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社会化指产权私人性向社会性转变。产权社会化要求某一法定主体的私人性产权全部或部分地被社会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法定主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而传统公有制企业的产权社会化程度较低,因此产权社会化实现形式必须不断创新。要深化传统公有制企业股份制改革,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公有产权主体的人格化建设,促使产权主体的权责利对称;二是使企业的产权主体多元化,消除产权交易和流动的障碍,特别是增强公有产权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2.
<正> 产权关系是决定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的根本性问题.理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构造政企职责分开、"两权分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关键环节,是形成企业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的基本前提.一、理顺产权关系是企业改革深化的必然长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政府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即政府负责制和厂长有限负责制.企业资产与"全员职工"并没有内在的经济关联.目前的承包制又把资产、职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中政府行为的目标选择与寻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勇 《经济评论》2004,(2):69-72
政府行为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企业并购中 ,政府介入企业并购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过程 ,也即政府各子目标的博弈过程。政府行为在企业并购中同时受“公共利益”假设和“经济人”假设双重调节 ,并购的寻租模式也由此产生 ,进而导致了并购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调整。在单一产权结构下的企业并购 ,由于并购主体间仍然存在相对独立的利益边界 ,政府行为的目标选择和寻租模式均能合理存在。同时强调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行为目标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王砚书  陈庆杰 《生产力研究》2005,(2):171-173,188
本文在严格界定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产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相关要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产权主体多元化,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企业财务管制体制上,仍然会在一段时期内遗留政府干预的痕迹;不同产权主体的财务目标取向具有差异性等。针对这些特点,论文提出了产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方面的几点创新:一是要正确界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在企业控制中的核心地位;二是要对现有财务控制主体的财务控制权力进行全方位“共享式”的统合管理;三是要在控制制度方面进行统合管理。  相似文献   

5.
陈闰  孙遇春 《经济论坛》2006,(16):64-6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形成以股份制为实现形式的一种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而产权配置结构的改变相应地要求与之适应的公司治理模式做出调整。一、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是一整套指导和控制公司运作的制度和方法。由于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产权研究的新视角--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全伦 《财经研究》2002,28(7):38-44
本文从企业存在的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出发,将企业的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二者分别又有物质与价值之分。直接产权的主体是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所拥有的和企业所必需的特殊资源-企业家才能和资本直接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充分的排他性和独立性;间接产权包括个体间接产权和国家间接产权,它们的主体分别是企业内部的职工和政府,间接产权由于其产权主体占有的特殊资源,劳动力和环境间接地、被动地参与了企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和有限的排他性。产权的、对象、实现方式等决定了其主体在企业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产权之间的统一与分离状况决定了企业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7.
吴九占 《经济师》2002,(7):14-15
转机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 ,但目前一些改制国有企业中尚存在着政企未彻底脱钩等诸多问题。为此 ,必须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确定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人格化代表 ,促使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和分散化 ,明确法人产权主体和终极所有权主体的责权关系 ,特别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本身具有商品属性,是商品就应该流通。通过国有产权的顺畅流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在更大范围整合优化国有资源。以资产重组为重点,整合国企资源,打好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攻坚战,是中国近年来国企改制的一个新特点。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优化国企产权结构,通过企业改制进一步激发国企活力,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又一特点。中国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采取整体改制、切块改制、股权出让、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和职工个人资本,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优化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促进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能,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9.
网络型企业产权契约特征表现为委托代理层次和信息非对称性减少、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产权契约主体多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等。网络型企业产权契约特点决定了其治理机制不同于传统企业治理,表现在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等非金融资本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上升,以合作和沟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协调机制取代了传统的层级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具有较高的分享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产权是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的基础条件。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解决公有制产权载体的创新任务。所有制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目的。所有权分解原则奠定现代企业制度基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