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创新机制是海尔永葆活力的关键。海尔鼓励员工创造价值,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人单酬"是海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创新管理工具,对海尔绩效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对海尔"人单酬"激励的背景、主要内容、创新点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海尔集团SBU为例,探讨了SBU构建中的制度框架、人单合一的流程再造、T预算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及以"挣工资"作为激励考评员工业绩为核心的海尔SBU制度体系,揭示了海尔在全员SBU理念创新、首创"SST"机制、并突破现行责任会计的局限和提高产品及部门协同性,统筹集团内部资源等几个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对推进我国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控制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淑艳 《商》2014,(4):61-61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薪酬是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紧密关联的管理要素。煤炭企业酬薪管理要求酬薪要与员工的能力、员工的业绩和贡献成效相结合,要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决策和企业文化,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和内外部的联系,把福利作为对薪酬的另外补充,给予员工足够的重视。为了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加强对酬薪管理方面的管理,促进和谐体系的形成,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如何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4.
物流企业要在市场竞争力求生存,就必须不断进行服务创新,而知识型员工则是这些创新成果的主导者。本文通过分析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模式和知识型员工对服务创新的影响,从激励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当前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人员招聘欠规范,员工培训流于形式、激励手段过于单一,激励效果不明显、缺乏专业性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偏低等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是改变方法,优化流程,创新企业招聘模式,二是转变观念,科学设计,创新薪酬模式,三是重视员工需求,丰富员工阅历,创新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企业大多以创新为本,技术与人才是其核心竞争力,资本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再那么重要。怎样留住人才,激励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是知识型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知识型企业的员工激励模式,探寻员工激励之道。  相似文献   

7.
管理是最主要的生产力,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包括管理观念的创新、管理组织的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等方面。激励机制的创新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在运用激励机制时,应注意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要考虑员工的实际需要,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必须先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情况,根据不同需求尽可能给以相应的激励,激励在时间上要有意外性。同时,企业还要重视员工的自我激励,从而培养出他们对工作和企业真正的责任感,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及激励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型员工作为追求自主性、个体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对企业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分析,从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方面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9.
如何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是当今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共同的关注点,对于多从事高科技业务的创业板企业更是如此。文章以2011-2018年我国创业板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创业板企业中,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比高管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核心员工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进一步研究发现,核心员工股票期权激励比限制性股票激励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以提高企业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为推动股权激励制度完善及股权激励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激励创新已成为检验知识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志。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隐性知识,将成为组织创新的关键,只有对知识创新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才能增强企业的应变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海尔堪称是最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这不仅在于许多中国企业还在忙于招商引资的时候,海尔的企业版图已扩展到了美国,而且还在于海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海尔的企业文化是相当国际化的。比如,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从日本学来的,看板方式也是从日本学的,激励员工士气的工资制度是从美国学的。但这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是可被快速复制和传播的公共资源。仅仅靠这些是无法造就一个企业的 DNA 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知识和信息、实施能力、企业"气质"。一方面,知识和信息固然重要,但容易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2001,(9)
海尔堪称是最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这不仅在于许多中国企业还在忙于招商引资的时候,海尔的企业版图已扩展到了美国,而且还在于海尔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海尔的企业文化是相当国际化的。比如,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从日本学来的,看板方式也是从日本学的,激励员工士气的工资制度是从美国学的。但这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是可被快速复制和传播的公共资源。仅仅靠这些是无法造就一个企业的 DNA 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可分为三个层面:知识和信息、实施能力、企业"气质"。一方面,知识和信息固然重要,但容易  相似文献   

13.
陈效东 《财贸经济》2017,(12):127-144
如何优化人力资本激励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关注2006-2015年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通过对比核心员工持股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试图回答这两种激励机制谁才是企业创新激励效应的主体.研究发现:核心员工持股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核心员工持股的创新激励效应显著高于高管人员的股权激励;相较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核心员工持股通过缩小核心员工与高管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降低了高管人员与核心员工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寻找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也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广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孟莉明 《现代商业》2011,(9):126-12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这些员工具有非知识型员工没有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因此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本文从知识型员工自身具有的特点入手,将目前企业在对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上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对企业完善知识型员工激励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力量,能否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本文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顾客价值管理理论,提出调整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以顾客价值作为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叶莉莉 《商》2014,(36):33-33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保持创新优势的关键因素是如何充分利用知识员工的知识资本。知识管理成为组织发挥员工知识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传统激励对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阻碍,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使用面向知识共享的员工激励方式,对企业运用具体的激励方式以促进员工参与知识共享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激励作为一种引导方式,促使员工积极地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激励模式的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企业未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兴衰。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激励模式的完善才是企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力企业中实施企业员工激励模式的重大战略意义,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员工激励模式方面的发展形势,并就目前境况提出了关于电力企业激励模式的几点可行性建议,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励的市场竞争。上市公司企业高管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原来的企业薪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需求。在现代的企业发展中,对上市公司高管酬薪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更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业地产企业经历了扩张的黄金时期,迎来了转型的关口,人才成为了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简单的物质激励已无法满足人才激励的需求,如何进行精神激励成为了企业关注和创新的重点。以激励理论为基础,借鉴万桥公司的人才激励机制,即薪资激励——利益共同体;物质与股权激励——事业共同体;愿景激励——命运共同体,得出人才激励机制创新启示:有效的人才激励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员工需充分理解自身在企业中的发展潜能。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仅是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更是凝聚人心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20.
知识员工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世纪,作为知识和信息载体的知识员工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成功的关键,如何对知识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和管理成为企业的重点。本文分析了知识员工的五个主要特征,并据此从薪酬、职业生涯、工作本身三个方面提出了激励知识员工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