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不喜欢过年,到处都关门,朋友也要和家人团聚,真不知道该怎么打发过年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谁谁谁 《乡镇论坛》2009,(36):41-41
我有一帮做“生活方式”类媒体的朋友,找他们算是“过日子”的专业级选手,知道城市里最最高精尖的吃喝玩乐宝地,并且以指导别人过优质的闲暇生活为职业。然而,就像专业厨师回到家以后就再也不想进厨房一样,这些职业生活家们一旦自己休了假,日子就过得乱七八糟,不是埋头大睡就是一部接一部看盗版DVD.最大的亮色也不过是跟着朋友去唱唱KTV,虽然这个项目他们是绝对不会在媒体上向大家推荐的,太俗。  相似文献   

3.
乡村采录     
农闲莫“猫冬”敏羊下乡走访,在一较偏僻的村庄里发现,许多农民仍然沿袭着祖辈们“猫冬”的传统。与之闲谈,他们大都反映,现在是农闲时节了,咱老百姓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于了一年的活也该歇冬了。他们抱着这种“小富即安”的心态打发着“农闲”日子。时下,正值“天寒地冻朔风吹”的农闲时节。忙完了一年农活,适当休息几天,本来是人之常情,这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以利用这忙里偷闲的好时光,回顾总结一下一年来的生产成就、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找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明确下一步的生产目标,这对今后的生产生活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相似文献   

4.
近日,听一位外单位的青年职工说,实行新的工时制,别人都说“一天半”好,能尽情地玩,尽情的休息,我却觉得没有多少意思,日子不好打发,不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就是睡懒觉没人管,业余文化生活也不知干什么好.这位职工揶揄地说:“工厂休息一天半,思想工作也放假了.”这位职工说的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认为,企业的干部们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5.
贺建新 《乡镇论坛》2009,(32):40-40
假日里,我回家探望母亲.看见她在操坪里晒着几件粗布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妈,现在又不是没衣服穿,还留着这些老‘古董’干什么?”“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母亲说。  相似文献   

6.
曹颖在厦门     
潘宏 《东南置业》2003,(72):57-60
各位观众大家好!哦,是各位读朋友好!猜猜我现在在哪里?呵呵,告诉大家吧,我不是在做节目,而是忙里偷闲,现在正“游荡”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呢!什么?你们问我厦门怎么样啊?看看我脸上无比灿烂的笑容就知道答案啦!出发啦!  相似文献   

7.
刘绍义 《秘书工作》2012,(10):54-55
“我”本是兵器 在古代,“我”是一种兵器,而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裁”这些关于战争的字眼长得很像,原因是“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8.
陈阳 《乡镇论坛》2014,(32):45-45
一位记者采访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大妈:“大妈,您种的番茄产量高吗?”大妈说:“很不错!”“那您想不想让番茄产量再增加一些呢?您可以使用一些复合肥,提高产量!”“不,我现在什么都不用,番茄多得够我们一家人吃了,我为什么还要再使用化肥呢?”傣族大妈的话令人回味,她的话正体现了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理念,让我想到了物尽其用这个词语,现在,我的家人和朋友,正在实践这种朴素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9.
我不是一个建筑师,更不是文人.命运使我认识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从此走上建筑这个行业,并成了梁思成的第二个妻子.……  相似文献   

10.
乡村电影     
惠远飞 《乡镇论坛》2009,(23):43-43
朋友打电话说最近买了一批老电影,问我要不要看?话题一下子就谈到了过去的岁月…… 童年时代,电影没有现在这么繁荣(现在也不一定称得上是“繁荣”),更不用说作为一种产业出现了。那时候,全国人民刚刚结束了“八亿人民八个戏”(样板戏)枯燥的文化生活时代,乡下人一年能够看上三五部电影已经是十分满足了。  相似文献   

11.
几天前朋友聚会,一个朋友拉着我的手,很神秘地说,她最近学会了看手相,给不少人看了,很准的,一定要给我看看。不由分说,就开始仔细端详起我的手。一边用手在我的手上比划着,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你的财运不锚,手里有好几个小元宝;你事业线很深,也不错;你的身体先天不是很好,但是,现在有变好的迹象;你的爱情……”  相似文献   

12.
剩菜式爱情     
《财会月刊》2013,(11):I0009-I0009
“他是我的菜”,“她不是我的菜”,现在流行以“菜”来指要找的那个人。那么,时间变了、身份变了的旧爱,就是一盘剩菜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照顾好全家人的生活就是我全部的工作,每天为家人准备可口的饭菜就是我的任务之一。然而这几年时常会在电视上看到某某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让我对现在的食品产生了不安全感,担心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带来隐患,我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也有同感,这年头,不知道吃啥才放心。  相似文献   

14.
南来苏 《财会月刊》2011,(1):I0008-I0008
终于。我们将结婚买房时借父母、朋友的钱还清啦!我们也终于享受到了无债一身轻的明媚生活。可是,大约是习惯了以前那种一沓沓钞票过了咱的手流进人家口袋的日子,现在突然月薪都是自个儿的了,却跟烫手山芋似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朋友是生活中的盐,虽不是主食,但不可缺少。中国企业家的朋友,正在逐渐地多起来,其中有“洋”的,也有“土”的;“洋”朋友觉得新鲜,“土”朋友感到亲切。今天,我要给大家引荐和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一位“土洋结合”的新朋友——即陶量和张新民两位同志共同编写的《当代企业家之友》。这位新  相似文献   

16.
程苓峰 《中国企业家》2006,(15):120-120
一媒体朋友在北京西海这个烟柳赋闲之地开了家咖啡厅,也兼作书店。我问是不是想靠这个赚点钱,他呵呵一笑,“哪里会!”咖啡厅试运营了些日子,每个月亏几千块。如果不是为赚钱,那是什么?随口回了我一句:读书的地方。这似乎是一种典型的文人式的奢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员工的眼里,他是“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是“有锐气、有魄力和值得信赖的企业领导”。而他自己却说:“我不是企业家,地位不是董事长和总经理,我只是一个企业工作者,现在是一个三星级服务员,以后要成为五星级服务员;”  相似文献   

18.
人过留情     
欧阳秀君 《活力》2010,(11):26-26
五月中旬。我与家人和朋友去近郊义务植树。“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一个绿色的生活方式。此次活动是朋友间自发组织的。共有20多个家庭参与,大都是夫妇带着孩子。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朋友,单身半辈子,快50岁时突然结了婚。新娘的年龄跟他差不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知道情况的朋友都窃窃私语:“那女人以前是个演员,嫁了两任丈夫,都离了,现在不红了,由他捡了个剩货。”  相似文献   

20.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结识《秘书工作》,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在家乡党委办公室谋了一份文字誊抄的差事。那些日子里,我经常从乡党委秘书那里借来《秘书工作》,聊以打发夜晚孤寂沉闷的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