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从1975年第一个协议到2010年的巴塞尔协议Ⅲ,巴塞尔协议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先后共有6个协议:《对外银行机构监督的原则》、《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包括市场风险后的资本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Ⅲ》。对巴塞尔协议演变历程的梳理,有助于教学的使用与学者的学习,更有助于为银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促进国际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颁布了《巴塞尔协议Ⅲ》,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因为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促进全球金融机构健康稳定地发展。现研究《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改革内容包括最低资本要求、资本留存缓冲比例、逆周期缓冲的资本要求和流动性监管指标,以及探索其在银行业的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出针对《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实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薇 《商》2012,(17):105-106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在对金融实体经济造成重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金融监管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此次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正是巴塞尔委员会在总结了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后出台的银行监管领域最重要的改革方案之一,它将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着重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最后提出《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从1975年第一个协议到2010年的巴塞尔协议III,巴塞尔协议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先后共有6个协议:《对外银行机构监督的原则》、《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包括市场风险后的资本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I》。对巴塞尔协议演变历程的梳理,有助于教学的使用与学者的学习,更有助于为银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促进国际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芬芬 《商》2013,(6):133-133
巴塞尔协议Ⅲ进一步丰富了资本监管的范围和内涵,将杠杆率作为新资本协议资本框架的补充,并首次建立了流动性监管的两个国际量化标准。本文通过中国银行业践行巴塞尔Ⅲ的举措,探讨研究了一些指标监管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沙  伍芹 《商业时代》2005,(23):52-53
定于2006年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对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大有其可供借鉴之处。本文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在新巴塞尔协议的银行风险监管框架的基础上,对加强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和防范风险提出了几点对策。通过银行操作与银行监管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新巴塞尔协议中对银行监管的精神给予更加具体、形象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孙玥 《现代商业》2012,(6):86-87
2011年12月银监会称将推迟实施我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而原定实施时间是2012年1月1日。本文将我国新监管标准与巴塞尔协议Ⅲ作对比,结合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分析,指出虽然单从“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看,监管改革短期内对我国银行影响有限,但如果考虑多项指标的叠加效果,我国银行业恐面临多重压力,因此推迟实施新监管标准是现实之举。  相似文献   

9.
曹云峰 《商》2013,(17):188-189
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是与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资本充足率是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已成为各国最重要的银行监管手段之一。本文先介绍银行监管,然后从巴塞尔协议演进看国际银行业监管核心思想。最后展开分析一下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监管。  相似文献   

10.
在对银行业风险监管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或者原则中,巴塞尔协议监管要求最权威,最具有国际性。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创新的带来的各种金融产品多样化,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多,由此对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也要随之变化以保证全球银行业的稳健经营。该文主要描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形成及其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银行业在世界各国金融业中都占据主体地位,银行业安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对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出台的背景和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新理念以及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杠杆率机制、不良贷款拨备率动态监管机制等应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20日全球银行业监管者达成<巴塞尔协议Ⅲ>,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本文从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存在的缺陷出发,结合<巴塞尔协议Ⅲ>的改进,探讨其对推进和加快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压力测试是监管机构评估监管资本的重要手段。巴塞尔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对商业银行开展压力测试提出了相关规定。通过对国内外宏观压力测试下的银行系统风险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4.
潘蕊 《商业科技》2014,(31):145-145
目前商业银行是以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巴塞尔协议)作为银行风险管理原则,把新巴塞尔协议理念中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运用到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本文试图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做出简述,并对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和中国银监会印发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的出台,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受此影响,当一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迭标时,可以约束盲目信贷扩张,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之一,调控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水平;当大部分银行都达到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时,资本约束效应将明显弱化,其他政策工具将是调控信贷的主要手段;而大部分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会选择“分母”对策,调整其资产组合。监管部门应我国银行业现状出发,以平滑信贷供给的过度波动为目标,逆风向调整资本充足率,以满足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商》2015,(8)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上愈加重视对银行业的规范和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巴塞尔协议Ⅲ》就应运而生。本文将在《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下,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的系统性论述,针对我国银行业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江芸 《现代商贸工业》2011,(24):124-125
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响应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我国银行的资本管理必须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在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积极促进自身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此外,在业务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提高风险定价能力,由"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拉美的债务危机对西方银行产生了巨大冲击,促使银行监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以资产大小为实力象征的观念受到挑战,《巴塞尔协议》应运而生。本文对比了新旧巴塞尔协议的差异并分析了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琳 《北方经贸》2004,(10):75-76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对国际商业银行业监管方向和趋势 ,与 1988年巴塞尔协议相比 ,新协议内容更广泛 ,更复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最低资本要求、资本充足性监管和市场约束。本文仅就新巴塞尔协议最低资本要求问题分析我国国有银行业的不足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从而确保我国 2 0 0 7年顺利实施新巴塞尔协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委员会意识到银行监管标准方面存在的机制问题,于2010年12月正式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确立了全球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新标准。在此基础上,我国监管当局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新资本管理办法》),新办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通过介绍《新资本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及其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的一些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