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采用目前评价基金绩效的最前沿方法——超效率DEA方法,并将结果与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到的结果相比较.按照股票型、配置型和债券型三种投资风格从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中选取了23支,对其在2011年的绩效做出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大多数开放式基金处于无效状态;不同的投资风格的基金绩效表现有所差异,配置型和债券型的基金绩效普遍优于股票型基金;基金绩效与基金运作时间成一定程度的反比关系.最后分别从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者和监管机构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而开放式基金更将成为中国基金市场上的主格调。本文主要立足于数据和经济理论,结合统计知识,从投资成本、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方面对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与绩效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基金在熊市行情中具有更好的表现,而封闭式基金在牛市行情中略胜一筹。开放式基金的波动率远远高于封闭式基金,但其收益率却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经贸导刊》2000,(11):47-47
《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副组长、名经济学家曹凤岐透露,开放式基金试点办法已提交国务院审批,估计很快可能批下来。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有可能推出几只开放式基金。从目前情况看,开放式基金只能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封闭式基金。今后也可能通过所谓半封闭的办法,将原来的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也就是封闭式基金封闭几年以后,明确规定变为开放式基金。  相似文献   

4.
封闭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昆 《商业研究》2005,(18):83-86
采用基于横截面回归的方法,考察1999年12月至2003年6月间的20只封闭式基金的业绩,从单位净值收益率和市价收益率两个方面研究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检验结果显示,以基金单位净值收益率衡量,封闭式基金在样本期间内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持续性,但如果以基金市价收益率衡量,封闭式基金的收益率在样本期间在中短期内呈现出显著的反转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按照开放式基金的种类,选取一级市场上30只开放式基金为样本,采用基于VaR的RAROC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Eviews中处理厚尾现象著称的GARCH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成长型基金的绩效低于股票基金标准;平衡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的RAROC值相对较高,超过了股票基金标准;指数型基金的绩效超过股票标准(市场数据);在债券种类中,债券基金的绩效最高。  相似文献   

6.
    
朱波  匡荣彪  王珏 《财贸研究》2010,21(1):76-83
基金投资者一般根据基金绩效及其持续性来选择基金,这种投资策略有效的前提是基金绩效度量准确,而生存偏差效应却可能导致人们对基金绩效进行错误估计,忽略这种效应的基金投资策略可能无效。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和Carhart四因子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0—2008年期间57只封闭式基金的数据,对中国封闭式基金的生存偏差效应问题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封闭式基金存在显著的生存偏差效应,"小盘"和存续到期后大多选择"封转开"是导致生存偏差效应的主要原因,"生存基金"样本和绩效度量加权方法的选择对估计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楠 《商》2014,(12):149-149
一、样本选取 目前我国基金市场上开放式基金日渐成为市场趋势,不少封闭式基金到期后也通过转为开放式基金继续运行,故本文只选取开放式基金进行分析。就作者本人来说,属于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所以在各类开放式基金中本文选取风险最高的股票型基金作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8.
范新安 《商业时代》2012,(21):84-85
本文利用横截面回归法,对2009-2011年我国开放式基金按照股票型、混合型、货币型、债券型等四种类型分别分为两个期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都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是从上升阶段向下降阶段过渡期间的持续性不如下降阶段向复苏阶段过渡时的持续性明显,而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持续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绩效持续性着眼于对基金过去表现与未来表现之间关系的研究,即基金绩效是否具有可预测性。对投资者而言,如果基金绩效具有持续性,那么有关基金过去表现的信息对投资者就会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通过实证探讨我国开  相似文献   

10.
选择国内2004年存在的封闭式基金,从1999年至2004年的年收益进行业绩持续性能力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封闭式基金的年收益存在着一定的业绩持续性表现,但检验的有效性并不强,同时这种业绩持续性表现呈现出越来越弱化的趋势。这说明封闭式基金的业绩持续能力尚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封闭式基金快于共同基金发展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共同基金具有封闭基金无法实现的激励机制使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产生共同基金必定取代封闭式基金的观念,但是美国近几年证券投资基金实际发展状况否定了上述观念,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进入8月后的基金市场,虽然基金指数逐波走低,但热点现象却不乏出现。到9月上旬,20亿以上的大盘封闭式基金已有景宏、景福、裕隆、汉兴、汉盛等5只基金价格一度跌破1元防线,其中景宏创下了0.85元的新基金交易价格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基金扩容开始进入高潮。兴业、同德、天华、普润、普华、安瑞、安久等改制的封闭式基金先后纷纷上市扩募。特别是,9月上旬华安创新、南方稳健成长两只开放式基金获准发行,千呼万唤的开放式基金终于登陆中国证券市场。那么,在2001年余下的几个月中,基金市场的主要机会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绩效二分法和横截面回归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开放式基金从总体上看业绩持续性不强,业绩持续性只是在短期内出现,基金经理不能连续战胜市场。此外,开放式基金在短期内还有显著的业绩反转现象产生,说明很难根据基金过去的收益来判断其未来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条件模型下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政勋 《商业时代》2005,(20):48-49
本文对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来源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M1)增长率作为先决信息变量,使用CAPM和FF3三因素模型的条件和无条件模型对开放式基金业绩来源进行实证分析并相互验证实证结果。研究表明,先决信息变量对开放式基金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选股择时能力对开放式基金业绩的贡献比封闭式基金要大得多,但市场超额收益对两者的影响却相反。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封闭式基金?根据基金是否可以赎回,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其中,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一经成立就进入封闭期,在封闭期内投资者不能  相似文献   

16.
刘文婷 《商场现代化》2009,(23):117-119
本文从整个证券市场的角度,解释了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波动性和长期性。认为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波动性及波动的同步性主要是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而折价的长期性则是封闭式基金制度与开放式基金制度二者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金“封转开”一事如此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关键之处在于一旦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基金,将有可能产生可观的套利空间——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可以按照基金净值向基金公司提出赎回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较好的解决了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已成为基金业发展的主流。自从华安创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以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开放式基金在开放期内要随时接受投资的赎回请求,因此,赎回管理将是开放式基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C~2GS~2)模型的开放式投资基金绩效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权宝  聂锐 《商业研究》2008,(4):109-112
针对传统基金绩效评价评价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将DEA(C2GS2)有效性评价的思想引入到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绩效的评价中。根据开放式基金的特征,建立了DEA(C2GS2)评价的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对31只基金在2005年间绩效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对处于无效状态的基金,分析了在投入产出方面需要进行调整的比例。结果显示,在评价的基金中,只有12只基金是DEA有效,基金在投入的各指标方面还有较大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20.
郑伟建 《中国工商》2001,(10):55-58
什么是开放式基金?什么是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已经站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大门口。或许众多投资者已对“ 开放式基金”这个名词耳熟能详,但开放式基金究竟是什么?海外的开放式基金走过了怎样的路程?开放式基金如何买卖?大多数投资者还不甚了解。 根据基金券变现方式不同,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其发行在外的股份或受益凭证总额是不固定的,可视公司发展需要追加发行。投资者也可根据市场状况和各自的投资决策,随时购买基金单位,也可随时将持有基金券在基金公司设定的内部交易日里转卖给基金公司。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