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小灵通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人们争议,然而到现在它却成了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小灵通以其自身优势赢得了市场。截至去年年底,小灵通用户已近七千万。在小灵通一路狂飙猛进之后,移动运营商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产品、覆盖优势,使用各种资费及优惠套餐对小灵通客户群进行反击。挤压和正面争夺,小灵通的发展速度放缓,生存空间受到威胁。3G 的到来更使小灵通市场前景充满悬念。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灵通还能走多远?怎样注  相似文献   

2.
魏琴  杨太泉 《当代通信》2005,(11):31-33
自从1997年小灵通在浙江余杭开通以来,小灵通一直是通信领域倍受关注的焦点之一。8年来,从“怀疑、限制”到“不干涉、不鼓励”到明确的定位——“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监管部门对小灵通的监管政策在逐步向宽松的方向发展。在管制逐渐放松的环境下,小灵通凭借其价格优势、系统优势和运营商强大的营销攻势,在2003年闯入了广州、北京、上海最后三个禁区。  相似文献   

3.
程京生 《当代通信》2003,(17):28-29
近几年来,小灵通业务在各地发展较快。尤其是今年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也对小灵通加以放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小灵通在政策的夹缝中,在3G牌照推迟发放所提供的时间空隙中,及其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无线市话“小灵通”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一股难以阻挡的力量。当前,如何培育“小灵通”市场,进而引导其发展,使老百姓能继续享受到价廉物美的新业务,使企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信部关于小灵通于2011年年底前退频的文件的下发,小灵通结束悲壮的历程也进入了倒计量。截至2009年11月,全国尚有4884.4万小灵通用户,他们何去何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业》2008,(12):80-80
“3G时代小灵通的发展前景”研讨会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PHS MoU(小灵通国际化推进组织)、日本Willcom公司、UT斯达康公司及小灵通之父徐福新等通信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种种迹象表明未来我国小灵通将和多种通信技术并存,短时间内不会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6.
李敏 《邮电经济》2006,(1):37-39
小灵通在我国自1998年正式投入商用以来。经过几年发展,到2002年进入快速的增长期。到2003年底,全国小灵通用户的数量大约有3600万,2004年突破6500万,2005年7月则突破8000万。可是从目前发展的趋势看,小灵通的增长速度在减慢,到2005年11月约为8600万。3G牌照发放在即。小灵通作为固话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变通.在固话运营商获得3G牌照之后的几年里.有人预测小灵通会逐步退出市场。也有人则认为小灵通和3G可以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7.
纵观近年来通信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通信方式能比小灵通无线市话的发展速度和所引起的关注和探讨更令人瞩目。特别是在近几个月,有关机卡分离技术在小灵通上的应用话题更激发了媒体和用户的广泛兴趣。自从去年8月小灵通领域最大的厂商 UT 斯达康率先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小灵通机卡分离技术,并在同年的中国国际通信展上,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机卡分离的小灵通手机以  相似文献   

8.
王如 《当代通信》2006,13(4):16-18
据调查公司统计,2005年中成都50万高校学生中,年通信市场达到4亿,但小灵通收入份额只占不到4%,而移动和联通针对学校市场推出的动感地带和UP新势力,极受高校用户群的欢迎,占据了高校80%以上市场份额。面对这样的状况,应如何抢夺高校这块诱人的蛋糕?新成立的成都电信小灵通客户部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和努力,利用高校新生八校之机,一举发展“灵通地带”小灵通3.3万部,占据33%的新生市场份额,且这部份用户ARPU值达到80元以上,用户平均每月短信发送量达到400多条,而灵通地带的营销成本远低于以往其他小灵通活动促销成本(学生营销人员的营销酬金为20元/部),成为小灵通家族中一个优质用户群产品。  相似文献   

9.
小灵通问世以来,在各地引发了狂风式的销售热潮,许多地方出现脱销、爆棚现象。但是,透过火热的销售现象,我们也产生了一丝隐忧。 小灵通之所以有市场需求,皆由其业务优势、市场特性和需求空间等特点使然。从哲学角度上来说“存在就是合理的”。与移动手机相比,小灵通有移动手机不可比拟的长处;与固定电话相比,小灵通有固话不可比拟的优势。有长处必然能够凸现优势,有优势必然能够突出强点,这就是小灵通之所以备受群众欢迎和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不少地方出现的小灵通销售热潮,会给其他业务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眼下,有…  相似文献   

10.
《邮电经济》2009,(1):23-24
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1900-1920MHz频率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要求所有1900—1920MHz频段的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3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腾出的频段将供TD—SCDMA使用。这意味着目前使用该频段的“小灵通”将退出电信市场。由于工信部通知中未具体说明“小灵通”用户在退网后如何转网以及有关权益保护等事项,引起了广大“小灵通”用户的纷纷质疑和舆论的批评。曾经在中国通信市场上充满争议的“小灵通”现象,其历史地位、功绩评价和前途命运,又成了社会热议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有个老渔夫,每次出海打鱼都满载而归,同村的渔民纷纷向他求教。老渔夫将他们带到晾网场,然后低头修补他的渔网,做好之后他开口说:“网,是我成功的根本。”小灵通网络和渔网一样,一个优质而上规模的网络才能让小灵通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福建省电信公司石狮分公司注重小灵通网络的优化工作,在网络建设、维护、管理上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全市行政村 100% 覆盖,使小灵通网络各项指标均处于优良水平,居全区乃至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移动电话双向收费和单向收费之争,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近来又开始活跃起来。主张单向收费和主张维持双向收费的人士,各执一词,辩论激烈,又插进了实行单向收费的“小灵通”从中搅局,一时间煞是热闹。  相似文献   

