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对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收入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表明管理层的薪酬收入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没有相关关系解决当前年薪制的无效性应从选聘经理的组织制度入手,而不是从调整经理的收入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2.
依据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委托代理等基本理论,以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管理层发起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利用OLS回归模型检验并购频率是否会影响管理层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水平,并利用非参检验方法进一步检验并购频率与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经验研究发现,有着过度自信管理层的上市公司的并购频率与管理层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表明过度自信管理层更可能是出于谋取个人私利动机而发起高频率的并购活动,而频繁并购后上市公司绩效却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3年至2009年A股市场381家中小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我们发现,债务约束与中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总体上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性的方向与控股人性质密切相关。我们还发现,两职合一、国有控股、股权集中度等与企业绩效是正相关的,独立董事的引入可能会降低中小上市公司的绩效。另外,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都是有效的,同时应当缩小管理层内部的薪酬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现状出发,发现高管薪酬每年都会持续稳定的增加,我国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脱节且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悬殊,管理层自定薪酬现象普遍存在。最后进行完善高管薪酬机制的对策研究,为我国建立高管人员薪酬机制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股东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促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又往往以企业实现的绩效为依据,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会计盈余有很大的影响。于是,高层管理人员可能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影响会计盈余,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利用企业最新薪酬制度及在新财务制度,分析企业高管层激励如何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存在股权激励程度较低而薪酬激励程度较高的现象.通过采用2004年至2009年612家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就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对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管理层薪酬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呈正U型关系,但管理层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内生关系较弱,调整成本是影响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管理层异质性作为概念基础,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决定效率和激励效率实施了联合检验.研究表明,董事与高管之间的"合谋"使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更多地满足了董事与高管的个人偏好而不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董事与高管以超额薪酬方式共同分享"企业租金"的行为导致管理层薪酬契约偏离了最优契约标准.此外,董事与高管"合谋"对管理层薪...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自动”改善经营绩效的市场机制,公司经理通过发行股票可以支配更多的钱而无需承担任何固定的偿还义务,而当前公共监管权力配置不足以防止经理人员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致使我国上市公司陷入一个“融资-低效投资-再融资”的制度性怪圈。市场监管者有必要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公司经理的行为。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基于公司经营绩效的高层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与禁入惩罚制度可以部分地替代接管市场与经理人员市场对经理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了“按绩效付酬”的经理薪酬方案虽然是一个好设想,但是它在实施时涉及许多复杂问题,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获得成功。最近多个学科的研究表明,成功实施“按绩效付酬”的经理薪酬方案主要应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第一,采用恰当的绩效标准和方法去衡量企业管理者的努力成果;第二,将经理薪酬计划建立在公平分配的基础上;第三,健全经理薪酬决策制度。  相似文献   

10.
作为薪酬制度的经理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它将期权长期激励与工资、福利、津贴等短期激励相结合,以使经理人员利益与股东、企业利益相一致。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经理股票期权是必要而可行的,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障碍。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推进我国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