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邱志鹏  蔡松林 《物流技术》2020,(3):29-33,110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与现状,使用两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对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推进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达,具有率先发展区块链产业的优质土壤和先行条件。论文主要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发展的现状,对比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的科技、人才、投资机构等方面,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在对比分析下的发展潜能,分析存在的优劣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提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燕 《现代企业》2023,(4):91-93
<正>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逐步推进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大湾区内地“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广深两地核心引擎作用凸显。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力最强,联系度也最高。广州通过增强科技创新集聚力、整合力和辐射力以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中枢纽能级,  相似文献   

4.
2017年7月,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粤港澳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此,更进一步推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本文中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珠三角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大湾区大量的民商事往来活动必然引起的财产权益、人身权利、环境权益纠纷等。  相似文献   

5.
关琴 《价值工程》2019,38(26):36-38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江门市的发展重点设定为先进制造业。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发挥侨乡优势,先进制造业将是江门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本文以PEST分析法分析了江门市所处的宏观环境。为先进制造业这种新经济模式在江门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珠海,深圳,东莞,肇庆,中山,江门,佛山,惠州(以下简称珠三角的九个城市)。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对中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特殊的制度背景,构建金融集聚作用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以及制度距离影响金融集聚结构红利效应的内在机理,并以粤港澳大湾区“9+2”共11个城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升级,但金融集聚结构红利效应的发挥存在边界,伴随金融集聚程度的由弱变强,金融集聚的结构红利效应将呈现边际递减效果;制度距离的扩大不仅对制造业升级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将通过弱化金融集聚的结构红利效应间接影响湾区内制造业升级的速度与质量。据此,在重视金融集聚结构红利优势释放的同时,应合理把握金融集聚水平,积极消除金融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参与全球产业和科技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运用2000-2017年的专利数据,从整体差异、时空演变、创新联系、空间相关四个维度研究粤港澳地区(大湾区及其扩展区)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态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开放度、产业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探索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呈"核心—外围"格局;②粤港澳大湾区"港深广佛"创新联系走廊凸显;③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水平呈空间正相关性;④创新投入和开放度水平显著影响创新产出;⑤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性。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湾区11个城市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我们物业管理行业也看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湾区趋势政策研读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4年。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实验区,国家对广东自贸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为粤港澳全面发展示范区,可以说在5年前就为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埋下了伏笔。时隔三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文,决定成立广东自贸区,涵盖三个片区,分别为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片区。  相似文献   

10.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企业中的典型应用,有利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行业快速发展。文章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区块链技术对物流企业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区块链转换阶段”框架分析在单一产品、本地化、替代品和转型四个阶段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企业中典型应用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物流企业有效引入区块链技术提供新思路。未来区块链技术与物流企业深度融合需要企业、行业、政府多方配合协调,进一步提升三地物流协同效率,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大湾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和驱动力,物流发展是促进地区各项经济发展的重点。随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各个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研究湾区的物流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区位优势、政策支持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物流的发展环境。并通过总结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大世界级湾区物流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以世界级湾区物流发展的经验得出今后粤港澳大湾区在物流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航空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为航空物流提供基础支撑,推进航空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路径。文章选取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和湾区城市发展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航空物流与粤港澳湾区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研究表明航空物流和粤港澳湾区系统处于较高水平耦合,两系统也呈现逐渐协调的状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发展现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机场群合理分工、差异化定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组织协调;完善地面综合交通体系;发挥人才、信息技术在大湾区机场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措施,推动航空物流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台风是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主要区域性气候灾害之一,面对台风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构建主动适应的韧性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粤港澳大湾区1949-2017年间的135个相关台风路径数据,发现湾区台风风险由珠江口东岸向内陆地区递减。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区域/城市群、城市和城镇/社区三个层面构建湾区韧性体系。区域/城市群层面着眼于空间均衡发展和分级管治;城市层面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工程防御韧性;城镇/社区强化学习和自组织能力。同时,建立城市群协同治理机制,围绕台风的季节性特征制定周期性强韧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群应对台风灾害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回顾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与合作历程,粤港澳大湾区对支撑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制度基础的互联互通、城市间金融的差异化供给、金融资源对接是未来粤港澳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优势,把握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服务水平、抗风险能力、开放程度、汇集规模、发展环境五个维度构建城市金融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与障碍度模型测度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并深入探索其障碍因子。研究发现:从综合水平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整体较低且差异明显,空间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内强外弱”的分布特征。从子维度来看,除香港、深圳在五个维度表现整体良好且较为均衡外,其他城市均存在发展短板。从障碍因子看,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开放程度是粤港澳大湾区绝大多数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鉴于此,未来需持续完善城市金融网络,强化金融服务质效,创新金融开放体系,进而提高全域内城市金融中心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和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的经验与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发展建言。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香港、广州和深圳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强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旨在消除珠江三角洲内部差异,实现普惠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必然逻辑,是中国发展动力的积极探索,是政策优势转向制度优势的路径选择,是新一轮经济社会建设的先行先做示范区。探讨湾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优劣势,以旅游产业作为先导产业,通过制度试验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体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各城市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的数据为基础,对各城市空气质量各指标的大小进行比较;构建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得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优劣排序。对合理布局湾区能源消费、针对性防控湾区环境污染、有效改善湾区生态环境、提高湾区平衡发展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戴德梁行发布《新实践再行动——202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发展报告》。报告聚焦粤港澳大湾区9+2城,从区域城市更新的概况,9+2城的特征和实践,以及规划方向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大湾区不同城市间城市更新的发展状况和体系差异,并由此展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本刊摘选报告部分内容连载报道,本期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概况。  相似文献   

20.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人才是关键.个人所得税政策与人才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探究2009—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人员与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关系,测算出个人所得税对高科技人才流动具有显著的影响,但税收因素的影响弱于当地经济水平.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互利合作,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流动上加强税收合作,完善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