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通病。这不是局限于某一地区,而在全国各类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据劳动保障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企业职工1.4亿,其中初级技工占60%,中级技工占35%,高级技工仅为5%。在这5%的高级技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年龄偏大,面临退休。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只占15%。两相比较,差距之大令人吃惊!现在我国已加入WTO,必将由一个农业大国变为一个工业大国,技术工人的缺乏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杞人忧天。我国经济不是每年都高速度发展么?企业用高薪聘请的并不是技术工人,而是博士、硕士和各类经验丰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么?据报载,广东、上海、深圳的一些企业在媒体上公开登广告,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各类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引起社会关注的“技工现象”高素质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人才问题是困扰我国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首要问题。但长期以来,人们理解的“人才”,往往是指科学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而将技术工人排除在外。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技工现象”,即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它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企业“人才”的含义,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公布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十五”期间,企业对技术工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电工业》2003,(14):12-13
技术工人这一职业,需要国家专门的职业认证。过去技术工人实行八级制,后来国家对技术工人级别作了调整,将其分为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我国技术人才比例严重失调。就全国而言,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人才开发工作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加强,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企业只是消极地“管理人”,企业人才开发工作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许多企业面临着一方面人才积压浪费,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有用的人才缺乏的局面。上述问题在车间(分厂)的反映突出表现在,技术工人断层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发生技工荒,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断档”给社会经济造成波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素来守信重诺,上至王者的“君无戏言”,下至黎民百姓的“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已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也是施工企业的立身之本。目前,我国施工企业领域里存在着不讲诚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买标、串标、雇陪标和挂靠投标等违法现象;工程在承发包过程中,所谓的“介绍费”“中介费”、违法分包“管理费”,将工程款层层剥皮;建设单位拖欠施工的工程款、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不高乃至失信,导致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6000亿元。施工企业领域诚信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技工荒"现象,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我国目前7000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占3.5%,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例仅为1.5%.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预言:智力资本是公司最值钱的财富。笔者深以为然,并且相信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尤甚。在我国,7000多万技术Al人是企业宝贵的智力资本,也是中国未来工业崛起的“脊梁”。然而,7000万技术工人只占全国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中级技术工人又占技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两个“三分之一”与世界发达国家技工水平相比,差距甚远,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实力。对此,许多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让技工队伍健壮起来。积二“体矿’&何?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7000万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三分之…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2005年底,长沙电业局在职员工2577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技师83人。高级工662人,高技能人才比例62.29%,在湖南省电力公司供电企业中排名靠后,生产和经营一线骨干出现了“断层”现象,结构性缺员严重。然而,到了2008年,该局首席(工程、技)师30人,“双师型”人才52人,高级技师26人,技师217人,高级工1300余人。高技能人才比例90%以上,在省公司系统跃居第一。“奇迹”的背后,靠的是长沙电业局另辟蹊径,创新培训理念和培训机制,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深入推进大规模的员工培训。  相似文献   

10.
“技工荒”是指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技工短缺现象,主要是指高级技工人才(职业技术等级为高级技师、技师、助理技师、高级工)的短缺,但也包含了初级工和中级工的短缺,因为大量的初、中级工是高级技工人才产生的基础。当前“技工荒”的现状在成都日前举行的第11届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聘请会上,四川一个企业开出年薪30万的高价聘请高级技工,但未能如  相似文献   

11.
出现“人才断层”怎么办文/宗建华图/苏峰青年是企业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青年的走向直接决定着企业和国家的前途。然而,许多国有骨干企业都有这样的切肤之痛:青年职工的技术状况难如人意,企业的技术力量明显地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人才断层”现象对企业正常运...  相似文献   

12.
采购是企业里“赚钱”的部门,下降5%的采购额就可以增加5%的利润,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基本的支出,因此许多企业把采购管理当成“利润中心”经营,于是采购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技工荒”让人心头为之一紧,社会各界有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施工企业也受到了强烈的震荡。“技工荒”闹得人心慌慌!当“十万元年薪招不到高级技工”成为“技工荒”的代名词时,技工这个被冷落了十多年的名词,重新被叫响。然而,当社会茫然、企业急躁、政府焦灼、技校看好和技工走红之时,本刊记者在今年春节前后,或通过电话网络,或到街头巷  相似文献   

14.
一、盘活存量资本是当务之急尽管我国资本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但庞大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存量资本不能流动仍然是制约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当前的主要问题是:(1)有70%左右表现为对银行的负债,既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也严重拖累了银行,造成大量不良债务。(2)由于多年来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出现了多数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状况,大量设备无法满负荷运转,甚至停产闲置。(3)由于长期忽视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许多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严重陈旧落后,产品无法适应市场需求。以上三个现象说明,我国高达六七…  相似文献   

15.
差别化竞争战略与服务增强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观察到了制造企业中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服务的利润贡献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即“服务增强”。本文首先将产品界定为既包括有形实体,也包括无形服务的完全产品,然后构造了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研究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厂商实施服务延伸实体产品差别化的竞争战略,必然导致服务增强的结果,同时,增进厂商利润与消费者总剩余。这一结论,为我国企业通过服务差别化来谋求在全球市场上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有了蓬勃发展。但是,我们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转移定价”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有一种奇怪现象:许多开业多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其财务账面始终表现为“零利润”或者“亏损”,但同时,其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却在不断扩大。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怀疑。其实,这些企业实际上是盈利的,但是为了避税以及其他目的,它们利用转移定价的手段将其经营利润转移到了境外。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一大忧患。对于外商转移定价,即转移利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首先,指出导致企业职工积极性不高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其表现为:企业之间内部分配的不平衡;企业内部分配拉不开档次,企业分配中“死”的多,“活的少”,企业内部在长工资等方面论资排辈现象十分严重;职工缺乏主人翁地位;管理上考核不严;政治思想工作流于形式。然后,分析了调动职工积极性需三种力量:自动力、牵引力与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如今,施工企业出现了技工断档、高中级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技工荒”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怎样解决好“技工荒”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真正解决好“技工荒”,除客观地分析成因外,还要探索出一条加快企业技工、高中级技能人才开发和培养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一、物流概述 物流产业是在电子商务大声喧哗的时候悄然兴起的,“物流”和“网络”并驾齐驱,在种种媒介上纵横驰骋,似乎未来“新经济”的发展就靠这两个轮子了。虽然物流热已经有了一定温度,但是在我国人们非常熟悉的是“储运”而不是物流,我国目前的物流系统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流”对大多数普通公众来说还是个十分现代又十分陌生的概念,现代物流还没有被我国公众甚至许多决策人士完全认知,企业物流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轴承工业》2009,(11):1-1
随着世界经济趋稳、向好迹象的明显,我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的势头已现端倪。审视我们关注的国内轴承行业,经济的回暖复苏迹象得到了印证。据中轴协信息部统计,行业前10家企业四大项指标的同比数和环比数都远好于企业平均值;三季度末,全行业轴承生产降幅收窄,逐步进入回升阶段。订单满、开工足,形成了新一轮用工热潮的企业比比皆是,此时一些企业苦于招聘不到熟练技工而出现了“用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