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2002,(9):7-8
张忠谋(台积电董事长):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任何事情只要是以前没有做过的,或是用一个新的方式去做,都可以说是创新。 创新有大有小,并不神秘。比较小的,例如平时不刷牙的人,早晨起来开始刷牙了,这就是一种创新;或者过去没有运动的习惯,现在开始培养运动的习惯了,也是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2.
《厂长经理之友》2012,(4):110-110,112,114,115
吴栋:这个也不一定,因为学生本身有激情有思想有冲劲,他们能够发现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思路。有些事情不一定要有很成熟的思想才能够成功,那些什么资金、管理、计划等都是说假的,关键是在于创新,创意很重要,现在我们这些成熟的人,有些不敢去做的东西,反而那些创业者敢去做,能够成功,这些都是比我们好的。现在是高成本的创业时代,可能在十几年前用很少的资金就能够启动一个项目,现在无论是管理还是后续的费用。  相似文献   

3.
团队魂     
团队一词企业界用了很久了,言必称团队成了企业中的语言习惯,因为大家都知道企业中一个人或少数人难以干成什么事,要成事大家必须是一体的。团队的提法开始起到了凝聚大家的作用,可慢慢这个词用多了,也不再深究它的含义,作用也就难再深入了,可见什么概念都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的层面。  相似文献   

4.
双周关注     
《楼市》2004,(5)
房价涨了,硬装修费用没涨杭州天筑装饰有限公司经理 刘晓鹏杭州的房价涨得这么快,等着买房的人多,交付的房子也多,今年家装市场非常旺啊。虽然如今在杭州刚买房不久的人,经济上的压力可能会大一些,可是他们一般事先都预留了一些装修费用。现在不像以前,靠着死工资要存上大半辈子才能存上个几万元,现在杭州赚钱的机会太多了,许多人都兼职或有隐性收入,从买房付首期款到拿房装修有。这些人想省点装修费,不少去找外边的游击队了,这样做会省点钱,可是增加了风险,各方面的保修也没有了。可能省得一时,却会麻烦十年。房价是涨得飞快,水泥黄沙也在涨价,但是这些年杭州的平均硬装修费用,不仅没有上升,反而略有下降。一是因为大部分传统装修材料价格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一是因为现在客户自己做的家具越来越少,平均造价自然就下来了。  相似文献   

5.
《财会通讯》2006,(11):I0021-I0021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产科护士长崔晓荟指出,适当的运动有益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但孕妇在运动前一定要听取医生的意见,要清楚孕期的哪个阶段可以运动,哪些时候根本不能运动,以及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孕妇适合做何种运动、运动量的大小,也都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孕妇怀孕前就一直有锻炼的习惯,在孕期可以继续选择锻炼,但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来。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经济周期的波动,对企业来说多数是“日子”,少数是“蜜月”,如果按照“日子”的思维,必须要创新。现在面临金融危机,仍然需要一种“野蛮生长”的精神,就是在变革与创新当中去寻找未来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中外管理》2007,(2):101-102
现在有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样学技术出身,在市场中摸索了很多年后开始自己创业的。我最初学的是无线电通讯,后来去研究导弹,现在又开始转向做旅游,可以说跨度非常大。但这种跨度不是无限度的,是有一个主线支撑的。  相似文献   

9.
创业是个艰苦的事情,但收获也大。总的来说就是付出越多,回报也越大。这也大概是为什么今天很多人都想开创自己事业的原因。但创业应该从哪里着手呢?主要从四点上去准备。
  技术
  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创技术,并有市场需求,那当然是最好了。只要包装一下,弄得有点说服力,种子基金大概就挤破门了。但有这个条件的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其实自己没有也没关系,能找到也行。每个人都可以做得方法之一是去翻专利库,现在都在网上,里面躺着很多有开发价值的专利,看你有没有耐心和眼光了。愿意的话还可以去看看外国的专利,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财务与会计》2007,(9):67-68
中国企业基本的发展历程都是为了把产品卖掉,结果把树立品绰的机会丢掉了:市场一有机会,所有的人都蜂拥而上,并没有认真考虑将来:万一哪天产品卖不动了怎么办?有需求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去实产品,到了必须提升品牌的时候,大部分人却都没有这种意识。直到实在赚不到钱的时候,才终于想到做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7,(5):77-80
核心问题:有人说留住老客户比开发新客户容易,但是也有人认为留住一个老客户要比开发一个新客户难得多,但不管怎么说,开发老客户是任何营销员都必须去上的一堂课。那么如何让老客户加保,又如何让老客户介绍新的客户呢? 当事人档案:王小亮,男,36岁,某保险公司业务主任,从业近一年。 问题陈述:我来到保险行业马上就满一年了。这一年里,我的展业方式由陌拜法、缘故法到现在的转介绍,事业越来越顺。但是现在也有了一种危机感,那就是客户资源越来越少。最近我发现很多优秀的营销员,他们把大量精力与展业重点用在开发老客户上,我现在也想这么做,但是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特来请教专家,二次开发老客户应该如何去做?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谢谢指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厂长经理之友》2012,(4):108-109
吴海:生活中商机无限。可以这么思考,要在墙上找到一股没有被注意到的裂缝,这个裂缝就是顾客的需求。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把裂缝扩大,更加深入地去挖掘潜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眼光能看到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  相似文献   