13.
厂商动向     
《邮电企业管理》2004,(9):76-77
科华公司户外型UPS守护小灵通基站 日前,在全面覆盖福建省漳州市、县的“小灵通”项目网络建设工程中,漳州电信分公司选用了数千套科华公司KELONG牌户外型小灵通UPS,为无线通信基站提供纯净、稳定的不间断交流电源,保证通信网络安全无忧运行。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福州、三明、南平等地电信公司相继选购了上万套科华公司KELONG户外型小灵通UPS。 科华公司KELONG牌户外型小灵通UPS专为无线通信网络HPS系统设计,具有防尘、防水、防潮、防雷、防盗、防霉、隔热、防腐蚀等多种功能,外箱采用特…  相似文献   

14.
发展PHS的热点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东智 《当代通信》2003,(17):19-24
2003年,“小灵通”取得突破性进展,又先后突破北京、上海和广州等政策禁区,到目前为止全国用户已达到2300多万,呈迅猛发展之势。业内专家预测,“小灵通”用户数量年底有望突破3000万。但专家也指出,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竞争对手采取了积极的市场应对政策,同时又面临3G时代的到来,“小灵通”的发展空间将出现萎缩。“小灵通”的未来前景如何?“小灵通”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如何?“小灵通”下一步如何发展?等等与“小灵通”相关的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后期,小灵通在余杭、保定、昆明等10余个中小城市相继开通。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小灵通自1998年正式商用后,很快于2002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到了2003年,小灵通闯入广州、上海与北京最后三个禁区。从此,小灵通步入了全面发展时期。进入2004年,小灵通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上半年用户平稳上升。但随着运营商富余网络容量逐渐饱和,3G呼之欲出,下半年小灵通发展逐渐放缓。总体看,运营及设备市场规模放大,小灵通进入发展成熟期。2005年,小灵通发展将大大放慢,到2007年底,用户总数将达到7550万。在小灵通用户中,中国电信占比例为80%,中国网通占20%。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小灵通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系统、终端、增值业务和数据业务内容等方面颇具规模,这是不容忽视的优势。 虽然小灵通自问世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但它却依然顽强地成长起来,其生命力之强令人叹服。今天,随着3G呼声的日益高涨,小灵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再次引起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通信市场一直是不甘于寂寞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3G何时出牌余烟未了;最近,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在移动资费上又起硝烟。抛开小灵通吸引的那部分用户不说,联通与移动所争夺的基本都是对话音质量有更高需求的客户。联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小灵通网络在全国的全面铺设,小灵通用户数量迅猛增长,截至目前中国小灵通用户数已接近4000万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高速增长。在中国的各个城区,室外主要区域的小灵通信号覆盖可以说已基本完成。但是在室内还有大量的小灵通信号盲区,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小灵通信号的室内覆盖问题成为摆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面前的一个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小灵通能否续写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灵通经过快速的发展,已经进入其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小灵通增长开始变缓,利润增长也会缓慢下降。随着移动资费的下降,小灵通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再加上固网运营商的精力将放在未来3G发展上,小灵通是否真的要成为固网运营商的“鸡肋”?目前业内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对小灵通的发展持消极的态度,认为小灵通技术含量低下,在3G推出之后将很快退出市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小灵通的发展和3G可以并行不悖,小灵通和3G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并存。笔者认为小灵通不仅可以和3G并存,而且如果固网运营商采取积极的姿态,实施正确的经营策略,不仅可以保持现有用户,还可以在其基础上继续实现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09年工信部出台了要求小灵通退频的政策后,小灵通便处于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再加上竞争分流和对小灵通的关注度减小,造成了目前小灵通用户的大量流失和收入的下降。究其原因.一是现在出售和维修小灵通的店铺越来越少,很多用户的终端损坏后不知道在哪里维修和购买,二是小灵通网络信号不如以前好了一事实上,从两三年前中国电信就基本停止了对小灵通网络优化的投资.只维持其最基本的生产运营。  相似文献   

20.
小灵通(亦称“个人无线接入系统”)1995年诞生于日本,1997年被引入国内。十余年来,它突破种种限制,在市场的夹缝中急速扩张,显示出了惊人的生命力。然而,3G时代的到来给小灵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使成熟的小灵通市场前景更为险峻。2006年底,我国小灵通用户数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且如今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小灵通会不会像当年的寻呼机一样逐渐退市?其未来之路会怎样?由于3G进入市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小灵通的用户数量庞大,因此,研究该群体的走向对运营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小灵通的发展历程,分析3G时代小灵通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探讨小灵通与3GB时代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