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资产减值会计的本质、资产减值会计的关键制约及资产减值会计的核算原则四个方面,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建立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框架,推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等方面对资产减值准则进行了阐述,并从单项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组减值损失两方面提出了会计处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方向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全面取缔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将减少资产减值的部分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4.
比较与分析我国新旧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定以及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定。关于新旧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主要在资产减值准则适用范围、减值测试频率、资产减值转回等方面进行了差异比较。关于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在适用范围、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的转回、资产减值的披露等方面比较了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世界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先后制定了相应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资产减值行为提供规范指导.我国也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系统规范了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明确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程序,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资产减值缺乏统一规范的局面,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务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但改变了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的内容,还修改了资产减值的披露格式,即取消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只要求披露资产减值准备总额。通过对我国2001-2006年的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资产减值的披露格式和信息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减值的明细数据的信息含量显著高于资产减值总额,同时资产减值的各项明细数据的预测能力和解释能力是有差异的。研究结论表明,资产减值的披露格式的改变(即取消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降低了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7.
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规范资产减值的准则不仅仅包括《资产减值》准则,而且包括其他八个涉及资产减值问题的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虽对大多数非流动资产的减值进行了规范,但并未对所有的资产减值进行规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鉴于此,本文从资产减值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项目、计提范围、适用准则、计提方法和账务处理五个方面对所有资产的减值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8.
1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1.1资产减值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相应地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将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利润表中.  相似文献   

9.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的资产发生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实际工作中,企业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存在减值(或贬值)现象.文章对企业资产减值核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明确了资产减值规范范围,对有关减值测算时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升值、总部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及商誉减值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谷亚芹 《会计之友》2008,(16):99-101
2006年颁布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规范资产减值的准则不仅仅包括《资产减值》准则,而且包括其他八个涉及资产减值问题的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则虽对大多数非流动资产的减值进行了规范,但并未对所有的资产减值进行规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有鉴于此,本文从资产减值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项目、计提范围、适用准则、计提方法和账务处理五个方面对所有资产的减值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资产减值准备确认存在的问题以及规范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建议四个方面.对企业资产减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动机,通过对比国内外资产减值准则指出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单设了资产减值准则,但该准则并没有包含所有的资产减值内容,还有一些资产减值的内容是在其他具体准则中规范的。本文将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归纳,以期为资产减值的学习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本文讨论了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协调统一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应当允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同时把长期资产减值的结果计入资本公积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分离,且能有效消除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5.
正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因此,资产减值损失的实质即,资产负债表日,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相比较,选择降低者,将期末资产账面价值最终调整为两者中最低者。常见的资产减值类型主要有:应收款项减值、存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虽然这些不同的资产减值类型从属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但是其实质及原理均应一致,理解或解题的方式可以用较为简单的方法较好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的性质,从存货、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方面分析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和运用及应  相似文献   

18.
新准则关于资产减值新规定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考察在上市公司中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新规定对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本文以2005至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的部分公司为样本,对执行资产减值新准则后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抑制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2006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与2005年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2007年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则明显少于2005年,这说明资产减值新准则中的新规定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测试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本文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资产减值的测试程序和具体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0.
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及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新准则)。在新准则颁布之前,我国没有专门的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散见于在1999年出台的有关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准则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和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