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丽端 《消费导刊》2009,(18):231-231
食为民之本,中西饮食文化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道其各自的长短处,道其人民之所好。本文就中西饮食文化之差异作些比较,从中西方饮食结构,烹饪方式,用餐方式,用餐礼仪等方面进行比较。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其长短处,关键是通过对比之后,取长补短,让两种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共同进步,为人类提供更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2.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在观念、性质、内容、方式和用餐礼仪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处世哲学。随着世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3.
杨慧 《商》2013,(7Z):198-198
作为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饮食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首先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人类才能够更好地从事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研究。然而受不同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的影响,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作为两种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来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今社会,中西方饮食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并相互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在饮食文化的异同之处,比较了中西方文化和价值取向方面的不同,期望能避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失误,以使跨文化交际更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潘景燕 《致富时代》2010,(8):157-158
主要论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不同方面的差异,从中西方饮食文化不同的原因入手,引出并对比论证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饮食对象、饮食方向、饮食方式、饮食礼仪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最明显的是饮食文化的传入。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食文化在餐桌礼仪、饮食内容与观念、烹饪方法及饮食方式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揭示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为加强不同饮食文化间双向交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饮食文化的差异在其深层次上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同时也与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有关。本文从中国的"佛跳墙"和美国的肯德基炸鸡展开,描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西餐以浓厚的地域特色,别具一格的风味流派,独特的菜品口味,讲究的餐桌服务和用餐礼仪,悠闲典雅的就餐环境与丰富多彩的西方饮食文化吸引着中国消费者。现如今,西餐以独特的表现方式,不断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体验。本文主要通过对西餐"形"与"型"的分析,对西餐烹饪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康建宏 《商》2014,(29):111-111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和缩影,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根源。中国人追求“和谐”“感性”,强调集体主义观念,西方人注重“自由”“理性”,个人主义观念比较突出。所以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梅山饮食文化是因自然环境、族群流动、生产方式、历史传统等多个因素而产生的饮食文化,又受到蚩尤文化、烹饪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独特饮食文化体系。梅山饮食文化不仅是梅山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也是湖湘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梅山饮食文化发展现状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梅山传统饮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深度挖掘梅山饮食文化内涵,寻求有效措施推进梅山传统饮食文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饭店世界》2010,(5):62-62
【FUSIONFOOD】:是近年来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FUSION在英文中是“融合、贯通”的意思。即指将无国界的饮食文化嫁接起来,对食物选材、烹饪、搭配等方面进行别出心裁的创意。一道成功的FUSIONFOOD,必须贯通文化学、历史学乃至人类学三界,理解且尊重各个地域的餐饮文化,建立在食物的背景和特性之上。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了解了两者的不同以防失礼于人。而我国的餐饮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了解国外尤其是西方的餐桌礼仪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珍珍 《中国市场》2014,(48):221-222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在婚姻文化中存在一些差异。针对中西方人结婚的目的,选择配偶的标准,以及婚姻礼仪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三方面阐述中西方各具独特的婚姻文化。针对中西方婚姻文化的差异,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四个角度讨论了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和促进中国西方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疍民饮食文化深受水环境的影响,与陆上居民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食物结构经历了以水产为主到大米和水产品并重的过程,其中水产品在交换生活用品和食物方面具有决定作用。疍民还有生食水产品等习俗遗存,成为研究岭南古越族饮食文化的现实案例。在疍民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注意文化的原真性和体验性,寻求文化开发和保护的双赢。本文创新点在于,详尽地追溯了疍民饮食文化的历史,探讨其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刁子蔚  张亮  张鹏 《致富时代》2011,(11):221-2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杨超  郭帅帅 《商》2014,(5):94-94
法律是人类数千年来社会实践所创造的历史沉淀和精神财富的体现,是整个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和西方在经济发展方式、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进入阶级社会的时间不同,中西方法律在起源和发展道路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20,(2)
中西方服饰文化各有其独特之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却又差异甚巨,本文着眼魏晋南北朝和古罗马时期,主要从地域文化、审美观念、农商业文化三个方面入手,分析造成中西方服饰材质、颜色、织物纹样和发型发饰巨大差异的原因,更深的了解中西方服饰差异,以期能更好的运用到当代服饰的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7.
贺娉婷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113-114
从中西方国家在价值观念、文化礼仪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商务翻译员的重要性,旨在超越文化的局限,取得同外方商务交流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旅游本质上表现为文化的感受过程。旅游产业从产生自始就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旅游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文化的活跃。我国的饮食文化世界文明,旅游资源也是丰富多彩。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发展不可或缺,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旅游质量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历史久远。在旅游产业发展饮食文化具有极大地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应当从加强对民族饮食文化的扶持、强调地域特色、促进旅游和饮食相得益彰、深入挖掘饮食文化资源等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食生产与消费的文化综合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魅力。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饮食文化与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饮食文化是发展饮食产业必不可少的媒介。挖掘饮食文化价值,将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有机融合,促进饮食产业发展,可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