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意象是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慢慢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它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唯一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民族故事传说众多,并广为流传。在翻译这些民俗故事传说中我们要特别把文化意象因素的差异考虑进去以便更加准确的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8,(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观察法对我国东北地区赫哲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从中探寻萨满文化背景下赫哲族原始宗教与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进而阐析萨满文化对赫哲民族特质的民族意识、民族信仰及民族文化间构筑形成的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其原始宗教功能和意识在现代社会中被逐渐弱化,但它的影响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沉淀于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并对赫哲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2)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六个较少的小民族之一,保护和发展赫哲族文化,从而使赫哲文化走入大众传播的视野,挖掘其最大的民族文化价值,从而升华赫哲族历史文化地位。文章以赫哲文化的特点开始,分析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赫哲族文化的必要性,探讨赫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献翻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政治外宣翻译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典型译例的具体分析,探讨了政治外宣翻译文体的基本特点: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旨在提高我国政治外宣翻译质量,促进对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文化为开发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从业务外包的视角出发,对赫哲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模式、风险规避及运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其为赫哲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作为我国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的发源地,不仅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广泛多样的冰雪运动,而且还有极具民俗风情的冰雪文化。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必将得到传播和发展。通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外宣翻译为着眼点进行分析,探讨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的必要性、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是居住在三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之一,古代时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创造出独特的鱼文化。随着人类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渐提升,赫哲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鱼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20,(2)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受生存环境的影响,长期过着渔猎生活,形成了捕捞文化、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标志的经济文化。改革开放后,赫哲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文化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变迁引发精神文化的变迁,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变迁危机。  相似文献   

9.
付爱云  邹林含 《经济研究导刊》2014,(14):295+320-295,320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以公法为主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其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因此,试从宪法的角度阐释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外宣翻译工作是提升高校"软实力",展示高校办学特色和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英文网站外宣翻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流的效果,进而影响高校声誉和形象。应灵活使用变通手段,提高网站文本的英译质量。外宣翻译要以译语为归宿,灵活变通地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传递给译语读者。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目前高校英文网站还存在着诸多语言、语用及文化性翻译失误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8,(4)
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在赫哲人的渔猎生产劳动中产生,在赫哲人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中不断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学生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修养再教育的良好题材。文章阐述了赫哲族渔猎体育文化主要功能的演变,分析了赫哲族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亲和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民族传统美德修养方面的再教育作用。建议在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推广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这既可以为学校体育增加民族特色,促进学生优良传统和美德修养的不断提升,又可以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平台和机会,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高度普及,当前"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相结合,需将赫哲文化和历史放入"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研究以增强其适应性。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承和弘扬必将依靠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接,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疆民族文化翻译工作不仅可完善和发展现有的翻译理论,而且可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传承与创新。今后新疆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应突破单一民族文化的范畴和框架,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从语篇层面、功能角度构建体现新疆本土文化"多元一体、相融共生"特点的翻译原则,探索民族文化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从多民族文化相融共生的角度来演绎新疆本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为例,针对赫哲族非遗文化开发中知名度不够、缺乏传承人、销售渠道少、缺乏相关产品的创新开发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赫哲非遗文化品牌;多种方式传承;拓宽销售渠道;创意开发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7,(12)
赫哲族为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地区的特有少数民族,赫哲族世代依水而居的渔猎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赫哲族传统建筑的独特的艺术特色,赫哲族建筑根据居住形式可分为可移动式与固定式,可移动式代表类型为"撮罗安口",也称撮罗子,固定式建筑代表类型为"木刻楞"等,文章以这两种赫哲族传统建筑类型为研究对象,从产品语义学角度出发,将其看作为一种人造物,对其进行造型、色彩、材质、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语义研究。  相似文献   

16.
汉语具有模糊性,同一句话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理解,本文主要以汉英翻译为切入点,对外宣公示语进行研究。模糊性词语一般都背负有文化内涵,并且与实际语言背景相联系,所以会造成翻译上的困难。模糊语言学对于外宣公示语汉英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利用该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会有助于公共场所及外宣的公示语翻译,同时也可将汉语模糊性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的影响削弱。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密切,随之而来的是翻译中的文 化归属现象,本文依据唯米尔的“目的论”,即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来探索翻译中的文化归属 现象。  相似文献   

18.
龙慧 《时代经贸》2014,(6):209-210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国外了解我国国情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同时国外投资者也开始选择中国一些中小城市投资,这样中小城市外宣工作者需要致力干城市对外宣传的汉译英翻译工作,使城市形象在国际上得到提升和认可,但在外宣工作过程中,尤其汉译英工作尚有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外受众心目中的形象。该文将以江苏常州市为例,着眼于本市外宣≠作的现状和发展,并提出外宣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被世界所了解、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宣翻译完成的。这就体现出外宣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对外宣翻译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良好的职业道德、消除文化差异和"外国人不是中国人"的意识三个方面论述外宣翻译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0.
魏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34+267-234,267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世代代居住生息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密山新开流时期。赫哲族因其独特的地理生存环境、气候因素、自然资源等原因,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作为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其饮食文化,蕴涵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印记,体现了该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