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前沿阵地山东,在青岛、趵突泉、北冰洋、琥珀、三孔、无名等区域强势啤酒品牌林立的局面下,银麦啤酒居然连续多年在产量和利润水平上稳居山东省第二,仅次于山东省第一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在青啤收购崂山、趵突泉、烟台等区域强势啤酒品牌的背景下,银麦凭什么能够在与强势品牌的博弈中,保持区域第二名的位子多年?  相似文献   

2.
赵菁  周淼 《广告导报》2004,(6):55-56
我国现有啤酒企业400多家,啤酒产量发展迅猛,位列全球第二,其中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有23家,其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当前,国内颇具实力的啤酒品牌有: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惠泉啤酒、金威啤酒等(如下图:中国主要啤酒品牌)。  相似文献   

3.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5,(16):32-32
山东省是中国啤酒产量最大的省份,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区。在山东聚集了众多的啤酒知名品牌如青岛、趵突泉、烟台、银麦、琥珀、绿兰莎、无名、三孔、克代尔、克利策等等。但是除青岛外,其他强势品牌处于胶着竞争的局面,主要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固守一方市场,由于内耗严重,造成鲁啤整体利润率降低,虽然品牌众多但没有很好地推动整个山东啤酒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更 《华糖商情》2001,(16):30-30
西南是我国啤酒业争夺最激烈的地方之一。2000年.青岛、华润、蓝剑、重啤等几个巨头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市场大战。但是,这一系列的争战对云南啤市影响不大。云南是我国啤酒工业较为落后的省份之一,2000年。云南省啤酒总产量仅为15.68万吨,在全国各省市啤酒产量的排名中位居倒数第8位。产量少、消费量也少,所以云南省并不像山西、天津那样由外来品牌居主导地位,地产啤酒就基本上满足了本省消费的需求(2000年,云南省啤酒产量还出现了负增长)。云南啤酒外来品牌很少,量也不大,不足以影响到云南啤市的品牌格局。  相似文献   

5.
梁剑 《华糖商情》2001,(20):29-29
在浙江的城镇与乡村,除了不少的地方品牌外,还能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外来品牌,青岛、燕京、蓝带、KK、百威、嘉士伯、珠江,这些省内其他地区的、外省的乃至外国的啤酒在浙江几乎都有市场。消费者以一种兼容的态度接纳了外来牌子,市场本身也并不欺生,给外来品牌留下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外来品牌表现良好的浙江并不是一个啤酒小省,浙江的啤酒产量在全国的排名中一直位列三甲,钱啤、金狮等也都是有全国影响的牌子。在本省啤酒发展的同时,外来品牌也能表现良好的原因,用浙江经销商们的一句活说就叫“大肚能容天下啤酒”。  相似文献   

6.
河北啤酒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不设防的市场,因为在本地没有大型啤酒企业集团,基本是区域性品牌分占市场。在河北市场周围集中了青岛、燕京、华润、哈啤等啤酒巨头,他们在进行战略布局时,都把河北划入圈中,在进入市场时,这些啤酒巨头都选择了中高档市场,并且很快站稳了脚跟。而来自河南、山东的低档啤酒,则通过低价渗透,蚕食河北市场,因此整个河北市场呈现出多品牌混战的局面。虽然河北啤市暗流涌动,但我们却可以看出其发展的脉络,一是外来品牌多采用听装啤酒进入河北市场;二是河北本土企业开始跳出低价竞争的泥沼。打造中档啤酒品牌。  相似文献   

7.
良度 《华糖商情》2001,(26):30-30
甘肃省市场上的啤酒品牌相对较少.地产强势品牌只有黄河、西凉、五泉三个.前属于黄河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后面两个属于甘肃农垦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啤酒市场一直是地产品牌的龙虎斗.宝鸡啤酒曾试图在兰州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最终还是被淘汰出局。近年来,国内啤酒业两巨头青啤和燕啤也开始渗入甘肃市场,尤其是青啤并购西安汉斯后,兰州等市场上一夜间遍布汉斯啤酒。黄河集团、.农垦集团据此都做了不少调整,以求建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何佳讯 《广告大观》2004,(4):144-145
年初.米尔顿&;#183;科特勒在媒体上发表高见.直言中国啤酒品牌有三大“硬伤”。首先缺乏也是最最缺乏的是“有情感价值的故事”.这是中国啤酒业的第一大“硬伤”。他说:“中国啤酒的品牌建设相对缺乏感情和爱,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品牌来说.应该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创造一种‘爱’,设计一个持续,一致并具有情感价值的故事是最重要的,而大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中国啤酒地区割据的生产方式,中国啤酒产品高度的同质化.使得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相当显著的地理区域特征,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本地区啤酒品牌具有高度的忠诚度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10.
《销售与管理》2007,(8):78-78
L啤酒是M省有名的区域品牌。作为当地的老品牌,L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L啤酒还有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团队,这些营销人员都是从本地人才市场上招聘过来的业务精英,对当地市场非常了解,并且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影响,较低的价格,和良好的市场运作,在当地大小30余家小型啤酒酿造厂中脱颖而出,也拥有了一大批当地忠实的顾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4,(49):30-30
华南啤酒市场,是啤酒厂家争夺的重点。其中广东啤酒市场是重中之重,因为当地的啤酒消费量大,啤酒的利润率高。在广州销售的啤酒品牌达80多种,但是还没有占有率达50%以上的品牌,可以说这一地区的包容性很强,所以广东市场将成为众多希望做全国品牌的企业首选要拓展的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2.
沈其东 《糖烟酒周刊》2004,(48):B036-B037
我国啤酒市场区域分割相当明显,啤酒消费多以本地品牌为主。比如北京人喝燕京、青岛人喝青啤、大连人喝棒槌岛、沈阳人喝雪花、广东人喝珠江。但来到豫北重镇安阳,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安阳酒桌上、商店陈列里、超市货架上总少不了一个品牌——琥珀啤酒。琥珀啤酒目前在安阳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金星、奥克、航空、青岛、燕京、珠江等十几个品牌的销量总和,可谓一枝独秀。琥珀啤酒。为何能独霸安阳?  相似文献   

