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杭东 《上海房地》2014,(9):17-18
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涨的态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居民正常需求的满足,不利于我国的民生。对房价进行调控成为当下政府的关键任务。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在制定调控政策时有理可依.实现政策的高效性。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趋势分析 从房价收入来看,我国的房价与收入的比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以来.房价收入比逐年上升.说明房价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满足其对房地产的需求,房价开始超出居民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价格是我国价格体系中备受国民关注的价格变量,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房地产价格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适等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物价和货币价值的稳定。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房价的涨跌会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攀升,与诸多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有关,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引起我国近些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的主要动力,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贷款的增加、建筑成本的上升,也是引起房地产价格’决速上升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形成了一股共同影响价格的合力,已成为整个房地产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价格是我国价格体系中备受国民关注的价格变量,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房地产价格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适等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物价和货币价值的稳定。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房价的涨跌会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近年来,我国房价持续攀升,与诸多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有关,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引起我国近些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的主要动力,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贷款的增加、建筑成本的上升,也是引起房地产价格’决速上升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形成了一股共同影响价格的合力,已成为整个房地产价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加强对房地产价格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房价的形成及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房价的波动不仅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还会对房地产企业、居民和金融行业造成风险.本文以四川省商品住宅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社会比较通用的判断房地产价格合理性指标,从房价收入比、房地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房价上涨幅度与GDP增幅之比三个方面对四川省房地产价格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6-2010年全国月度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物价水平、利率、汇率、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价水平和汇率的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大,物价水平的上升和汇率的下降都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上升;银行信贷数额的上升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较小;利率提高,房价反而上升。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轻轨三号线为例,研究了39个轨道交通站点对沿线房价的影响范围,同时实证分析了轻轨三号线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价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范围;离市中心越远,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价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越发明显,为了分析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北京市轻轨13号线为例,分析了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轻轨站点在城市中心区对房价的影响较小,越远离城区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大;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对地价的影响一直集中在1公里范围内.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下,房地产价格分布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资讯点击     
张智渊 《东南置业》2005,(87):10-11
房价问题写入了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3月5日发布的报告原指出:今年,“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房价成为价格问题的两个重点之一,这是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最新的表态。“不论对地方政府还是对开发商而言,这都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社科院金融所房地产问题专家尹中立说。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文章通过收集2008年-2017年济南市商品房价格相关数据,对济南市商品房价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济南市商品房价格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常住人口、商品房销售面积以及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常住人口对房价的影响最大,且对商品房价格产生正向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以及贷款基准利率对商品房价格产生负向影响;房地产投资开发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与四象限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影响通货膨胀与产出的机制,结论是:房地产价格通过影响总需求对物价水平产生压力,其中,房价对储蓄的边际影响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检验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产出的关系,其结论是:短期内,房地产价格对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影响十分有限,长期则对通货膨胀与产出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在房价与通货膨胀、产出之间存在正反馈作用机制。这意味着在一个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这种正反馈机制可能会引发经济过热和房价泡沫。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政策下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的关系。运用VAR模型分析了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效应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短期内信贷增长率对房价的影响显著性地增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1998~2006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房地产价格、地方公共支出与房地产税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房价、地方公共支出与房地产税负两两之间存在反馈关系;(2)房地产税负会对房价产生抑制作用,而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地方公共支出与房地产税负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存在动态差异性.本文的政策建议是:(1)房地产税收政策和地方公共支出预算相互配合的政策组合能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2)对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减少房地产流通环节的税种和税负,开征物业税等.  相似文献   

13.
在对房地产基础价值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房地产租赁价格并考虑通胀因素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测度方法。利用广州市2001-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警戒标准,进而得出结论:以广州市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尚未达到30%的泡沫警戒线,房价涨跌幅度仍属市场机制调节的正常范围,因而没有必要采取非市场调节手段干预房价的正常波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房价一直持续增长。今年房地产价格更是一路攀升,绝对房价、平均房价都创历史最高记录。从房价的构成分析房价过高的原因是:土地价格的上涨、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及新建住宅品质的提升、房地产业的“暴利”和房地产业税制的不完善。针对以上原因控制房价的具体措施:土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对房地产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和对房地产税的各个环节实施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对房地产基础价值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房地产租赁价格并考虑通胀因素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测度方法。利用广州市2001-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警戒标准,进而得出结论:以广州市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尚未达到30%的泡沫警戒线,房价涨跌幅度仍属市场机制调节的正常范围,因而没有必要采取非市场调节手段干预房价的正常波动。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建委房地产开发处处长李希平预测,2005年的广州房地产市场总投资额仍然持续增加,价格仍会上涨,但幅度不一定大。加息从需求上有抑制房价的作用,但开发的成本也提高了,这样大家就寻求一个平衡点,看对谁的影响大,如果是对前者影响大,房价就跌,如果对后者影响大,房价则可能上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介绍房地产买卖与租赁市场的四象限模型理论分析开始,在构建利率与房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利率变动与房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解释北京市房价上涨的真实原因,但房价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小,但其影响不容忽视。此外还简单介绍了利率变化、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开发面积、竣工面积之间的连带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2000年~2012年我国257个城市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产业结构升级呈倒"U"型的关系,房价水平较低时,房价上涨有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房价的持续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资本流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导致我国的房价一路攀升。本文通过分析境外资本的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来分析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积极应对外资流入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31个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城镇化进程体现出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根据地区层级上的分析,在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增长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可见,现阶段房地产价格显然在阻碍城乡间劳动力要素流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不断增长的房价增加了城镇化成本,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为了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必须通过土地、财政、金融等制度变革与其他市场化手段相结合,遏制房地产价格继续过快上涨,从而实现房地产市场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