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低碳产业特点,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能源消耗投入冗余、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产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阐述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用SPSS软件对创新投入能力指标和创新产出能力指标进行了筛选,并将DEA方法用于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分析研究中;最后应用此方法,选取适当样本,对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效率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而且为企业高层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决策支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DEA模型,在投入指标中加入技术因素,测算了1996 ~ 2008年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且对2009年、2010年的各项科技投入要素做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只有1996年、1997年、2003年、2008年4个年度达到DEA有效,平均效率为0.83,低于平均值的年度占50%以上,整体来说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待提高.本文进一步将整个时间段分为1996~2002年与2003 ~2008年2个时间段,经比较,综合效率平均上升了8.65%,纯技术效率平均下降了4.52%,规模效率平均上升了13.32%,但规模收益由递增变为递减,所以在增加各项科技要素投入时更要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文章最后给出了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和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且规模效率较低是抑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政府R&D资助、企业利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将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划分为4种模式,各地区可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是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效率对于技术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DEA模型对2007-2019年中国大中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9年大中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保持较高水平,2007、2011、2013、2018、2019年综合技术效率达到DEA有效,2014-2...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各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测度。根据DEA评价结果得出,山东省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各工业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而且总体产出水平也不高,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结构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9—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并研究了2005年各城市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率所需要调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文章认为提高产业技术效率,优化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步伐是推进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创新资源的总量投入与产出,更要注重其效率问题。本文应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区域创新效率较低,且呈规模报酬递减态势,通过投影分析为各区域调整创新资源投入进而达到DEA有效提供依据。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及地方创新工程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高技术人才短缺,创新效率低下等等,因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DEA方法中评价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C2R模型和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S2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17个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行业间的差异,并根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评价我国24个主要钢铁类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各公司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规模效益状况.对非DEA有效的公司提出使其达到有效的可行措施,分析了经营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若干促进钢铁企业高效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中伦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0):102-108
本文采用DEA-SBM方法对我国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研究表明,由于纯技术效率水平低下,目前我国各省市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效率普遍较低。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呈现规模收益递减趋势,产品创新投入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的区域差异并不明显,纯技术效率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显著。研究结论为我国区域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方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结合实际数据,运用DEA的方法,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收益及投影分析4个方面对我国30家典型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整体水平较好,部分企业经营效率值偏低。最后找出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数据,应用DEA方法,实证测评了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制约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通过投影分析为各区域调整创新资源投入进而达到DEA有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SBM模型的改进DEA模型以及DEA-Tobit法对中国2006~2015年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期望产出对企业效率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环境效率值最高;西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环境效率值相对较差。政府支持力度、企业规模与环境约束下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聚集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企业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投放到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利用超效率DEA建立分析模型,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选取了2005年的投入指标和2007年的产出指标,实证检验了上述城市房地产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房地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不高,只有48%的城市达到了DEA有效,其余52%的城市没有达到DEA有效;投放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出地域化分布,DEA有效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未达到DEA有效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6.
运用Fried et al.(2002)所提出的三阶段DEA分析方法,调整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2008年我国31个省区旅游业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后,我国各地区旅游业的经营效率差距很大,而且普遍偏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需要适度扩大规模来提升规模效率;各地区旅游业的纯技术效率都比较高,都在0.84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中国建筑业的生产效率进行客观评价,并分析建筑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中国建筑业1996~2008年间的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的效率进步目前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的提高,而技术效率提高较为有限,揭示了建筑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文章在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上提出分组筛选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两种方法,对过去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将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高了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18.
共享制造是优化制造资源配置的新业态新模式,是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共享共赢的中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指标体系,利用2018~2020年我国39家共享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并通过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进行动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0年我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897、0.919、0.883,纯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979、0.975、0.983,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16、0.942、0.898;2018~2020年我国共享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上升0.4%,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1.3%,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上升1.8%,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上升0.2%,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下降1.5%。2018~2019年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有所下降,规模效率对我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效率制约明显。基于此,从技术创新和规模调整两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共享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This work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on the survival of firms in the Greek food sector.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scores are computed within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framework and are used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a parametric (Weibull) survival model. High technical efficiency increase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and lowers the hazard rate of exit. As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a firm operating either at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approaches one (1), its theoretically maximum value, the expected median survival time, is maximized for all types of exits. 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the evolution of alternative food supply networks, innovations in the food sector and competition policy are likely to affect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food manufacturing firms. Results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and scale efficiency on the survival of firms in the food sector are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food policy ma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