13.
毛巾作为一种“家家必备,人人必需,天天必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在过去大部分人都仅仅把它的作用定义为擦东西,而没有太多的讲究。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极大提高,现在很多人都开始重视起这么一块“布”。不单只讲究它的用料质量,还要追求它的款式设计,而且还有很多新的功能性毛巾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消费潮流。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人都是毛主席的好孩子,每个人都有抱负,都有理想。我小时候做梦都想做科学家,像牛顿、爱因斯坦、华罗庚那样。后来上大学,毕业了,别人让我留校、考研究生,我都没有。我觉得北京是红太阳的中心,所以一定要去北京,不考研、不留校也要进北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基本的发展历程都是为了把产品卖掉.结果把树立品牌的机会丢掉了。市场一有机会.所有的人都蜂拥而上,并没有认真考虑将来:万一哪天产品卖不了怎么办?有需求的时候大家都争着去卖产品。到了必须提升品牌的时候,大部分人却都没有这种意识。直到实在赚不到钱的时候。才终于想到做品牌。  相似文献   

16.
有人会问: "我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我也没什么经验、也搞不到资金、也没什么技术,我该怎么办?" 事实是,任何高人也不可能立刻让你有钱.而我的答案和建议是拿你最现实的资本--时间,紧紧围绕你的创业目标,去有计划、有步骤的运作.急和言目对创业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现在立刻为创业去做准备条件,而且一定要立刻行动!很多人一直只是想行动,没有真正去做,当然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政府的一大手笔!是中国西部人民的福音!去西部去!去西部看看!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心里都在这样想,也开始这样做了。但我也听到许多看过的人回来说“再看看几年吧!现在去,不合适!软、硬的投资环境都不尽人意!” 这就使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我们西部现在最缺什么?办企业最需要考察的就是当地的社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则认为这种行为不规矩。如果去到韩国家庭做客或有韩国客人在场、出于尊重,要记得桌子上的饭碗是不能用手端起来的,而且也不能用嘴直接去接触桌上的饭碗。因为在韩国人的观念里——你吃饭又没人抢,干吗要抓着碗不放呢?  相似文献   

19.
以前最忙的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最忙的十白是中小企业的老板,销售、生产、内务等事必躬亲。前不久偶遇一个从事小商品批发的朋友,问起近况如何,连声说忙:“你看看我学车的时间都没有,这儿来个电话,那边出个问题,都得自己去,雇的几个人一点用都没有,也就是接接电话……”再一问:“既然这么忙,还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学车?原来刚买了台小面包车送货,现在请的几个人没有会开车的。“那咋办?还不得自己来?”话音中透露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自豪——忙总是好的。  相似文献   

20.
据德国最近一项民情调查显示,该国竟有150多万人对电视节目不感兴趣,这些人中,大部分是高学历和高收入的社会“精英”。进行该项民情调查的汉堡大学内菲娜教授说,不喜欢看电视的人可以分为几种:一种人认为现在的电视节目水平太低,与他们头脑中“正宗的生活方式”概念不符;一种人因为工作太忙又无规律,没有更多的时间收看电视;另一种人则宁愿外出旅游、在酒吧里喝酒聊天,也不愿意把光阴留给电视机。内菲娜发现,接受调查的人中多有以前酷爱电视者,但他们后来却像坚定的戒烟者一样,生生戒掉了看电视的习惯。究其原因,这些人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