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论国有中小企业MBO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恩才 《经济经纬》2005,(3):110-112
管理层收购(MBO)曾在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有中小企业MBO与政府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政府自身追逐着“经济利益”,加上权力寻租现象的存在和政府权力无法有效达致的社会场域的存在,所以,在国有中小企业MBO过程中,政府行为尚存在着内部异化和外部异化的可能性。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2.
闫月岭 《经济师》2008,(8):72-72
在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进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都化身为不同的政府行为加以介入:管理层收购曾在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与政府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政府自身追逐着“经济利益”,加上权力寻租现象的存在和政府权力无法有效达致的社会场域的存在,所以,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政府行为尚存在着内部异化和外部异化的可能性,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我们的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3.
土地征用市场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小曼 《经济师》2006,(7):69-70
在渐进转型的中国,由于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全,土地市场中的寻租行为在所难免。文章通过对政府与农村集体之间的寻租进行博弈分析,探索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各方利益群体的行为取向、影响因素及土地市场中的寻租活动给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规范政府行为以限制土地市场寻租。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经济人”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经济与管理》2003,(12):52-53
政府在传统的市场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中,历来都以公正无私,为社会提供公共福利的形象出现,事实上由于政府本身利益的存在,同时,也由于各个不同政府的存在,政府官员的“经济人”特性的存在,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在分析政府行为和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中仍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陈洪  秦喜杰 《生产力研究》2005,38(4):195-198
论文从目标企业角度出发,指出其在并购中的策略行为实质———在联合的基础上进行斗争。首先在分析博弈论与并购的关系、博弈论理性假设的基础上,分析博弈论常见案例在目标企业选择中的应用及如何利用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接着从博弈论角度对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两种并购方式进行区分,建立系统的目标企业的并购应对策略行为模型,从理论上解释并购中目标企业能够获取大部分并购溢价之迷。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市场主导的并购重组行为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基于寻租的目的进行并购重组的战略决策。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研究上市公司主并方企业与审核部门之间的博弈行为,得出不同假设条件下的均衡解,并对不同的博弈结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剖析影响均衡解因素对审核部门如何避免寻租提出建议:加强对主并方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审核部门的内审体系,变并购重组从事前审查为事后监督,向真正的市场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的寻租博弈模型从微观视角对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与污水排放量的关系展开探讨可知,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利益共融性,寻租现象可能存在。对西部各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知,寻租程度和西部污水排放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如何确定企业并购交易价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确定企业并购交易价格□厦门大学王宏玮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企业的并购行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政府也明确鼓励通过资产重组,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兼并活动。企业并购中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并购交易的价格的确定。被并购企业(目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具有...  相似文献   

9.
并购是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并购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协同效益”,在当前并购浪潮迭起的形势下,面对并购利益的诱惑,企业容易犯“急功近利”或“盲目跟风”病,并购不以理智、正确的目标选择为基础,造成短视、情绪化的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0.
论寻租行为与行政权力腐败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莎  聂志毅 《经济师》2004,(4):60-61
文章针对腐败这一世界性问题 ,分析了行政权力腐败的原因———利益相关者的寻租行为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并指出 :我国应通过加快“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建设 ,以使利益相关者不能为、不愿为、不敢为。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并购风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并购活动一般牵涉到并购企业、目标企业、其他相关企业和政府等多个利益主体,是一种多方博弈活动.企业并购交易的博弈模型,包括完全信息动态的讨价还价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进一步运用博弈模型并结合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等因素,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实中企业并购风险的成因,着重指出经济利益主体的策略性行为和行为的交互作用使并购交易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程度增大,并购风险进一步被放大.最后,提出企业并购风险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汪海粟  韩刚 《经济管理》2007,(19):24-28
本文从两个典型案例出发,对导致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失败的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解析,揭示了多元产权结构下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选择并非出于意识形态偏好,而是与其经济和政治利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传统并购决策考虑的是决策者如何在并购的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或次优策略,很少涉及到当对手策略变化时所选的策略是否最优。并购决策是多人相关决策,需要在多个利益相关者相互影响的环境中研究并购策略的合理性。需要考虑主并企业内部股东和管理层,主并企业与政府、竞争对手和目标企业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由于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利益的不同,股东须通过设计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经营管理者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协调统一。企业并购决策是竞争对手参与并购可能性以及目标企业对主并企业、竞争对手参与并购信念的依存函数。政府是否批准并购项目与项目的前景属性相关。目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对并购有重要影响,目标企业是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不可忽视,对于非国有企业,主要考虑的是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寻租问题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寻租问题在其经济增长中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寻租问题的博弈分析阐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无论对于企业或是地方政府而言,寻租行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行为人的理性选择。同时指出,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寻租行为都会存在,其只能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将寻租行为控制在有限狭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企业对外跨国并购过程中,在推动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技术的成长。中国企业对外跨国并购发展迅猛,但在并购该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在对外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企业自身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影响因素,企业和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保证跨国并购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6.
张建 《经济导刊》2011,(11):71-72
政府寻租是存在于政府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作用。政府寻租行为的存在,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用手中的行政权力破坏现有制度,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并购活动也日益频繁。然而,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某些方面尤其是财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企业并购行为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定价方式、融资方式以及并购的盲目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税收寻租的路径分析。税务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组织之一,不可避免地存在寻租行为,从税收实践的过程分析,税收寻租涉及立法、执法和司法三大领域。1.税收立法寻租。它是指某些利益集团,试图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施加影响,以改变税收分配结果(或预期结果)而展开的寻租活动。此类寻租是通过税收立法部门按照一定法律程序予以制定并颁布的,可以获得名正言顺的税收倾斜,行为隐蔽,形式合法,不容易引起察觉和反感。因此,将“寻租”直接等同于“腐败”是不确切的,只有权力部门取得利益回报后,才可以认定存在腐败行为。在我国,税收立法权是集…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引入在促进污染治理专业化的同时,引发相关利益主体关系扭曲,因而厘清各主体关系有助于解决土壤污染整治的现实困境。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污染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其博弈均衡和演化趋势,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罚款数额和监管成本、寻租成本和治理费用、政府奖励和寻租收益是分别影响政府、土壤污染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演化稳定策略的关键因素;在各主体博弈中,政府能够以行政管制遏制污染企业违法行为,第三方治理企业严格治理会改变污染企业理性预期,以期共同打造“政府尽责、企业担责和第三方治理主体负责”的理想演化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丹妮 《时代经贸》2007,(4X):144-146
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农村扶贫信贷中贷方负责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寻租”行为的存在原因,从而探讨防范农村扶贫信贷中“寻租”行为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