 一、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受到削弱 在非开放条件下,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国内金融机构,就能使货币政策准确无误地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及居民).但是在开放条件下,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对象扩大了,不仅有国内金融机构还有外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4.
塑造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环境金小伟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利率政策是我国现行的两种重要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信贷规模。通过上调基准利率,加大投资行为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衡量信贷风险,防止贷款盲目扩涨。但这两种货币政策手段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失效的,例如钢性贷款的存在,使得这两种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二者作用甚至是相反的,或者说是相互冲突的。而钢性贷款是确确实实大量存在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外资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取决于东道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外资银行和东道国银行对东道国企业贷款业务的相互替代关系,以及东道国中央银行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在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实行的差别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得外资银行有可能在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期间,运用存量外汇资金替代中资银行贷款业务。在外资银行不断进入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我国中央银行需要协同多个部门完成货币政策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建设方略张亦春市场经济决定市场金融。我国金融体制按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建立一个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8.
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操作灵活、作用迅速的特点,日益为我国中央银行所频繁采用。然而,公开市场操作要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适当的操作工具。在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与中央银行票据。针对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问题,本从我国金融市场状况、金融机构行为及这三种工具特点出发,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应更多地运用中央银行票据。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进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及信用总量,使企业和居民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达到国民经济新的均衡的过程.简言之,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的一个中间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高频率地动用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终于在2000年得到了较好的显现;但同时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的滞延长、作用不充分、信号失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致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不畅,效果仍未完全达到预期。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各种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