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涛  吴俊芳 《经济论坛》2006,(20):16-19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要全面真实地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要相当完备,能综合地反映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本文选取2005年统计资料中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16个指标,涵盖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山东省17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山东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分析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研究两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区域示范效应.文章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定权聚类与级别特征值相结合的方法,对两区域24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两地区经济发展能力都较强,城市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山东半岛城市社会发展问题比长三角的城市更突出一些.最后从区域角度提出全面提升两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煤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是研究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在对煤炭型城市鉴定和对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实地采集数据的基础上,用AHP方法对典型煤炭城市——山西省朔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得出朔州市属于基本可持续状态。并对朔州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结果做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冬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157-160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能力进行研究,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级指标,又进一步细化为15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济南市1978—2010年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探讨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与模式、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尖锐.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工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性做出客观评价.基于此,本文就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种国际趋势,也备受中国政府的关注,目前各级政府均提出了建立生态省(市、县)的目标.而如何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讨论了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评价煤炭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避免造成此类城市“矿竭城衰”的局面,针对目前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所采用的AHP、模糊综合评判、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忽略或部分忽略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模糊指标精确化、随机指标缺省化、指标权重主观化等现象,本文以黑龙江省四大煤炭城市为例,利用基于云模型和熵权的评价模型对其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合理评价,最终确定出四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级,为进一步提高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般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已经做过了一些深入的探讨,但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特殊系统,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双重约束.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来监测该指标体系模型的运转,借此评估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进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煤炭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以城市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为投入.以城市人口发展、经济发展为产出,将DEA的思想和模型应用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以典型煤炭城市鸡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DEA有效性与指标集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鸡西市制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呈现加快的趋势,但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针对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为案例,系统测度了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西安市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尤其是人口、环境和资源体系问题严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将为政府监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这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熵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38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不同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存在空间差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规模呈正相关.最后.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并对其体系的进行计算,分析苏南五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苏南五市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处理位置优越,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在阐述"可持续"与"生态环境发展指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做好生态城市设计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是可持续发展度评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综合考虑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发展水平“3大方面来衡量珠港澳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对珠港澳11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总结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级和结构类型,能为认清珠港澳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探讨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与模式、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和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进行熵变演化分析,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变方程原理,运用信息熵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对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其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但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南京市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业已得到有效的治理,南京市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能力在曲折中逐步上升,并呈现出逐步好转的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已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定义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一级指标、沿海经济带城市经济建设、沿海经济带城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及沿海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沿海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中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较为理想,其他城市相对落后。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提出可以从加强地方港口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以及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能够综合反映节约型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测度节约技型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城市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旅游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城市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城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和实施的依据。构建了旅游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城市旅游生态文明系统的综合评估,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中,为城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