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徐州市为例,运用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以构建的4个指标为判别依据,分析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的可达性与公平性。结果表明:徐州市避震疏散场所的整体可达性较好,组团间的可达性差异不明显,各分区可达性的空间分异较大;避震疏散场所的分布与人口密度的分布结合较好,空间分布相对公平,但各组团提供服务的公平性程度较不均衡,且有较多分区存在人口配置缺口。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徐州市避震疏散场所的空间分布与服务状况,为徐州市避震疏散场所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西安市中心区人口空间变动的分析,提出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方法:数据对比分析法.结果:西安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城市压力大,新的城市中心区建立势在必行.结论:西安市城市中心区人口疏散必须通过新中心区的建立实现.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初步方案是将全国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等4类人口功能区,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力图通过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建立某种积极的政策机制和导向,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适度集聚,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调整和完善城市结构,疏散过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完善城市干道网的同时,积极规划和建设快速轨道交通是广州市交通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过饱和旅游流导致了旅游交通的延误增加和服务水平的显著恶化,同时降低旅游流的疏散效率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解析过饱和旅游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确定应急疏散群体行为及交通行为影响度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构建过饱和旅游流应急疏散效率的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旅游者的疏散交通行为特性及疏散群体行为特性,将导致过饱和旅游流的应急疏散效率呈现明显差异,利用尖点突变模型能够有效评估过饱和旅游流应急疏散效率,同时揭示了通过合理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和增加疏散交通设施供给,能够有效提高过饱和旅游流的应急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层建筑中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条件进行了阐述,结合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性,从安全疏散路线、安全出入口、疏散通道数量和宽度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安全疏散的设计方法,以从事设计的相关人员共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国超大城市的人口发展呈现持续增长,主城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这种发展模式不仅给超大城市自身带来"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也制约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构建。研究表明,超大城市人口持续过度聚集的原因在于其吸引腹地广阔,城市中心区拥有吸引人气的商务、休闲和文化空间,其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持续显现,以及地区收入差异长期存在和郊区新中心生活服务品质不高等;因此,在人口疏散时需顺应经济和人口迁移规律,重点增强外围新城的集聚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均等,推进"主城-新城-区域"的功能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型商业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火灾引起的烟气迅速蔓延,造成其中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发生窒息等情况,严重影响安全疏散,因此,对于大型商业建筑物来讲,安全疏散设计密切关系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大型商业建筑火灾特点出发,从人员安全疏散模型、火灾中人员的行为表现两方面对安全疏散设计进行论述,最后提出影响安全疏散设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钱塘江流域发展的困局与希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流域不同生态功能区老百姓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发展权;遵循的原则是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补偿经济,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异地发展实验区、疏散特殊生态功能区人口、加大征收资源费力度等形式。  相似文献   

10.
国内铁路站房内一般采用固定式应急疏散系统,在发生灾难时往往不能准确指示疏散路径。目前智能化的应急疏散系统可以在疏散人群、指示最佳逃生路线方面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帮助人们逃离灾害现场,拯救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畅春园作为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之一,是平地 造园的典范,也是一座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皇家园林。通过对游 记、御制诗词、宫廷画和楹联匾额等史料进行考证,得出畅春 园已知植物种类32种及大致分布位置。以此为基础对畅春园 植物景观特色进行分析,认为畅春园在植物种类选择上,既因 地制宜地使用北京乡土植物,也引种了南北方的观赏植物,同 时注重生产性植物的运用;在植物配置方面,畅春园四季之景 各异,植物与建筑和山水结合凸显文化性,强调空间感;在植 物文化意境方面,楹联匾额中的植物文化反映出士大夫文人品 格,整体则体现出江山永固、君怀天下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长春城市蔓延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多数大城市存在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问题。根据长春历年遥感影像资料,运用GIS和RS技术从紧凑度、破碎化度、轴带扩展度、几何重心等方面分析长春城市蔓延时空演变特征与规律,同时结合城市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城市蔓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长春城市蔓延主要是由于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建设、城市边缘区房地产开发、机动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失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3.
以清代畅春园匾额楹联的意境表达内容作为研究切 入点,结合文献及已有复原成果对畅春园盛期的匾额楹联依据 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和空间落位,并以畅春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 空间为例,探究景题的文化内涵和园林意境。研究发现畅春园 匾额楹联题写历经康、雍、乾三朝,匾联内容的变化体现出园 林功能的更迭,体现出园主不同的审美意趣。畅春园的匾联内 容以状物点景和修身养德类为主,兼有勤政亲贤、宗教祭祀、 祈福祝寿、问道求仙等内容。通过比喻、用典、象征等手法, 点明所处环境,体现清帝对治世境界、自然境界和神仙境界的 追求,起到了凝练主题和升华意境的作用,是探究清帝造园 思想最直接的载体。根据畅春园楹联匾额解析畅春园的造园意 境,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畅春园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为清代皇家 园林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长春市的经济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友  郝莹莹 《经济地理》2004,24(2):172-176
文章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宏观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从时间变化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从空间比较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也大大高于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说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已呈现出良好的集聚经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研究了其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的总量贡献和结构贡献,认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增加经济总量、优化所有制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新老城区一体化等方面对长春市均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谈以人为本企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管理的中心已从“物”转向“人”,但对人的认识上还有很大差异。本文认为,管理不但是如何识别人、使用人的问题,而是培养人特别是发展人的问题。管理者就是要为员工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强有力的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张宏波 《经济地理》2008,28(2):232-234
在国务院《东北振兴规划》和国家海关总署新的报关模式背景下,文章提出了建设长春国际陆港区的设想,并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在对长春国际陆港区的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长春国际陆港区的基本依据,进而提出了以长春铁路货运口岸的改造升级和龙嘉国际机场完善功能为核心,建设长春内陆港,再构筑内陆港特色经济区的设想。最后对建设长春国际陆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长春市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应加快长春市生态保护圈及城市园林布局建设,打造最佳人工生态城市,并通过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的共同推进,完善相关政策和创新机制,以解决生态和环境领域长期存在的投入不足和执法不严等突出问题,从而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谷秀华 《经济地理》2005,25(5):642-646
在对长春市现有产业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应重点发展两大主导产业、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所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对闲暇学的研究逐步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闲暇学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对象狭窄、研究成果分散等问题。在我国闲暇生活方面,应该减少差异性,对民众不断进行闲暇教育,强化对闲暇生活的专业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心—外围模型的错误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角点均衡求解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重新求解。结果显示,当制造业运输成本较高时,全部制造业集聚于中心地区;当运输成本较低时,经济系统均衡于对称专业化模式。这一结论与克鲁格曼的结论正好相反。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制造业运输成本是作为一种集聚力而出现的,只有当运输成本系数较高时,人们才会有动力聚集在一起,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贸易和运输。随着该系数的下降,这种节约动机变得越来越微弱,并最终导致中心—外围结构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