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试论在分业经营原则下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去年底,美国通过了新的金融服务法,在法律上重新确立金融混业监管和混业经营的模式,从而宣告延续了近70年的分业时代正式结束。在这种背景下,关于金融业是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还是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的问题,最近引起了我国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由于这是关系到我国整个金融市场发展全局的现实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本文拟对分业经营条件下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欧美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主要原因  从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历史来看,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有深刻的原因。1.向…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与中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中美已就中国加入WTO正式签署了协议,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金融业必然面对开放,而目前我国金融业总体上仍实行分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保险、信托和证券等金融企业在人民银行、临监会和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各自从珞法定业务范围内的经营,除规定的一定限度的交叉经营外,法律上禁止金融企业的混业经营。加入WTO之的一,中国面对着外资银行大规模的“入侵”,人们对中国银行业是否有能力与国际银行业进行竞争极为关注,国内一些学者就中国分业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选择,以及分业体制下所面临的问题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工作,同时对中国由分业走向混业的时间选择、模式安排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金融创新在一个国家由分业走向混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金融创新的角开出发,分析了金融创新在美国金融业经营体制演变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结合中国金融创新现状,探讨中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发展思路,并认为中国是否进行混业经营应该由市场进行选择,目前,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的市场环境,刺激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经营制度向混业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三法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媒体或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中国金融业将实行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尽管修改后的《商行法》没有对该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却为金融混业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而这一变化将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混业经营已成为金融业的一种发展趋向。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环境下,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双重压力使得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变得不可避免。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重要时期,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对我国金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混业经营一直是西方金融业的大趋势,而中国金融业则实行分业经营.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着手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条例,结合新近完成的<商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的修订,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管理当局正逐渐放松管制,中国的金融混业正渐行渐进.金融控股公司以其所独有的特质,成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江洪 《金融纵横》2004,(5):54-56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经营业务的范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坚持的分业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内金融业将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的竞争。几乎是单一资本、单一业务范围的中国金融业,将如何应对这些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经验丰富的外来“金融航母”呢?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在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混业经营是否现实?这正是目前在分业和混业问题上所争论的焦点。面对这种两难的形势,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无疑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而通过组建金融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一度成为各国金融立法模式和世界金融分业制度的鼻祖《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揭开了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此之前,以德国等为代表的全能型银行业早已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当今国际金融行业的主流是混业经营,而国内依然实行分业经营。面对国际化金融的竞争压力以及金融创新的要求,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国内金融行业也部分地进行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金融经营模式的变迁历程、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及混业经营的模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混业经营在具有天然优势的同时,其风险更趋复杂,风险易于传递和扩散,风险叠加与累积等因素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性,并对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提出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国金融业也应当采取措施实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WTO,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混业经营: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金融业分业混业的问题上,国际金融业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混业全能型,二是分业型.从世界金融制度发展史看,绝大部分国家金融业最初的金融自然发展状态都是一种混业状态,此后走上了一条"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发展道路.目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潮流,中国金融业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我国向混业经营的平稳过度.  相似文献   

12.
姚庆喜 《武汉金融》2007,(7):12-14,25
由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相对落后,我国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方式。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内金融业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混业经营也必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此背景下中国未来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建立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入世承诺,到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几乎是单一资本、单一业务范围的中国金融业,将如何应对这些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经验丰富的外来“金融航母”呢?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在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混业经营是否现实?这正是目前在分业和混业问题上所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金融管理史上在进入到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生了两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个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另一个是限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法律在众多国家被先后废止。自193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金融分业管制以来,在金融业内部有关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正面临着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中国金融界要求重新实行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出现向混业经营转变的端倪,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内金融业将直接以混业经营为背景的国外金融业的竞争,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在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混业经营是否现实?这正是目前在分业和混业问题上所争论的焦点。而对这种两难的形势,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无疑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而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业与证券业合作模型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金融业如实行综合化经营,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到以前的混业经营,而是需要具备金融主体产权明晰、自律能力强、金融法制完善和金融监管有力等一系列前提条件,以免重蹈过去混业经营方式曾经给国民经济带来较大风险的覆辙。  相似文献   

18.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模式,但笔者认为,随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中国金融业必然逐步向混业经营迈进.本文主要从西方金融业发展的历程、我国实行混业制的必要性、条件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金融业是混业经营的,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混业经营逐渐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1985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金融法律,确立了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基础。不过随着近几年国际金融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为了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和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政府开始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出现了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金融行业的主流是混业经营,而国内依然实行分业经营。面对国际化金融的竞争压力以及金融创新的要求,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国内金融行业也部分地进行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具有天然的优势,其风险更趋复杂,风险易于传递和扩散,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性。本文对国内外金融经营模式的变迁历程、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及混业经营的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