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企业边界的主流研究存在着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的两大范式,但均有其局限性,即停留在短期的静态分析和局限于企业层面。本文在这两大范式的基础上,把短期、静态分析推进到长期、动态分析,并着力从产业层面揭示企业边界的动态演进机制,试图实现企业边界二元范式的新综合。二元范式的综合解释说明,交易费用与企业能力,企业边界与产业边界之间是一种共同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最早提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企业定价理论;与此同时,主流企业理论的契约理论也不排斥企业定价分析.因此,从一般比较马克思企业理论与科斯主义企业理论入手,剖析当下几个主要的主流企业理论学者企业定价研究流派,可以给出关于企业定价分析的基本框架.这一工作有力启发和佐证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范式重构",既为实现现代契约理论与定价理论的逻辑融合奠定可靠的基础,也进一步为既有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及其现代阐释形式的科学扬弃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演化论逻辑的企业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化论逻辑的企业理论与现代企业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视角。从分析主流企业理论在认识上存在的主要缺陷出发,弄清演化逻辑企业理论的认知基础及思想来源,揭示演化论逻辑企业理论对企业核心问题的理解,使我们既看到演化论逻辑的企业理论对主流企业理论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又能看到这一理论面临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4.
主流经济学理论忽略了时空因子,把企业定格在“静态”,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现代企业的战略思维应该是“动态”的。以资本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积极寻求一体化和经营当地化的均衡,降低企业的运动成本。应该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在经济学中找到了自身的基础,逐渐成为了公认的主流战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战略管理领域中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全新视角。本文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全面地阐述这一理论的观点和内容,展示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杨文凤 《现代经济》2009,8(4):144-145
产业组织学有其稳定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如今动态博弈模型已成为主流推导方法。本文从研究方法及适用角度对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学派各自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产业组织理论的传统框架下的动态分析是一种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动态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因素的关注、从静态资源到动态能力的分析,动态竞争理论将战略研究的重点转向企业间的竞争互动,注重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强调仓业战略管理过程中互动的动态特征.互动性、层次性、合作性及其柔性构成了战略管理的重要特征,这为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构建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8.
主流经济学对企业产生问题的解释:一个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是最早开始涉猎企业产生问题的学科,主流经济学分别从企业的生产与成本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释.由于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对企业产生问题的解释上存在着明显缺陷,表现为缺乏社会的、动态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9.
企业核心竞争力思想是对现代企业理论的局限性的突破,是主流竞争理论发展的必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能力整合论、生命周期论、层次竞争论、源流理论、市场机会论等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理论经历了创立期、发展期、成熟期.现代企业以成熟期的内部控制理论作为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成熟期的内部控制理论具有多方面的特征,现代企业必须利用这些特征来指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资产的定义经历了成本观→资源观→未来经济利益观→产权观的演变过程.观念的每一次转变都带动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和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但这些观念都难以解释企业竞争能力和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会计资产的能力观,期望能加深对企业会计资产的理论认识,促进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和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2.
企业增长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理论或模型并不能对选择爆炸式增长条件下的企业永续增长做出很好的解释。在过剩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选择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和增长的关键,而品牌又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我们把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企业内部的管理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个企业永续增长的品牌模型。在模型中,品牌品类度和企业品牌策略是企业永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品牌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进而决定企业增长的永续性与企业的销售收入,成为企业永续增长的拉动力量。同时我们对模型进行拓展,分析两种典型的品牌模式,并应用该模型解释企业的动态增长。  相似文献   

13.
聚集经济、企业异质性与企业的绩效紧密相连。本文通过构建整合的实证分析框架,以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分析了雅各布斯外部性、马歇尔外部性和波特竞争外部性与企业异质性的交互机制对于企业TFP、价格加成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马歇尔外部性、波特竞争外部性的贸易贴水对于TFP具有促进效应,雅各布斯外部性的贸易贴水对企业TFP则具有抑制效应,并且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差异显著;雅各布斯外部性、波特竞争外部性降低了企业的价格加成,而马歇尔外部性的贸易贴水效应提高了价格加成;不同规模的企业从聚集经济中获得的外部性也明显不同,中小规模企业的马歇尔外部性贸易贴水效应最高,雅各布斯外部性引致的贸易贴水效应则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揭示了领导干部异地交流这一制度安排对中国企业RD投资行为的影响。手工搜集了省级地方官员异地更替的相关经验数据,并结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60多万个企业RD投资的相关数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辖区内RD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RD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有利于弱化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RD投资的"挤出"效应。此外,相对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资产生更强的"挤出"效应。最后,地方官员异地更替对隶属关系特征不同的国有企业RD投资具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政府干预与RD投资理论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理解地方官员干预企业RD投资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以偿付能力充足率作为衡量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有重大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影响因素的选取基于已有研究的定量分析结果,寿险公司按照公司规模划分为大中小三类。实证结果表明,2013年造成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差异最主要的内部因素是公司规模和投资收益率,同一因素对不同规模的寿险公司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针对不同规模的寿险公司,监管者和公司管理层在防范偿付能力风险时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购并中,目标企业购并价值包括自身资产价值、机会价值,以及购并资产增值、机会与灵活性价值分配价值.准确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和购并增值,是合理确定购并价格的基础,通过系统分析评估这些价值的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分析的先河,但是以交易成本为核心的西方现代主流企业理论过分强调企业的交易性质。对交易成本的过度强调误导了人们对企业本质功能的理解,事实上,企业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消费,即生产,而不是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和谐财务目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理论经历了新古典企业理论到现代企业理论演变,不同企业理论有不同的企业定义和企业性质解释。财务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再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观点的演进,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历史意义及内涵。本文力图用企业理论的演变逻辑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阐明财务目标的动态演进以及博弈均衡,从而明确和谐财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马歇尔的企业组织理论思想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源泉,对其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马歇尔的企业组织理论是对斯密、马克思等前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马歇尔主要研究了企业组织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组织内部的劳动分工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且两者的相互力量的内在运动对企业组织形态与绩效的影响;二是企业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原因与表现;三是企业中企业家应该具备的能力与企业家报酬。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司投资视角,以2007—2012年我国资本市场上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助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助越多,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越高;政府补助对非国有公司的投资激励作用比国有公司更有效;公司产权性质差异会影响政府补助的投资激励效应;市场化程度越低、经济增长越缓慢的地区,政府补助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越敏感;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补助加剧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因此,政府应根据微观企业主体的差异性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补助政策,以实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