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保军 《经济学家》2006,76(5):12-18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越来越成为反主流学派批评的重点,固守经济人假设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在许多领域无能为力的原因。行为经济学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经济人进行了全面验证,发现经济活动中的人事实上具有“有限利己”、“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的特征,我们把行为经济学的这一系列发现概括为行为经济人假设,并且认为行为经济人为经济学开拓新视野、研究新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行为金融指导下的风险投资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金融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金融学说:目前这一学说正是西方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热门领域。在简述了行为金融和风险投资的有关内容之后,分析了二者的切合点,最后介绍了行为金融理论从心理和决策角度对风险投资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冲突关系一直是科技创业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作为融资者的科技创业企业和作为投资者的风险资本之间,存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机会主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在对科技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之间的冲突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双方的冲突过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险投资制度变迁进程中的利益集团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一项重要手段,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利益集团问题是我国风险投资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制度变迁进程的瓶颈问题。该文借助西方利益集团理论,分析我国当前风险投资制度变迁进程中利益集团的整合及功能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风险投资相关利益集团的整合及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仅就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分析来看,包括有西方心理学对经济学的一般性影响和西方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流派性影响两方面。其中,前者集中表现为心理—行为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传统,后者具体表现为不同心理学流派对经济研究的差异性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模型是西方学者研究个体求职行为的理论基础之一。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西方个体求职行为的经济学模型主要包括固定样本求职模型、序列求职模型、在职求职模型。文章分别对这些求职行为的经济学模型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7.
行为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最新思潮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提出了挑战,正式承认人也有生性活泼的一面。行为经济学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研究市场上人们行为的有限性和复杂性。这一学说是西方国家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并已在多个领域指导人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支持的IPO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是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渠道之一。由于风险投资具有许多特殊之处 ,因而风险投资支持的IPO成为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风险投资支持的IPO的有关研究成果 ,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2006年国际风险投资研究特征及前沿动态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将风险投资研究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维度12个研究领域,使用Excel分析了2006年国际风险投资研究的特征,重点介绍了风险投资研究的前沿动态,给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神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不仅将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且正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领域。本文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神经经济学在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以及其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主线,对神经经济学的研究进行系统性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