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友孝  姚毅凯 《特区经济》2014,(12):117-119
城市轨道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丰富人们的出行选择,还能极大促地进沿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以广州地铁13号线为例,通过构建半对数Hedonic模型,选取建筑、区位、邻里特征三大类共12个变量纳入模型,实证分析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物业费对住宅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住宅距广州市中心距离是影响住宅价格的首要区位因素;地铁修建会给沿线1000m范围住宅带来价格增值,在0-1000m内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200-400m内,增值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特征价格理论,建立广州地铁3号线建设前后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分析的特征价格模型,并利用沿线住宅房产的交易数据,分别研究了该线对沿线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广州地铁3号线对沿线住宅的影响范围为1000米,沿线住宅价格每年的上涨幅度为10.8%.  相似文献   

3.
姜毅 《天津经济》2013,(7):13-16,32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将为天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必要的定量参考,同时也为住宅开发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然后通过分析,选择特征价格模型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沿线住宅价格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天津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特征价格函数。天津地铁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在时间上是超前的,在地铁开始建设或宣布建设时沿线住宅价格就会上升;地铁的影响在最初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较大,效益的外溢幅度较大,然后随时间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4.
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使用传统特征价格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比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合肥市1号线对周边住宅的价格具有显著的增值作用,且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显著。空间滞后模型显示住宅与轨道交通站间距离每增加1 km,住宅价格下降6.09%,低于传统模型的8.6%。这说明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会使学者们高估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增值作用,即加入空间效应影响后的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5.
王冬辉  郭祖军 《特区经济》2006,(12):354-355
结合住宅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借鉴已有的关于Hedonic模型的理论方法和研究经验,对深圳普运商品住宅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构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Hedonic价格模型,揭示了深圳市场上住宅的各物理属性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享乐(Hedonic)分析是指基于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各方面属性给予消费者的满足这一效用论而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文章通过对西安市住宅市场的分析,提出影响房地产价格若干主要因素假设,构建了西安住房价格的Hedonic模型,并以"西安搜房网"及"西安房地产网"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给出影响西安市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以及西安住宅的Hedonic价格模型.文章对房地产企业的定价以及消费者投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铁增值作用相关研究通常假设不同地铁站周围具有相同的增值作用规律,但实际不然。本文以深圳地铁为试验对象,提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构建局部特征价格模型,揭示了地铁增值作用的空间异质性,实现了地铁增值作用空间变化的定量分析,提高了地铁增值作用的量化评估质量。这为地铁沿线房地产价格评估、地铁联合建设方案编制乃至地铁增值收益分享机制构建等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未来在城市大数据的支撑下,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局部特征价格模型可辅助人们深入开展地铁增值作用空间异质性的内在机理研究,对于城市地铁的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享乐(Hedonic)分析是指基于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各方面属性给予消费者的满足这一效用论而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文章通过对西安市住宅市场的分析,提出影响房地产价格若干主要因素假设,构建了西安住房价格的Hedonic模型,并以"西安搜房网"及"西安房地产网"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给出影响西安市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以及西安住宅的Hedonic价格模型。文章对房地产企业的定价以及消费者投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素贞  李雯雯 《科技和产业》2021,21(12):278-283
以上海市地铁网络为监测对象,收集了2017年1月到2021年1月136景Sentinel-1影像,应用PS-InSAR技术获取了地铁沿线两侧各100 m范围内的形变分布情况,并将InSAR监测结果与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地铁沿线水准测量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表明:InSAR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垂直方向上InSAR测量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3.73 mm/a;根据InSAR监测结果,监测期间地铁沿线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分布在-41.84~10.61 mm/a,92.61%的监测点形变速率介于-5~5 mm/a,可认为监测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对11号线(迪士尼—嘉定北)、13号线形变速率开展纵断面分析,分析表明利用InSAR技术有利于快速聚焦形变异常区域,全面、及时地掌握地铁沿线沉降变化情况,对精细化监测地铁沿线变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日,杭州地铁1号线自动扶梯产品招标结果公布,西子奥的斯公司在众多电梯厂商中脱颖而出,成为杭州地铁1号线264台自动扶梯产品指定供应商。这是西子奥的斯继中标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上海地铁2号线、11  相似文献   