13.
郑阳  王单 《广告导报》2006,(4):56-57
自从2005年8月推广“打开珠江啤酒,打开真感受”推广以来,销售效果同比增长20%。纵观2005年.真是珠江啤酒的收获年,产量、销量均突破122万吨.同比增长约15%,实现利税总额接近9亿元,实现利润首次突破3亿元。2005年珠江啤酒名利双收,得益于珠江人的品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5,(38):B0026-B0026
在济南市场,青岛啤酒和济南啤酒(品牌名称是趵突泉啤酒)竞争激烈,抬高了进入门槛,令外来品牌纷纷止步?然而,一个名为“趵青爽”的买断啤酒品牌,却在两强相争中不断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趵青爽销售公司总经理田庆华认为,青啤和济啤的关注焦点都在对方身上,市场对策也都是针对对方制定的,对于新兴品牌的关注度不高?从细微处着手,找好切入点,新兴品牌就能够打开济南啤酒市场的缺口。  相似文献   

15.
趵突泉啤酒的保卫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一向躲在暗地的青岛啤酒济南分公司老总再度易人——业界分忻,这意味着今年夏天青啤在济南市场出招将会更为“生猛”。不过,一向是本地老大的趵突泉啤酒自然不甘示弱,放出话来,随时愿奉陪青啤鱼死网破……  相似文献   

16.
徐娜 《糖烟酒周刊》2005,(42):62-63
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越卖越低,生产和销售高档啤酒(零售价格6元以上)成为众多厂家的救命稻草。尤其是地方啤酒品牌,目前的产品零售价格跨度一般为1.5元—10元。它们期望通过高档啤酒的增量来增加企业利润。在价格战和促销战把企业拖到无利甚至亏损边缘时,企业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一旦开始运作高档啤酒,企业才发现问题多多,高档啤酒做起来远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17.
徐海崴 《理财周刊》2006,(12):92-93
啤酒是舶来品.在中国历史并不长,我国现代啤酒的酿造历史也只有百年时间.但是近30年来.中国的啤酒销量却蒸蒸日上,成为了国际上屈指可数的消费大国。1993年中国的啤酒产量已超越啤酒发源地德国,而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  相似文献   

18.
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集团.尤如一匹腾空而出的黑马.突然携手国际啤酒巨头南非SAB闪电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开始在中国进行圈地运动式的并购.大跃进式的狂飙.转眼之间.华润啤酒集团(以下简称华润雪花)的规模得到了空前飞速的提高。时下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有近40家.啤酒总产能达560万吨。2003年雪花单品牌啤酒的销量超过了80万吨,2004年突破110万吨.2005年更是达到了158万吨的销量.2006年有望突破200万吨.而目前国内市场上销量超过百万吨仅有青岛,燕京、雪花。华润雪花以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其它中国啤酒巨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霸业.堪称是中国啤酒业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并购.让中国啤酒企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包括“第一集团军”的“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华润雪花啤酒”,以及处于第二竞争梯队的“金星啤酒”、“珠江啤酒”、“金威啤酒“、“重庆啤酒”、“黄河啤酒”.”蓝剑集团”等等.都通过资本并购、异地自建工厂等扩张手段.获得了规模竞争优势。但是自2004年青岛啤酒总裁金字国先生率先提出“整合”以来.”整合”成了各啤酒业巨头思考和行动的头等大事.包括像A—B啤酒集团、SAB啤酒等在内国际啤酒巨头.亦掀起了对中国并购或者控股啤酒厂的“整合”。包括业务链的整合、市场链的整合、管理链的整合、人才的整合.尤其是品牌整合.更是成了愈来愈多啤酒集团继“规模并购“之后的“重点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凡战,以正合,以奇胜。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青岛、华润、燕京三大啤酒巨头纷纷采取购并战略,以“本地亲情化诉求”为正,以“服务差异化”为奇打响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新战役,攻城掠地,一举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三大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