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TVP)模型对我国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总支出促进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城镇的影响大于农村.分类支出上,政府行政性支出对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产生负向作用;政府基本建设支出对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先产生正向作用,但最近几年,产生一定的负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1990年后一直产生正向作用,且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影响有逐渐趋同趋势;政府民生性支出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一直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2.
转轨时期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代表性消费者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支出对局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取决于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时期;而且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基于此,本文就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评价江苏省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科学测算了江苏省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拉动度、消费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和对各部门产出的诱发效应.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拉动度依次减弱.农村居民消费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拉动效应最大,政府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拉动效...  相似文献   

4.
孙革 《价值工程》2021,40(33):184-186
基于203个城市截面数据,运用OLS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以及不同消费水平数字经济对消费支出影响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提高,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不足;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呈现倒"U"趋势;随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科技创新系数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由负向抑制转向正向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系数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由正向促进转向负向抑制.  相似文献   

5.
借鉴Lacoviello关于代表性消费者跨期消费效用最大化的理论模型,将非经济性公共品消费纳入消费效用函数,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及房价波动来间接影响居民消费。利用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经验证据、使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考虑到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进一步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两大类,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与农村居民消费负相关而与城镇居民消费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新公布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金融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法考察了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分析了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住房资产的消费弹性为0.007,消费的低分位弹性大于高分位弹性;房产对家庭设备支出、居住支出、交通支出和保险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当家庭拥有三套房产时,房产的资产效应达到最大值。因此,政府在制定刺激消费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房产对家庭消费的异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参数估计及其演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进行了估计,从制度变迁、收入变动、理性预期等角度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演变路径进行了诠释。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经历了先低-后高-再低这样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降幅明显地大于城镇居民。同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分别与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有正相关的关系。河北省城市化的推进会促进河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城市化的推进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环境、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1983-200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理论认为政府财政支出能够刺激居民消费的增长。基于对1983~2007年我国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在短期内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在长期中农村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且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为此,我国政府在制定针对农村的经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进一步加大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从制度保证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以此提高其平均消费倾向,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居民消费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二元结构特征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是明显存在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动性大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消费态度更积极;短期来看,通过提高收入进而刺激消费增长,农村居民的效应要显著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维度和区域差异视角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中国城乡消费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产业结构升级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作用效果存在差异。1993~2002年产业结构升级拉大城乡消费差距,而2003~2012年"减缩"作用显著,且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影响不显著,但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部拉大城乡消费差距;西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发展、政府行为等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经济开放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等拉大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目前中国正处于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在此背景下,论文依托中国2013-2019年31个省相关的统计数据,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民生性财政支出各组成部分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共性和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环境保护和住房保障支出对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都没有显著的作用,而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这两项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较为显著,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来说是正向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国城乡居民1985-2003年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城乡居民的不同收入消费模型,并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分别能由持久收入模型和引入虚拟变量的绝对收入模型来解释;二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三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支出上“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is the nature of the politics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whether changes in government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 Governments of Mrs Thatcher and the Blair Governments did reflect differences in policy priorities?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in 1979 had announced that public expenditure was at the heart of Britain's economic problems. The Blair Governments did not seek to change the expenditure plans outlined by the outgoing Chancellor Kenneth Clarke. This study seeks to show that the analysis of data using long term trends for the post war period that the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they government did manage to hold expenditure below its long term grwoth trends which in turn meant reductions in health and education spending while there were additional spending in law and order and defence. By contrast the Blair Government has managed to reverse this trend so that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Balir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socal provision has been expanding above the trend.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改善住房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和完善消费体制等一系列要求,这些热点问题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此,基于不确定性视角,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住房价格上涨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与原有住房价格通过收入视角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效应相叠加,使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产生的总效应呈现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建立关于房价和居民消费率关系的面板门槛模型,以我国2007—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水平的变化使得住房价格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小于其门槛值时,住房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率有较强的抑制效应,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社会保障水平超过门槛值后,住房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率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6.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constructing spatial indices of the cost of a basket of basic “requirements” of food and nonfood categories. The proposed index for nonfood items is built up from household expenditure, since their prices are unavailable i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Peru as a case study, it is shown that the cost differences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measures of real income and poverty across regions an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村家庭的炫耀性消费支出比例显著高于城镇家庭,且这一结果随时间变化比较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考虑了家庭参照群体的平均收入之后,城乡炫耀性消费差异不再显著,且参照群体的平均收入对家庭炫耀性消费的影响显著为负。这很可能来源于家庭为寻求社会地位而消费的动机,更高的社会地位意味着更多的财富和带来更高的收益。炫耀性消费充当了家庭社会地位的信号,向其参照群体传递了自身的收入水平状况,参照群体的平均收入越低,消费者寻求社会地位的消费动机越强。农村家庭参照群体的平均收入较低,所以其寻求社会地位的动机更强、炫耀性消费水平更高。因此,寻求社会地位的消费动机是城乡炫耀性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对不同收入层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看,物价上涨使城镇不同收入层居民的消费支出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低收入层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普遍高于其他收入层居民。从长期看,物价上涨对城镇不同收入层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使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支出增加,而使中等收入户和中高收入户的支出减少。但是,无论是从长期还是从短期看,物价上涨对低收入户的影响最大,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其他收入群体的支出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CO2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促进我国CO2排放增长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而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只有效率效应。从最终需求角度看,资本投资和城市居民消费增加是CO2排放增长的两大主要来源,农村居民、政府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部门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旅客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是CO2排放增长的三大部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敏  钟滨 《价值工程》2010,29(34):135-136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是缓解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内外失衡的关键,也是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以吉林省农村居民为例,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许多与城镇居民不同的行为模式,比如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还呈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储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