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引言 农地金融制度,曾经在世界近代史上发挥划时代意义,并且早于经济学的出现,但是,当经济学蓬勃发展的时候,它却消失了,从费尔默到斯密,农村金融问题在经济学家的眼里也消失了,农地金融制度的经济基础--地租成了必须铲除的反动的东西.随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尤其是农村金融问题引起当时的所谓"发展经济学家"的注意时,戈德史密斯为经合组织提出了"金融相关率"的概念,用以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麦金龙提出了"金融抑制论",格利和肖提出了"金融深化论",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金融方面的落后状况,农地金融制度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经济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乃致用之学,深深植根于百姓生活之中.只可惜,由于一些"专业"(职业)经济学家们一味追求"形式化"、"科学化"和"精致化",使得经济学理论研究与老百姓生活渐行渐远,甚至将经济学研究构建成"黑话连篇",谁都听不懂其话语的独立王国.  相似文献   

3.
一、金融开放的概念 在西方经济学中,"开放经济"通常被定义为"对进口、出口或生产要素越过边境的活动都没有限制的经济"."金融自由化"理论也称金融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征"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将"基础设施"一词引入经济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中,人们对基础设施的内涵和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扩大.在对国内外经济学家对基础设施概念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新制度经济学鼻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为第一作者的这本书,题材其实早就被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写过.但许多经济学家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如何得来这样的问题,给出的答案通常严重偏向,甚至与历史本身相去甚远.有些经济学家因为担忧而今仍然存在且难以解决的体制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破解的难度,轻率地改变了对经济史的描绘,得出了很能证明现实观点需要的"历史经验",却很难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6.
刍议家务劳动的经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单从经济和传统理性的角度看,家务事"没法断",也"无须断",这也是经济学对于家务劳动的一贯态度.家务劳动是琐碎和没有价值的,从来没有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些权威经济学家(大多是男人)觉得家务劳动是没有社会价值和无法衡量的,因此不能进入经济学视野的.  相似文献   

7.
数量经济学及其在中国90年代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应用国际会议,于1990年6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及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共同发起和筹办,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美国福特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资助的。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8):4-6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是英美的普世经济学。而在19世纪的德国,出现了以李斯特为代表的"非主流"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提倡贸易保护主义,以捍卫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并对抗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由此,德国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德国历史学派将经济理论的国度性和特殊性上升到了最高的高度。而对于中国现在出现的"依附型经济学",我们应学习德国历史学派的研究方法,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随笔或日经济学散文,近年来逐步在中国大陆拥有了自己的舞台.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国内著名的出版社纷纷出版了海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的经济学随笔集,除《经济学消息报》外,《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学家茶座》等报刊也开辟了经济学随笔的专栏,使读者目睹了这种文体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所著《凯恩斯传》新近已由三联书店出版.无论是对中国专业的经济学人,还是有兴趣于经济学的普遍大众,这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因为,凯恩斯独享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的尊号,是一点也不过分、也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与实践,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笼罩在凯恩斯思想的影子之下的,因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与下述事实攸关:决策者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的解读、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企业家是农业企业化的人格载体和推动力量 法国经济学家康替龙(Cantiuon)在1775年首次将企业家这一术语引入经济学理论,在随后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著名政治经济学家萨伊(Say)强调了企业家的重要地位并赋予企业家以企业组织"协调者"的角色.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4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进一步将企业家的定义明确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或能够"实现新的组合"的创新者.美国学者奈特(knight)引入了不确定性,认为企业家就是那些"在极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并自己承担决策的全部后果"的人.柯兹纳(Kirzner)视企业家为"经纪人",他不但能感觉到机会,还能捉到机会并创造利润.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从农村到城镇都在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改革道路,股份合作制应运而生.随着改革的深化,股份合作制在城乡已开始出现一种大发展的趋势.如何看待在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中产生的这一企业组织形式,它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如何,其发展趋势又怎样?社会各界观点不一,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  相似文献   

13.
刘方棫教授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我国消费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国内消费经济学研究方向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消费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刘方棫教授在这些研究领域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著作"奖等奖项;刘方棫教授为人谦和,学术造诣非凡,是无愧谦谦君子,一代宗师的经济学大家.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美国福特基金会共同资助召开的“数量经济学及其在中国90年代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应用国际会议”,于1990年6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国际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以及国际上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共同发起和筹办的,同时得到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  相似文献   

15.
戴璐  松涛 《英才》2007,(4):80-81
从扎根西北地区十几年到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个经济学博士,从中国经济改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到成为很多转型经济国家的政府顾问,再到中银国际的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曹远征传奇般的经历,让他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国际比较,有了令人信服的学者观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来源,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合法经济主体。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员工身份的顺利转换,文章通过薪酬管理改革,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激励员工接受并推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厉以宁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8.
赵福帅 《英才》2012,(9):134-135
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引导了中国改革实践的前30年,还会继续指导后30年吗?102岁的罗纳德·哈里·科斯,对于当下中国探寻更好经济制度颇感兴趣。这位新制度经济学的创立者、英裔美国经济学家,由于发现并阐明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长久以来,他始终在关注中国经济的成长,以致于在2012年4月,他还与一个华人  相似文献   

19.
阿马蒂亚·森出身于书香世家,外祖父是研究中世纪印度文学的著名学者,也是一位印度教哲学权威,与泰戈尔过从甚密。阿马蒂亚这个名字就是泰戈尔所取,意为"永生"。有学者称他为"贫民经济学家",亦有中国学者称他为"最亲切的经济学家"。他把伦理因素重新纳入了至关重要的经济学问题讨论之中。由于他的经济学理论是切于实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学的发展及经济评价的数量化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而经济学也不例外.任何一项经济学的研究与决策,几乎都不能离开数学的应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建立数学经济模型,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中引申出经济原则和理论,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