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6,(B08):22-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厅)、发展改革委: 小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小水电,对解决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用电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小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地区也出现了规划和管理滞后、滥占资源、抢夺项目、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等问题。一些项目未履行建设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即擅自开工建设,施工期间未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一些项目在设计和运行中未充分考虑和保障生态用水,造成下游地区河段减水、脱水甚至河床干涸,对上下游水生生态、河道景观及经济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环境管理会计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源是在现今世界能源危机现状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绿色替代能源,具有缓解能源短缺和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物产丰富的农业大省黑龙江来说,有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质能源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别人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另辟蹊径,确立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以振兴黑龙江省经济,为我国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降低国家能源安全风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先决条件。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防止环境的破坏 ,中国政府必须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建设要发挥资源优势 ,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农村生物质能源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影响及有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学斌  王超  陈彩祥 《生产力研究》2012,(10):43-44,118
农村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及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影响是我国农村生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对生态经济与生物质能源概念系统地阐述,并指出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然后以杭州市农村为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生物质能源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到结论并解释了我国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能源供求形势分析及改善能源短缺状况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长期以来对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省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吉林省属于能源资源短缺地区,近年来能源储量与生产情况不容乐观,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能源短缺将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源作为源于植物的低碳、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及其企业却面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产业吸引力不大等诸多挑战。文章采用企业资源生态分析与动态效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视角分析生物质能源企业的资源与环境效率问题,通过对案例企业的资源构成以及生产效率、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效率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了提高生物质能源企业的资源与环境效率以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法律手段.它要求我们在做出有关经济开发活动的宏观决策如有关的政策、规划和计划,以及各种开发项目建设之前,考虑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以减轻或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本文对国内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和实施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完善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薛艳峰 《经济论坛》2013,(1):106-108,117
在中国主要山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八个聚落为例,对聚落能源结构与生态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证实,山区聚落以木柴等生物质能源为主,即使电、路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山区聚落也是如此,聚落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以聚落燃料采集为主的分散式生态破坏已成为当前山区生态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聚落所依托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职缘关系对生物质能源管理的成效不理想.因此,政府应实施山区聚落能源建设和结构调整,在资源管理上逐步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聚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鼓励发展炭薪林,解决农户的薪柴利用问题;出台政策,培育沼气使用专业服务团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环境经济》2005,(5):6-6
石油涨价、煤炭紧张、电力短缺!能源、能源、还是能源!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而能源问题则始终是经济快速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一方面人们关心的是发展中能源资源的供给是否能够保障;另一方面人们也关心消耗能源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而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也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2003年以来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电力短缺,许多地方大面积的拉闸限电。于是各地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燃煤火力发电厂的热潮,可是我们应该知道目前火电导致的污染已经占到了全国污染总量…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和发展改革委,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自2006年6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82号)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不断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现对有关内容调整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技术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在替代能源、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促进农民增效和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把物联网概念引入生物质能源领域,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拓宽了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利用物联网技术化解生物质能源开发中遇到的原料种植、加工转换、技术研发、管道输送等问题,必将改变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促进其向更少物耗、更多绿色、更多感知、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我国的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能源是人类利用最早、最多、最直接的能源,至今世界上仍有15亿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作为生活能源。它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机体内的一种能量形式。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它将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环境净化,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国受产业结构偏重等因素的影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才能解决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的现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费不断增加。当前,我国能源利用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耗偏高、环境代价大等突出问题,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实现中国能源战略转型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在坚持节能优先前提下,加快风电、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减少对煤炭的过度需求。同时,要注重海外能源平台建设,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推进能源战略整体转型。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地区是中部崛起的战略重点区,也是上游连接西部生态脆弱区下游连接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重点区。开展长江中游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需明确评价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生态环境问题。运用经济统计数据、污染物普查数据和国家、地区发展规划,采用ROST Word Parser词频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法,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关注区域及行业。基于SCI-EXPANDED、CPCI-S、CCR-EXPANDED、IC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利用Citespace文献分析法得到区域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关注区集中分布于城镇密集区和沿江、环湖带以及周边山区;重点关注行业集中于装备制造、化工、采矿、能源、食品、纺织服装业;重点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流域水环境和水生态、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湿地破坏、有机物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危机、洪涝灾害和热岛效应等严峻的环境问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作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绿色基础设施是其研究的重点领域。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掘绿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将国内NbS项目中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案例按应用的绿色基础设施类型和技术实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的NbS目标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比较,归纳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框架体系和评价体系,认为其对于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发展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并提出对目前中国绿色基础设施的思考和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土地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是保护环境、实现"预防为主"方针、控制新污染的有效手段,传统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实践中的局限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促使了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于对政策、规划和计划的评价.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不是来取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反两者是互为补充而存在的,对土地开发中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性评价体系是生态设计决策的重要依据.许多传统的环境性评价体系诸如生命用期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都没有反映出对产品成本、性能和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本文根据分析提出面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生态设计作为生态设计决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