11.
近日,杭州地铁1号线自。动扶梯产品招标结果公’布,西子奥的斯公司在众多电梯厂商中脱颖而出,成为杭州地铁1号线264台自动扶梯产品指定供应商。这是西子奥的斯继中标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上海地铁2号线、11号线,北京新南站和首都机场T3航站楼后,拿到的又一个大型公共项目。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客流量在数量、空间分布、出行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在商业空间方面,轨道交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因素、空间因素、竞争因素等方面;文章对2006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房地产价格进行了实际调查,通过分析车站周边楼盘价格与楼盘距车站距离的关系,得出1号线部分车站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实际影响范围,并得到相关推论.  相似文献   

13.
速递     
《上海国资》2011,(10):9-9
上海地铁十号线发生追尾事故 2011年9月27日14时10分,上海地铁10号线新天地站发生设备故障,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采用电话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期间,14时51分列车在豫园至老西门下行区间两列车不慎发生追尾。  相似文献   

14.
程睿 《特区经济》2013,(11):233-234
Hedonic模型是站在产品具有异质性的角度来分析和评估产品价格,有别于传统经济学分析同质化产品的思想。在欧美国家,Hedonic模型的应用及其方法已经趋于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官方机构的评估体系;而在中国,Hedonic模型的应用仍然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文章对Hedonic模型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总结了目前Hedonic模型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为对该模型应用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4,(9):56-61
人民广场威海路:上海心脏结合拆除所谓八层楼、电信大楼的外立面改建西藏中路西侧地下步行街的进一步伸展到淮海中路和黄陂路沿线13号线、金陵西路沿线14号线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延伸地下步行商业体系,建设武胜路地下公交枢纽,整顿和补强广场变电站及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12月1日上午9:00,随着第一列电客车缓缓驶入正线区间,东北地区首条跨海地铁——大连地铁5号线工程正式启动不少于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作为贯通大连核心区南北的骨干线路,5号线建成运营后与地铁1、2、3、4、6、13号线无缝换乘,将使沿线风景区、高密度住宅区、繁华商业区、交通枢纽联系更为紧密,大幅拉近“一湾两翼”的时空距离。  相似文献   

17.
20年后再出发,上海地铁正从大规模建设转向建设、运营管理并重,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发展要求。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试运行。这是上海第一条地铁,虽然只有锦江乐园到徐家汇5个站点,6.6公里长,却让上海地铁“高速”驶往未来。  相似文献   

18.
冯新 《沪港经济》2005,(8):20-22
5月初,长宁区在中山公园周边区域举办的招商会非常热闹,上海和外地不少客商都赶来洽谈。“也许,这里就是下一个徐家汇。”目前,中山公园商圈的建设工作确在全速推进,上海西区商圈龙头格局已定。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齐晓斋副主任告诉记者,上海的商业布局,将从原来的条状、块状向点状分布发展。据介绍,上海传统的商业布局主要是条状,分布在几条主要的商业街,最具代表性的是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四川路。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通。徐家汇、人民广场、陕西南路等商圈越来越热闹,商业布局开始向块状发展。而近年来,地铁2号线、5号线、轻轨3号线的开通和成熟,使得上海商圈呈现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铁11号线北段延伸工程(安亭站至花桥站)的开通,连接了上海市区和昆山花侨,为两地的旅游等方面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基于对昆山及上海居民,交通,娱乐和生活方式的实地调研,通过问卷发放,采访等方式,初步解析11号线开通以来,对沪昆两地居民休闲旅游造成的影响,并得出两地旅游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南京市地铁1号线车库段上部待建住宅楼进行研究,探讨地铁上盖建筑受地铁出入库振动的影响。通过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预测不同工况下待建建筑的振动响应以及室内振动加速度限值范围。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底部加速度法将所测轨道、混凝土柱的振动输入计算模型中,可以获得待建建筑三向位移变化,并进行结构易损部位及预警分析,判断建筑安全性。通过模拟8种工况,计算得到1~80 Hz频率范围内各建筑楼板1/3倍频程中心频率下的加速度响应有效值和加速度振级,获取了住宅舒适度影响较大区域的具体坐标。研究成果对结构减振及舒适度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