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管理创新,为自主型员工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1、重新审视管理的必要性西方组织行为学提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这四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理论,这些理论为企业管理模式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参考,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西方组织行为管理学提出的四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理论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关注点逐步向由关心“物”向重视“人”转变。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怎样认识“人性”及其本质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早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就提出关于人的“性善”和“性恶”之论。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人性学说构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建构和方法的基石。其中,最主要的人性假设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经济人假设(X理论)美国行为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usMcGregor)在总结泰勒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人性的“经济人”假设,并以此为前提形成一…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企业管理界有一个说法:中国无管理。大意是,中国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理论。其中一个例证是,在我国大专院校的管理学教案中都是西方的管理理论,而中国的管理学几乎没有。其实,中国不是没有管理理论,而是鲜有众望所归的管理理论。据我们观察,未负“众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为此,本刊与“A管理模式”的创办单位---北京光起管理模式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一个临时性的栏目“A管理模式”,目的就是加大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力度,为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提供一个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中国的学术界和管理界.对于战略管理的讨论可以说是不绝于耳。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的战略理论,如何制定适合中国本土的管理战略,一直是讨论的焦点。有学者指出.西方的战略理论其实只有“术”没有“道”.它更多的是解决短期问题而不是长期发展的工具;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管理理念中不缺“道”而乏“术”.应准确认识西方的战略理论;还有学者认为,战略困惑的源泉在于,战略并不等同战略管理,战略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是“道”与“术”的统一体,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主打中国品牌的洋VC已形成一股势力。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与背景:主体是一群“海归”,管理的基金来自海外,他们在中国很成功,但在本国却不声不响,甚至没有人知道VC还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他们具有难得的机会把握好西方投资管理的“科学”和中国市场商情的“艺术”;他们贯通中西文化,在中国企业和西方资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个体行为、制度、环境的因素,特别是人与文化的因素分析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从分析中发现,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注重个体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忽视群体的作用和协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西方的管理在注重科学的同时,努力剖析个体的行为本质,以“经济人”为基本点,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现代企业理论。本文建议在吸收西方优秀管理思想的同时,努力结合本国的管理思想和文化特性,从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论,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思想与企业文化理论概述 以人为本思想在西方社会起源于对宗教哲学“神本”思想的对抗,即把人从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尊重个人自由、独立,侧重于个体意识,宣扬个体间的竞争取向和道德心理上的罪感取向。早期的人本思想强调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爱护人。为此,对人的理解由泰勒与麦格雷戈理论代表的“经济人”过渡到梅奥、马斯洛及麦格雷戈理论代表的“社会人”。此后.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的因素在管理理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对人的管理,是对人的价值观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经营企业的主轴 曾经有理论指出,中小企业的管理靠企业家,大型企 业的管理靠体制,国际化企业的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按 照这种观点,占国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小企业的“企业 家”,似乎较少关心“企业文化”塑造的重要性,而是靠  相似文献   

9.
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和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与西方管理相较,中国的企业管理由具有十分明显的反合法型统治色彩,注重“传统”、崇尚“魅力”是中国企业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结合国情和企业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不论西方还是东方,均无好坏,是非之分。拿着西方的管理方法,告诉企业“应该怎样”的人,往往没有体会过企业家“只能这样”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管理和技术这2个轮子。在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现代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众多企业通过改进管理、创新务实,成为世界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4.
自从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在八十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就兴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研究热.虽然这种热潮因为某种原因而冷淡了一阵,但今天仍热潮“汹涌”,有关出版物不断涌现,研讨会、研讨班接连举办.然而,有识之士认识到,这股热潮仅浮泛于表面,没有触及深层次的问题.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尚没有在中国结成“正果”,企业界亦觉得它可有可无.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于没有把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与中国企业和中国文化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企业文化中国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因此,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必须也应当成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五项修炼》及所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被引人中国以来,凭借其低门槛、高境界的特点.再加上其内涵的东方哲学观,而迅速风靡整个中国企业界与学术界。如果说,90年代初诞生的另一企业管理思想“企业再造”理论。只是触动了已然成熟的大型企业,那么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则几乎成了中同所有类型企业共同的梦想!然而,“学习型组织”在中国又是尴尬的。太多的人在赞叹学习型组织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巨大价值,但却几乎没有人能够用业绩来证明这种理论上的价值;太多的企业在执着地谈论学习型组织.却鲜有企业能够真正执着地将其表现为行动,更不用说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很多所谓的“学习型组织”都是走形式!是拿企业的行为往“学习型组织”去靠.只为做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16.
车玉荣 《活力》2010,(8):29-29
国外经济学家认为.西方工业化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和自身特点,从中有所借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现代信息社会,信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已经打破了西方经典经济学“四要素”的结构,成为第五个要素:即劳动力、原料、资本、土地和信息。遵循这个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经营理论,所谓成功就是指通过这些要素变量的最优组合,使得股东的财富最大化。所以,企业管理不再是对人、财、物的某一单方面的强化管理,而是发展到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全面综合管理。这些资源利用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表现。目前,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下来的企业和企业家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迅速有  相似文献   

18.
西方企业的软管理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企业的软管理趋势□叶文涛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管理的新动向是强调管理哲学、公司文化,即从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那种“见物不见人”、“以物为中心”的单纯技术与纯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转向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式;从过分注重...  相似文献   

19.
布道者曾伟     
曾伟先生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中国式泰勒”的境界,他已经把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融合在了一起。我由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领域,我们将有机会见证“欧博管理流派”的崛起。——魏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绩效管理理论及绩效方法绝大多数来自西方的研究,而中国属于东方国家,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与西方的民族信仰和思维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探索与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绩效管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中国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文化兴国、文化强企,西方强调“术”,而东方强调“道”,以道御术,以术辅道,道是术之本,术是道之末。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赋能绩效管理的土壤为出发点,以构建自主经营单元为主体,以绩效管理工具KPI、OKR、平衡记分卡为提升组织绩效的手段,深入探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1+N”的文化赋能绩效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