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生育意愿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应当由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向诱导性的经济手段转变—这就要求将利益导向机制引入到计划生育工作中。以云南省的计划生育实践工作为例,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对该省计划生育新政策如何影响家庭生育决策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利益导向机制的优越性。给出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把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放在破解“三农”问题战略的首位,即是把计划生育放在首位。为此,必须认清计划生育的基本矛盾———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搞好计划生育,生育政策是关键,而“治本”措施,即开展工作,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措施是根本,计划生育的“治本”应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应对生育政策实行变革,同时强化“治本”的各项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仔细研读"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系列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认为二孩政策试点成效卓著,试点经验具有普适性,但同时也存在某些局限。国家与学者应切实承担起指导中国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践的责任。生育政策、生育水平、出生性别比、计划生育工作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生育政策制定与调整中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两者不可偏废。部分省份某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缺乏正当性,应该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4.
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生育观念正从传统生育观向现代生育观转变。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与国家政策、宏观社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亦与村庄社会基础、村庄社会结构、村民日常生活逻辑和农民生活世界相关联。为适应农民生育观念的这种变化,需对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安排进行相关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独立部门以来,进行了多次与体制有关的改革,但由于始终未在生育政策调整这个核心问题上取得突破,所进行的实际上多是改进,而不是改革。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须首先明确改革的基本问题,即改革的基础、核心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人口社会政策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有影响,不同的政策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思路和对策。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剥离附加的不合理社会管理功能,加快配套制度的改革;养老保险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探索便于城乡对接并可以跨地区流转的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政策改革的出路在于彻底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和制度上的界限;生育政策改革的思路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缩小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累积少生育4亿多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着重点是生育关怀,是以"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为理念,才能使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育选择特征表现在:对子女数量的追求由多变少、男孩与女孩相比的效用优势正逐步消失、农村家庭正从生育行为转向教育行为。教育和职业对生育模式的选择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和婚姻状态。基于分析结果,笔者认为,促进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消除收入分配与就业之间的差距、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将有利于强化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韩城市人口计生局不断完善人口和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积极推进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陕西省惟一的省级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0.
许静 《经济学(季刊)》2010,(1):27-37,67
以历次全国性有关生育率的各项调查数据为基础,介绍了中国当前的低生育水平和低生育动态模式。依据近几年全国性有关生育意愿的调查数据,计算了在有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和无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的中国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率。在有和无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中国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水平均低于更替水平,生育意愿在一定的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可以保持稳定。使用官方公布的总和生育率与计算的育龄妇女的总和意愿生育率数据绘制了低生育水平和意愿生育水平之间的差距图。在低生育时代下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存在差距的现象与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1 从生育计划到生育关怀生育计划是传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体现着政府本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加速了人口计生工作从生育计划向生育关怀转变。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而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也是我们抓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一、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找准与群众根本利益的最佳结合点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计生工作的主旋律。然而,由于群众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育龄群众的生育意愿仍有一定的距离,只要人们的生育意愿还高于现行的生育…  相似文献   

13.
当前,群众生育意愿和国家生育政策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如何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消弭这一矛盾带来的不谐和,是人口计生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行人口计划生育30年,在生育文化建设方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生育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随着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在我国正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生育与节育本属于个人私事,且在计划生育问题上很难形成共同利益,因而生育与节育不属于自治范畴。目前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的某些做法有违宪法精神,自治变"治民"而非"民治",自治变"人治"而非"法治",自治变"管理"而非"服务",自治变"制约"而非"激励"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指出已婚大学生可以合法生育。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教育,目的是培育大学生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确处理婚姻与学业的关系,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足、理念落后,使得一部分人简单地误解为计划生育就是限制生育,而计划生育教育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只生一个好",甚至有一些人认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侵犯人权"这样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人口计划生育必须面对并着手解决城乡统筹各事项进展中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的问题以及矛盾。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公共政策存在的不相适应、不相融合的状况已成为许多问题与矛盾的焦点。分析了现有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公共政策的融合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由此可以看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单纯是计划生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行人口计划生育30年,在生育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生育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随着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在我国正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对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制度性障碍。改革开放后传统户籍制度改革经过了制度框架内的初步调整、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推动了农民工向城市市民的转换。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农民工市民化需求结构与改革进程之间的矛盾、需求层次与改革配套推进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加速与地方政府公共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协调户籍制度改革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背后的成本分担问题以及提升服务型政府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