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大型建设项目中,合适的技术工具能够为项目知识学习能力乃至项目管理效率和实施效果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结合建设项目知识学习的技术特点和要求,从4个方面分析了选择知识地图作为项目团队知识学习有效技术工具的原因。在大型建设项目核心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具体项目知识地图的编制步骤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概念模型。以某大型施工企业的施工工艺资料库为例,阐述了项目知识地图的实用性和操作流程,并就其局限性提出了改进建议与措施。构建了面向工程变更业务流程的知识地图应用模型,为知识地图的实施与推广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物流企业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绘制知识地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已成为物流供应链网络实现"共赢"的重要策略。分析了物流企业构建知识地图的必要性,研究了物流企业知识地图构建的流程,并对物流企业知识地图构建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产品研发本质上是不同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产品研发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知识。首先,提出了基于知识来源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对产品研发过程模型各阶段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构建产品研发显性知识地图的步骤;最后,以汽车研发为例,构建了汽车产品研发显性知识地图。  相似文献   

4.
知识网格辅助下基于知识地图的协同产品设计链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设计中知识的复杂性和分布性容易造成知识共享和重组等方面的困难,协同产品设计对知识共享与重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知识网格、知识地图与协同产品设计三者进行集成,提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协同产品设计链的新思想,构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协同产品设计链系统层次模型。以知识网格为支持,建立了基于知识地图的产品设计知识重用、知识共享模型,减少了知识孤岛现象,辅助实现了产品设计的协同工作,提高了产品协同设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企业创新人才的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宇辉 《经济师》2005,(4):51-51,77
企业中含有丰富的各类知识 ,但这些知识没有进行有效的归类和标明出处 ,特别是对于企业中含有大量知识的技术创新人才 ,这就妨碍了对这些人才拥有知识的有效利用。文章就这些问题首先阐述了创新人才知识地图的定义和作用 ,其次对如何进行知识地图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最后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加强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探究,改善开放教育自主学习的管理策略对于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了远程教育学生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了远程教育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而系统地提出加强远程教育个人知识管理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March的相互学习模型,分两种情况——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相同和不同,分析了封闭环境下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对组织知识的影响,绘制了学习速率与均衡知识的关系图,并阐述了组织结构对组织知识的作用。结果显示: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慢而领导的学习速率快的组织得到的知识最多;成员学习速率不同的混合组织得到的知识比成员学习速率相同的组织要多;二层管理模式的组织比一层管理模式的组织得到的知识要多。  相似文献   

8.
以人才聚集八大效应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才聚集非均衡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人才聚集效应已出现4大层(人才聚集效应发达层、次发达层、发展层与落后层)、9小层分化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呈现出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时间效应、规模效应与区域效应七大效应同步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形式。此结论对省际间人才聚集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翠花  李慧  王玫 《技术经济》2013,(4):7-13,19
从理论上概述了工作环境因素、自主知识创造能力与创新绩效三组变量的内涵、类型及其理论联系,构建了工作环境因素、自主知识创造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整体概念模型,提出了三组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300家建立合作关系企业的自主知识创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三组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和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工作环境与自主知识创造能力之间、自主知识创造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组织学习在自主知识创造能力之间发挥着明显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军 《新经济》2014,(29):17-18
为了解决e-learning环境的知识管理模型还具有一些不适应于泛在学习环境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泛在学习环境的知识管理模型,该模型通过对知识载体、知识情境、知识内容进行建模分析,实现泛在学习环境的知识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当前国内外关于企业学习能力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在分析知识增长、企业学习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学习能力的动静二重性特征,并以企业动态能力分析框架和价值链理论为依据,提出和分析了基于知识增长的企业学习能力构成维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充分吸收与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的过程.文章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要知识活动,并分析了如何对知识获取、知识学习、知识创新进行管理来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组织动态能力的内在基础进行分析,提出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三层结构模型:基础层、转化层、应用昙。突出强调了组织适应环境变化而对知识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模型的三层结构明确指出了各层能力的构成、角色和作用,便于组织深入了解自身知识管理能力的状况和提升途径,使组织能不断获得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与资源,从而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调查法和问卷调查对铜陵学院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情况进行调查。在分析现有问题后,进行了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试点研究,并描述了此项研究的实施方法与阶段性成果。研究表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组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图形演示法,构建了创新网络中组织学习的主体关系模型和动力模型,分析了其中的组织学习机制,并研究了组织学习的行为过程。为保证组织学习实现"促进知识流动"、"增加知识存量"和"激发知识创新"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代工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庆锋  张芳 《生产力研究》2012,(8):223-224,230
代工模式为本土代工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结合组织学习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分析了代工企业知识创新的理论过程,从而建立起了代工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并结合模型对代工企业的知识创新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是一个获取外部信息进而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螺旋式上升从而实现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集群企业如何在网络中获得竞争优势是学者们的一个研究焦点,基于知识观从网络视角解析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首先对集群企业网络研究视角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知识网络、组织学习及集群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机理与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通过集群知识网络不断获取知识资源并提高自身的组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企业自主研究和开发全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是知识学习、知识积累和知识创造的知识集聚行为,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特点。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自主创新也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自主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研发活动,高技术企业要避免和减少损失,将威胁转化为机会,就必须对自主创新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而准确找出风险因素是自主创新风险控制的基础。从知识集聚视角,分析了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演进的主要阶段,随后探讨了高技术企业在自主创新演进阶段的风险因素,构建了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风险CTPC-D模型。最后,对模型运用提出了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知识吸收能力为研究基点,构建了基于其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学习的整合研究模型;在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子维度间的关系假设。使用滚雪球抽样共获得有效样本221个,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假设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黑龙江科技大学及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问卷调查结果,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Log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受学习兴趣、学习的计划性、学习效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