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季新革  周海燕 《经济师》2010,(3):221-222
探索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技能操作人员队伍素质、促进企业持续有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中原油田为例,从岗位激励、薪酬激励、培训激励、荣誉激励四个方面,论述了油田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的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王志国  万留法 《经济师》2009,(2):191-192
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化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技能操作人员队伍素质、促进企业持续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原油田采油四厂为例,从岗位激励、培训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四个方面,论述了油田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的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熟练掌握先进技术、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强劲,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技能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才不仅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同时也包括大量的技能人才。技术工人肩负着将科技优势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积极推动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杭钢集团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完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一体化机制。截至2011年底,公司高技能人才人数占技能鉴定总人数的24.9%,员工职业资格持证率由2004年的不到40%,提升到98.2%,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实践者,而社会劳动者普遍素质较低,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基层工会组织要增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迫性,系统分析高技能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比例失衡的现状和结构,积极寻找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科学预测社会需求,科学制定培训和使用计划,深化体制改革,鼓励创新和发展,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炳哲  刘涧 《经济论坛》2009,(16):102-103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全球金融风暴,对企业来说是个考验,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练好内功,迅速实现升级,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本文在指出当前企业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同时,重点为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汝艳 《经济师》2012,(7):206-207
随着国家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拔尖技能人才的培养。文章以油田企业为例,探讨了企业在建立拔尖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拔尖技能人才考评与管理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市场经济就是知识型、高技能人才的竞争。如何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快速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企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必须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原油田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近几年来进行了大胆探索,形成了一套培训培养模式,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下,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统筹分析、系统调研,客观真实的对目前龙钢公司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和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及所面临的挑战,从人才管理机制入手,通过人才培养、建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抓好人才队伍培训等方面,研究探讨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陈斯毅 《广东经济》2010,(10):48-49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丁,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技能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把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列入国家人才发展规划重大工程,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先进技术、工艺和操作技法的关键:是决定产品质量和研发效率的关键:也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是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能否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河北省"两高"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营造重视人才的社会氛围、调整人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激励等进一步加强"两高"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婷 《经济师》2024,(2):140-143+146
分析山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情况,总结近年来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推动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措施。重点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培养布局、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推进教育融通、打造聚才氛围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周红 《大陆桥视野》2014,(22):70-70
供电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是电力企业劳动力生产水平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培养一支强大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电力人才队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后发展地区的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首要进行考虑的问题。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企业,注重校企结合,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高技能人才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内陆一些后发展地区,高技能人才也显得尤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迅猛的发展态势,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是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创新人才的摇篮,是促进现代服务业人才脱颖而出的阵地,是使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步入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的重要场所。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学生、企业和行业搭建联系的桥梁,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在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模式转换、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等方面。逐步形成符合不同专业特点,适应对应行业要求,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11-2015年是工程局制定的并努力要实现的第二个《发展战略五年规划》战略目标,是促进了企业整体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机遇期和重要发展期,"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与战略资源。为此企业必须努力建设一支以高技能、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服务。通过分析当前的环境和要求,寻找并改变自身的劣势,认识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制订了《人才建设五年规划》。此规划是工程局"二五"规划的子规划,也就是工程局人才建设的纲领。  相似文献   

18.
企业稳定营销人才队伍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琼 《经济师》2005,(9):186-187
企业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营销人才作后盾,但是当今企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稳定性方面成为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企业营销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稳定企业营销人才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技能人才是推进技术创新、精益制造的核心骨干,是竞争力提升、持续性变革、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视角,从创新人才管理理念、编制培养规划、搭建职业生涯通道与发展平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从加强企业组织领导、实施有效监控、强化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外贸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外经贸行业需求的是高素质、高知识、高技能型的外贸人才。加强高技能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欠发达地区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意义重大。对衢州市高技能外贸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加快衢州市高技能外贸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