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是典型的公共财产,其特点表现为产权规定不明晰、外部性及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这些特性导致环境资源的过渡使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博弈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事实上是囚徒困境;污染治理的方法是大型企业采取内部治理,小型企业通过税收政府集中治理。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社区促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由于其广为人知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在环境治理的问题上,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存在,环境问题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地。要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治理必须引进社区这一治理主体。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原理、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了社区治理相对于政府治理有激励优势,相对于市场治理有产权划分成本优势,并提出依靠社会力量和非正式制度的创新等措施来促进社区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绩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其根源则是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晰与产权残缺.对此,不仅应加强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还应针对产权制度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局限性,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激励制度,以促进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网络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了网络视角下环境污染治理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从网络模型出发,将地方政府看作一个由地理因素决定的网络,通过网络博弈视角研究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本省环境治理投资与邻居省份环境治理投资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行为方面存在着强烈的网络效应,环境污染支出表现为政府间策略性互补。这些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识别出省级地方政府网络中的关键省份,通过增加关键省份环境污染治理支出带动周边邻居省份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5.
余亮 《技术经济》2019,38(3):97-104
基于2010—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公众参与对水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和噪声环境治理的效果,以及在这四类环境污染下公众参与对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不同类型环境污染的感受不同,导致公众在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也不同;公众对水环境、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环境污染治理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其原因在于上述类型环境污染对公众造成的直观感受较深,短期内对健康威胁较大;而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效果不显著,其可能原因是公众对中轻度大气污染的直观感受不深刻,短期内健康未受到大气污染的明显影响;公众参与对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正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社会发展,在目前环境污染治理体系中,地方政府正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借助修正后的三阶段Bootstrapped DEA方法,对我国29个省份2007~2013年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在剔除了外生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之后,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存在比较严重的效率损失,治理效率值呈波浪形的态势,并且日趋恶化。研究结论还表明FDI对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存在负效应,而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地方环境治理支出效率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京津冀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区域内利益相关方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从上而下的单中心治理模式。文章以京津冀环境治理问题入手分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总结了多中心治理与环境协同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现状,尝试着提出基于政府、企业、民众、非政府环保组织"四中心"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分析其各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利用"道德"的力量促使环境治理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模型对乡镇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不足的制度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利益竞争导致的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制度根源.据此,我们认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等体制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水环境治理与日益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治理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并依此来构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个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准则。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公平准则,哈德维克准是罗尔斯公平准则在资源开发问题上的具体化。美国的环境治理是在环境恶化的现实面前被激发的,环境政策的发点是解决环境外在的不经济。我国的环境仍在恶化,有必要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环境灾难发生。建议:加大宣传度,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平道德观念;按照哈德维克准则处理好资源开采与使用的关系。制定不同的环境治理案,逐步减少政策造成的治理损失;要有污染产业外移的战略准备,适时调节产业结构;建立政策环境评价制度,制科学的、考虑后代福利的评价准则;建立污染排放信息披露体系。【摘要】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个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准则。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公平准则,哈德维克准则是罗尔斯公平准则在资源开发问题上的具体化。美国的环境治理是在环境恶化的现实面前被激发的,环境政策的出发点是解决环境外在的不经济。我国的环境仍在恶化,有必要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环境灾难发生。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平道德观念;按照哈德维克准则处理好资源开采与使用的关系。制定不同的环境治理方案,逐步减少政策造成的治理损失;要有污染产业外移的战略准备,适时调节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is essay i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Robert A. Mundell,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Economics in 1999. It is a contribution to a special issue of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相似文献   

14.
15.
16.
购并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购并前的财务数据状况是影响沪市上市公司2000年购并效应的重要因素,2000年沪市上市公司发生的购并较大程度上存在“保壳、保配”的不纯正购并动机。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We model a spatial market in which the utility of each consumer is affected by the consumers who buy precisely the same product.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consumers x's purchase on consumer y depends on |xy|, which declines as |xy| increases. Such modelling of preferences fits goods that signal a consumer's place in society—clothing styles, automobiles and jewellry are examples. For 2n + 1 firms we find the unique symmetric equilibrium and derive comparative statics on the optimal number of firms, the largest number of firms the market can support, and the behaviour of profits per firm as n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