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在个人信息特别是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定,相关保护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银行法为切入点,对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保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我国信用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信用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产品较为同质、信用卡的"活卡率"普遍较低、发卡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信用卡持卡人安全用卡意识匮乏、信用卡的风险事故时常出现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加大监管力度、加快信用卡的功能创新、强化针对性的营销、加强风险管理等促进信用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如何选择信用卡是一个既容易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驱动因素,特别是近年来信用卡的时尚化也使得持卡人有了更多非理性冲动.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办卡动因皆有其个性化特征.建议持卡人将工资账户所在银行或按揭贷款办理银行作为信用卡选择的首要因素.选择代发工资或按揭贷款银行的信用卡,有助于持卡人对个人收支进行全局性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信用卡相关知识(一)信用卡信用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银行卡。(二)信用卡开卡途径1: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按语音提示进行操作,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等相关个人信息。途径2:在银行网点办理,需要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业信息和大数据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个人金融信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凸显,少数市场主体在经济利益驱使下采取不正当方式获取并使用他人金融信息,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不足,对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不足1.基础立法缺失目前我国适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民事法律主要是《民法通则》以及《刑法修正案(七)》中  相似文献   

6.
银行卡伪卡犯罪一直困扰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东南亚国家金融IC卡的普及,中国大陆成为伪卡集团实施犯罪的重点区域,由此带来的持卡人与发卡银行之间的民事诉讼纠纷案件逐步增多。本文结合海南省2010年以来审结的银行卡民事案件特点,分析其增多原因,并在立法、金融IC卡推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及有关调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4年初,韩国发生了迄今为止金融行业最大规模的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事件,涉及受害人数占韩国持卡人数的70%以上,韩国政府为此出台了史上最为严格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案,以此打击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事件.本文以此为鉴,反思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银行卡领域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一)从发卡银行角度分析。一是发卡银行风险提示不足。二是持卡人个人金融信息遭泄露。三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严。个别工作人员丧失职业道德,故意向第三方泄露自身掌握的客户个人金融信息,谋取非法利益。四是银行的业务流程、服务设施本身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五是发卡行防伪技术仍有漏洞。(二)从金融消费者角度分析。一是金融专业知识欠缺。持卡人自我维护权益能力不强,对维权途径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保护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重要性及具体制度路径已经为全社会所关注.本文从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日常业务过程中对个人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在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研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信用支付工具,记录持卡人账户相关信息,具备银行授信额度和透支功能,并为持卡人提供相关银行服务的各类介质。虚拟信用卡则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相互融合,从而催生出的跨界移动互联网金融“信用支付”产品,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据申请人的交易记录、交易信用等信息,对申请人进行授信,信用额度可用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支付,无须实体卡的支持,实现“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用卡》2014,(6):95-95
5月6日,银联国际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在北京签订了2014年度全面业务合作协议,约定持续深化合作,创新用卡服务,为银联卡持卡人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支付体验。当天,双方还共同宣布银联境外用卡奖励系统上线,中青旅成为首家接入的旅行社。双方将通过境外用卡奖励系统为银联卡持卡人参与刷卡回馈活动提供便捷的兑奖服务。持卡人用银联借记卡或信用卡,进行符合兑奖条件的刷卡消费后,登录银联国际官网持卡人服务栏目或中青旅官网,便可通过该系统申请兑奖,这标志着银联国际用卡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该体系将陆续接入更多旅行社、航空公司、银行等,为其使用银联卡的用户提供兑奖及相关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发展的深化,金融行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明显。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方面——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金融信息与金融隐私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信息的范围决定了个人信息权利的界限。个人金融信息在金融体系中流动的方向塑造了不同的法律关系。当前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尚不完善,个人信息权利受侵犯现象较为突出。域外发达国家关于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实践做法,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启示。构建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体系,必须从完善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许多基民可能认为基金卡是自己平时用来购买基金的卡,其实不然。作为国内首张可自动申赎货币基金、可用货币基金自动偿还贷记卡欠款的信用卡,工银货币基金卡的目的是帮助客户"用自己的钱理财,用银行的钱消费"。什么是货币基金卡工银货币基金信用卡(以下简称基金卡)是工行和工银瑞信基金合作推出的国内首张可自动申赎货币基金、可用货币基金自动偿还贷记卡欠款的银联品牌牡丹个人准贷记卡。工银基金卡具有标准的准贷记卡金融功能,牡丹准贷记卡是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支付后还款、存款有息的信用卡,可以在境内及具有银联标识的境外受理点使用,以人民币结算,具有信用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信用卡能在全球流行,无外乎它使用方便、安全,而且通用性高,国内外使用畅通无阻。然而,随着金融犯罪的抬头,持卡人对信用卡的使用,尤其是对网络支付产生了担忧。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副总裁王克强表示,警惕是必要的,及时与持卡人分享安全用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信用卡市场是先有收单业务、后有发卡业务。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内指定专门的银行为境外持卡人到中国境内用卡(仅限柜面的人民币取现)提供用卡环境(中国银行最早作为东亚银行的收单代理行)。这一过程因需要与境外的发卡银行进行资金(美元等外币)清算,同时须按照货币转换费率等国际间清算制度进行清算收付,所以受理网点仅限当时的外汇专营银行——中国银行。1983年,中国银行正式与有关的特约商户签约,开始直接受理境外持卡人在中国境内特约商户的消费并提供资金清算,由此拉开了中国银行业自主收单业务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对于保障个人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改进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维护地区金融稳定都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信用卡却侵犯了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知情权、选择权、财产权,增加了金融消费者负担与损失风险。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利用信用卡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委托独立机构进行信用卡服务收费项目成本核算、制定合理应对办法、开辟“信用记录异议处理”特殊通道、规范银行严格履行费用告知义务、推行强制失卡保障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信用卡资料外泄看我国信用卡账单外包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美国某信用卡服务商遭受黑客攻击,造成近4000万持卡人个人信息泄漏。这一事件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了国内。国内一些银行反应迅速,立即将该行在国外使用过的数千张信用卡进行换卡处理,防止因信息泄漏造成持卡人蒙受进一步的资金损失。此次信用卡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一、信用卡的主要风险类型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持卡人的经济状况改变或社会发生变化造成的持卡人不能按期还款的风险。欺诈风险。包括蓄意欺诈、冒用他人信用卡风险和伪造涂改进行作案、伪造他人资料申请信用卡,骗取银行资金造成的风险。个人风险。信用卡持有人安全用卡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用卡需求,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多种人性化服务,主动为信用状况良好的持卡人调高信用额度就是其中之一。银行主动调整持卡人信用额度为持卡人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银行主动调整持卡人信用额度的法律风险,探讨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信用卡引发不良信用记录的成因 (一)银行机构片面追求发卡任务增加了无效发卡和信用卡潜在的不良率,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银行机构将信用卡的发行量作为员工奖罚的依据,致使员工只追求发卡数量,不注重发卡质量. (二)持卡人信用意识不强.据调查,部分持卡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缺乏保护意识,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外借,致使不法分子利用其身份证件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取现,从而降低个人的信用度.还有部分持卡人在办理信用卡之后甚少使用甚至丢弃一边,对产生的年费不能及时偿还;或者在使用之后,由于个人工作、生活繁忙未能及时偿还所欠的金额,等真正发现问题时,个人信用已经产生了不良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