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以和谐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基础支撑。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恰当的形式与途径来化解矛盾纠纷。政治文化促使个人形成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在实践中,政治文化规定人们的政治倾向,成为一种内化了的政治行为规范,影响和支配人们对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聚拢人心,形成良好的政治氖围。和谐的政治文化能维护现有的政治制度,对现行政治体系、政治变革给予各种合理性解释,使人民大众对国家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治民主等方面达到较大程度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魏玮  游跃 《发展研究》2007,(2):97-9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宗教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宗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阐述了宗教在和谐社会中的地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略论构建云南和谐社会存在问题与主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我国边疆多民族省份,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面临多样性的社会问题和复杂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更是云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云南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要直面云南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来构建云南多民族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韦素华 《经济师》2010,(3):90-91
基层财政在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艰巨。基层财政问题,对基层经济发展和基层政权稳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基层财政建设与支出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基层财政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民众对各个时期上层建筑所做出的不同判定,在不断地学习、适应与创造过程中而形成的政治活动的思想意识,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它是对我国古代客观政治现实的反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包含各种政治价值观、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政治认识、政治作风等等,这些要素基本被历代中国人民所接受认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在理论上思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两面性与现代化定位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概念,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面对资源、地区和利益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的形势下,通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通过经济、法律、政治等综合手段,调整社会发展策略,实现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模式,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其和谐理论的思想主旨是着力建设一个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和谐的社会.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尹凤英 《生产力研究》2014,(11):140-1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全面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驾护航,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依据。要想实现和谐社会良好运行,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建设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就不能实现依法治国,就无法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也无法实现国家民主,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文章就试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二者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完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的飞跃。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木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if_确i.LiY,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因素,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认同性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本质就是社会的认同性整合。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于中国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对认同性整合的实践需要;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历史向度中的展现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实现认同性整合的实践过程;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认同性整合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追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和谐社会的最经典的诠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据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科学、全面地阐释。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全面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外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雅丽 《经济师》2007,(7):28-3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的社会。传统的市场经济所暴露出来的缺陷,所产生的严重的生态问题,则要求我们尽快建立起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与配套的新的市场经济体系——生态市场经济,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云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208-20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纯漪 《江南论坛》2005,(10):37-38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推进和实现党内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等之间的和谐。当前,我国在以上几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不和谐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现阶段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建设和谐社会,要突出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为此,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和体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和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60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村的各个系统内部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不仅阻碍着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且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着全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我们须将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不和谐现象的成因,并着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推进和实现党内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 《环境经济》2006,(8):10-21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和谐,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新的执政目标,是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实践的进一步升华和创新。反腐倡廉是党执政兴国的基础性工程。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廉政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腐败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最大政治风险源。反腐倡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上一致,在实际效果上互补,在共同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是确保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