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并在其中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新型的培养模式,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校企合作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是现阶段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个必要的途径,是促进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特色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文章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双创型"人才培养进行分析,探讨现代化的人才的创新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需要创新,中国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是创新人才从何而来,创新意识如何培养,艺术教育的价值也由单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培养走向了对自身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德国的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思考,在跨文化的视角下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中、德两国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差异,探求适合时代要求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3.
王德彬 《发展》2012,(12):120-121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艰巨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专业特色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加强和加快专业特色化建设步伐,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水利中职教育示范学校专业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和“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应注重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着力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在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中狠抓理工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地方高校理工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国际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培养和造就高质量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树立起创新教育的观念,塑造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氛围,改革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以及完善创新人才的评估方法,都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发展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随着办学实践的丰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目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在办学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独立学院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根据发展环境和学校的实际对培养目标、规格、形式和方式等进行准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创新人才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主张应从扬弃世界发达国家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和实践出发,树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新理念,培养创新能力,拓展创新空间,研究创新方法,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办学瓶颈,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就业无对口岗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与社会需求错位;专业缺乏特色,就业缺乏竞争优势;课程设置老化,与岗位需求脱节;实习环节落实不到位,学生动手能力差。打破这一瓶颈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准确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策略创新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一体化创新。  相似文献   

9.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在新的时代中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的历史使命。文章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意义、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水龙 《魅力中国》2009,(5):126-127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全面系统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其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实践证明,创新人才是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得到熏陶和培养的,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培养人才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中外合作培养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中外合作培养科技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提出中外合作培养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对策,指出中外合作培养人才应当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注重产学研合作,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从而促进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十三五”时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各高校、各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创新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在探索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17家国家试点学院之一,勇于探索,构建寓研于教的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之一。文章全面介绍了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分段教育、专业衔接、创建"双师型"队伍、调整课程、成职渗透和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熊晟钰 《魅力中国》2011,(10):134-135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作为三本教育的独立学院处于本科的末端,高职的前端,如何定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一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是一个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为例,结合其办学实践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戴敏 《黑河学刊》2013,(3):118-118
新课标旨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创造性学习能力,无论处于什么时代,一旦拥有,都将发挥其巨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当人类迈进21世纪时,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这种特征,决定了知识与科技创新的特殊地位和关键作用,而知识与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如江泽民书记所说:"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所谓高素质创新人才,概括地说是指拥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高境界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以及较强创新能力的人.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主要场所的高等院校,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秦皇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秦皇岛市应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理顺办学关系,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强化市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领导决策、经营管理,尤其是教育及人才培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全球范围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一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我国高校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同时还须面向未来,探索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1、创新型人才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因此,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那么,高等学校能否在世纪之交适应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目前,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新的历史任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