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春林 《上海商业》2011,(10):48-49
随着体育产业的决速发展,体育消费市场繁荣,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较快,但与国际著名体育用品品牌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对于我国的体育用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产业的决速发展,体育消费市场繁荣,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较快,但与国际著名体育用品品牌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对于我国的体育用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市场繁荣,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发展较快,但与国际著名体育用品品牌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应及时了解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对于我国的体育用品品牌发展乃至体育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品牌文化是体育用品品牌的核心资源出发,说明实施体育品牌战略能够加强中国体育品牌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振兴体育产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外体育商品品牌对我国体育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除了打造品牌精品外,还要注意在体育用品专卖店连锁经营中的营销技巧。本文在对我国体育用品零售业连锁经营模式做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用品专卖店连锁经营的营销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体育用品的品牌营销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当前体育用品的品牌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健全我国体育用品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体育用品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好较成熟的产业之一,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运营状况与世界知名品牌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市场形势进行分析,找出我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品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民族体育用品企业品牌运营路径策略建议,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体育品牌的创建与运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我国都是体育用品的生产大国,但我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营销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与阿迪、耐克等国际体育品牌的差距还比较大。本文就在分析体育品牌营销影响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实践层面以及文化层面提出几点我国体育品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品牌运营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我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将会迎来空前的繁荣,对于中国体育用品品牌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体育品牌企业应发挥本土品牌的优势,立足于国内市场,放眼于国际市场;加强品牌意识,积极培育自身品牌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体育用品标准化建设,以规范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加强体育用品企业的合作,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细分市场,扩宽销售渠道,以便全面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再加上体育用品市场的全球化,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站住脚并获得较大发展,就要进行品牌营销。本文主要论述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经营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民族品牌在国际化道路上的不断拓展,将会直接改变目前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市场分布。本文从当前我国体育用品营销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应抓住机遇,利用市场,使用创新策略来加强中国体育品牌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振兴体育产业。  相似文献   

12.
李宁国际是我国著名的体育用品生产品牌,研究李宁国际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指导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品牌优势,然后研究了国内体育名牌李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所采用了那些高效的营销策略,分析了李宁国际所采用的品牌策略对体育用品企业创立自己品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刘云娜 《商场现代化》2007,(11Z):116-116
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在国际体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是.从总体上讲,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水平.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世界名牌体育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同国内体育品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由于国内体育用品缺少有分量的品牌.许多老牌体育用品企业被挤垮.所以迫切的需要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序的体育品牌体系,以应对国际体育品牌的挑战.并突破市场界限,打进国际市场.增强与国际巨头较量的实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统计调查法对日本体育市场的变化进行分析,其结论是:日本消费者对体育的兴趣度逐年下降,赞成东京举办2020年奥运会的国民不足6成,体育本体消费市场总体趋于萎缩,但体育相关媒体市场增长显著,职业体育球迷人口在减少,耐克等海外体育用品品牌更受青睐。这为我国发展体育市场提供参考:应提高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扩大体育消费市场需求,提高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体育消费市场数据监测,为政府及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解析了体育营销及品牌的概念;从体育营销对社会与经济环境依赖性强、体育营销与品牌战略不相称结合、"Made in China"带来的误区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体育营销、品牌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1)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投资和消费热点,尤其是体育用品行业,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国外的体育用品制造商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在这一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世界名牌体育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当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这些运动服装、运动鞋席卷整个中国市场甚至开始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打破了中国人对体育产品的固有思想时,对于我国的体育产品来说既是一场持久并艰巨的战争更是一场潜力无限的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我们的体育品牌如何把握国际市场,让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立足世界,成为了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品牌的基本市场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李宁为例来探讨我国体育品牌在走上国际化的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步入国际化路程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体育市场的不断繁荣,中国已经成为体育用品的制造大国。然而,当前在全球体育用品领域中,欧美品牌占主要份额。中国所占世界体育品牌份额与体育用品制造、购买大国的地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企业必须创新营销渠道和提升品牌价值,迎接挑战。由此可见体育营销的企业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是如何将企业、产品、赛事巧妙结合起来。面对中国体育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本文从国内体育品牌的营销现状入手,通过对体育品牌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利用体育营销资源、创新营销渠道、提升品牌价值的战略视角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柳 《江苏商论》2016,(8):23-2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在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大大推动了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同时,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一场世界的体育盛宴更是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近年来,随着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做好品牌管理,打造本土品牌显得尤为重要。安踏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佼佼者,在品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品牌的忠诚度和偏好度不高,产品差异化以及产品定位做得不好,品牌形象难以在大众体育用品市场中突显。因此,安踏公司需要做好品牌定位,狠抓产品质量和加强品牌认知来提高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大,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理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变,体育休闲运动逐渐成为了国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预示着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潜在的巨大商机,然而北京奥运会以前我国的体育用品行业基本处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北京奥运会后这种格局才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民族体育品牌活跃在国人以及全球的视野之中,从赞助热门体育赛事到邀请国内外知名体育明星代言,李宁、安踏、特步、匹克和361度等国内品牌迅速崛起,很好地展现了作为民族体育用品品牌的实力和潜力。本文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国内体育用品市场中两大阵营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的优、劣势,以求能更好地引导国内体育品牌的发展,进而使其能够依托国内市场、放眼全球市场,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领跑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成熟的国际化体育用品公司PUMA公司的系统分析研究,结合国内体育用品公司的现状,探讨了我国本土体育用品品牌在其各自的国际化道路上应该规避或注意的问题。文章通过对PUMA公司品牌发展历史及其品牌文化和经营业绩,通过线性趋势预测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法等统计方法结合PUMA公司1998-2008年的官方年报进行预测,并与其实际经营业绩进行比对。从而发现PUMA公司自身发展道路上的一些不足,并将其投射到我国国产体育品牌的自身发展问题上。以此期望给中国本土体育用品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