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外企业并购特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国外企业并购的特点比较 ,在并购的推动力、并购动机、并购方式、并购程序、代价支付形式、并购的行业选择等方面 ,我国国内企业的并购有着不同的特点。要规范我国国内企业间的并购行为 ,促进外资参与我国国内企业并购 ,就必须在认识这些不同特点的基础上 ,从并购政策和并购管理方面加强对我国企业参与并购行为的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2.
张军华  赵立扬 《时代经贸》2010,(24):247-248
并购与重组是我国企业外部扩张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重组业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相关税收法规显得笼统和模糊,而且存在部分法律真空,这些法律空白使税收法规处于滞后状态。本文从企业并购与重组中的避税操作、西方发达国家的反避税经验与完善我国企业并购反避税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与重组的税收法规构建,以期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税收法规环境。  相似文献   

3.
要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开展,就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并购的先进经验,克服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与西方国家企业并购相比较,我国的企业并购无论从并购的动机、机制、环境方面,还是从并购的规模、类型、方式上,都处于初始不发达形态。从我国实际出发,只有从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建立投资银行体制、健全并购法律制度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这也是目前推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并购与重组是我国企业外部扩张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重组业务在我国尚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相关税收法规显得笼统和模糊,而且存在部分法律真空,这些法律空白使税收法规处于滞后状态.本文从企业并购与重组中的避税操作、西方发达国家的反避税经验与完善我国企业并购反避税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并购与重组的税收法规构建,以期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讲经验,完善我国的税收法规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利益驱动类型,指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利益驱动类型包括:市场寻求型跨国并购、资源获得型跨国并购、技术获得型跨国并购、品牌建立型跨国并购等四类。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专业的跨国并购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思路,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零售企业并购是关系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描述了我国零售业并购的现状,并归纳出并购特点;其次,从政府推动、协同效应、市场效应、信息效应、代理理论与自大理论、借"壳"、多元化经营、新古典理论等方面剖析了我国零售企业并购动因;再次,深入分析了我国零售企业并购存在的并购规模不大、行政干预过多、省域分割严重等问题;最后,提出改善我国零售企业并购的对策建议:一是政府要打破市场分割,二是政府要通过引导培育大型内资零售企业(集团),三是政府只能适度准许外资零售企业并购,四是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并购零售企业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利斌 《经济师》2009,(11):160-161
近年来,部分国外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并购市场日益活跃,我国企业界将面临激烈的并购竞争。但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在理论研究、方法策略和操作程序上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而财务问题是企业并购中各种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因此,研究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对引导我国企业并购行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对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支付方式和融资等重要财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企业并购历史演变的分析认为,在现阶段我们应借鉴美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经验,加快以横向并购为主导并购模式的并购步伐,推动我国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活动的稳定、健康发展,提高资源与资产配置的有效性、有序性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9.
李君 《经济问题》2006,(8):33-34
跨国并购包括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以及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并购。针对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进行并购后对我国微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我国的本土品牌、并购中的技术外溢以及我国的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估,并且针对换股并购与现金并购的财务绩效差别作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换股并购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提高并购企业的综合绩效水平,而且换股并购与现金并购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企业并购交易活动的日益活跃和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现行并购税制的完善建设问题也日渐凸出,从理论上对企业并购与并购税制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是探究完善我国企业并购税制的逻辑起点。通常而言,企业并购交易是效率的选择,课于该交易的税收应保持中性,并购税制的变迁及优化完善依赖于税制结构、税种、税率、税基、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征管办法等要素的设计选择。企业并购税制安排应着重从所得税设计、免税并购及免税并购适用条件的设定和完善并购制的时机选择等三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2.
崔沪 《经济经纬》2006,(2):38-41
跨国并购包括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以及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并购,本文仅分析外国企业对我国企业进行并购而可能对我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首先,作者从我国的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三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并购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次,作者从我国的本土品牌、并购中的技术外溢以及我国的公司治理几个方面探讨了跨国并购对我国微观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上汽并购双龙案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整合影响并购的成败。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与特点,以及文化整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描述了海外并购文化整合的步骤,提出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企业并购投资的法律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尤其是与美国相比,日本对企业并购投资的法律管制独具特色。认真研究日本对于企业并购投资的监管法制,对我国正确利用跨国并购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同时遏制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加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别国企业成功的概率,有效规避跨国并购投资中的法律风险;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企业并购行为的法律体系是有借鉴作用的。一、日本规制企业并购行为的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日本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规制的主要法律,它不仅调整着国内企业的并购活动,而且还直接影响跨国企业的并购活动。1947年4月,美国帮助日本制定了《关于禁止…  相似文献   

15.
向平  孔杰 《经济管理》2008,(2):57-63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购主体多数是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但是.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我国企业应该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化解国际政治风险、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并购的发展变化进行回顾总结, 阐述了企业并购的一般意义及对我国目前改革的现实意义。其目的是梳理企业并购的发展思路, 弹调企业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核心对我国目前的企业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 为我国今后的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并购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多元化的一项重要外部成长策略,我国台湾地区也置身于全球企业的并购浪潮之中。文章通过介绍我国台湾的并购市场、比较相关并购法规、并对近年来企业并购三法施行后的我国台湾并购案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台湾企业并购行为的特点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成为企业扩大规模、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但伴随着企业并购而来的财务风险往往使得一些企业并购活动以失败告终,能否规避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内涵,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融资风险与支付风险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规避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9.
刘江 《时代经贸》2013,(18):123-12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成为企业扩大规模、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但伴随着企业并购而来的财务风险往往使得一些企业并购活动以失败告终,能否规避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并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内涵,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融资风险与支付风险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规避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跨国并购已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夯实自身实力的有效手段,但在跨国并购中对企业文化整合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并购的效果。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效果不佳的原因,并设计出了我国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方案,这对于今后解决我国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