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是一项老龄化社会解决老年人照料问题的良好制度安排,已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实施。这些国家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各有特色,又在实施范围、筹资主体、护理机构等方面表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尽快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江苏养老护理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养老护理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照料和服务的措施,包括生活护理、医疗康复护理和心理(精神)护理等。它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预期寿命增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而采取的服务措施。深入研究养老护理,对于推进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规范养老护理市场,促进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于新亮  左雅璇  冯霄汉  李倩  于文广 《财经研究》2021,47(10):95-109,139
受累于繁重的家庭照料负担,女性的劳动参与意愿、工作时间和收入水平长期受到抑制,在职业选择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也容易遭遇多重歧视.文章建立了包含老年照料和长期照护保险的世代交叠模型,发现长期照护保险不仅能够促进劳动力供给,而且能够提高劳动力收入.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196个城市面板数据,基于济南市长期照护保险典型试点实践,首次采用合成控制法量化评估了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就业率提升了5-15个百分点,月收入增加了426-556元,日工作时间提高了0.3-0.6小时.长期照护保险在试点期间主要是通过减轻女性家庭老年人照料负担来提升其劳动力供给,而通过发展养老护理及其相关产业进而增加女性劳动力需求这一作用的路径仍很微弱.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期照护保险在促进男女就业率平等和城乡女性收入平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与男性就业率比提高了5-7个百分点,农村女性与城市女性收入比提高了15-36个百分点.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激励女性劳动参与和促进就业权益均等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老人留守现象比较突出。其中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结合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对农村养老的影响,制定适合河南省农村老人养老的有效模式,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空巢老人的困境对社会工作新理念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巢家庭的现状,从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活照料三个方面描述了空巢老人所存在的难题,并强调社会工作作为助人的专业,可依照其固有的价值理念,运用其独有的个案、小组/团体和社区工作方法,在空巢老年照料与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解决空巢家庭老年照料问题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生育动机视角,利用统一增长理论研究了生育政策松动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影响方向取决于父母对子女数量和质量的相对重视程度以及对子女照料的偏好规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当前中国的现实参数下,延迟退休将提高均衡状态时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长率并降低质量的增长率,净效应为促进经济增长。动态角度来看:当父母对子女数量的相对重视程度或者对子女照料的偏好规模提高时,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将由促进逐步转变为抑制。而当退休年龄既定后,经济增长率与父母对子女数量的相对重视程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与对子女照料的偏好规模之间呈负相关。以上结论表明在评估延迟退休的政策效应时,应充分关注微观个体的偏好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以规划并实施配套政策措施,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实证检验了生育保险制度对中国女性工资、工作连续性和儿童照料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保险政策在我国当前显著加强了对女性的工资歧视,但也有在长期通过提高女性工作概率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连续性而改善女性就业的可能;同时,生育保险政策也带来了儿童非父母照料的显著增加和母乳喂养的不显著下降,而这二者可能对儿童发展不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4位成年子女照料者的深度访谈,揭示了成年子女照料者在照料老年父母过程中的种种积极体验,例如欣慰和满足、快乐与亲密的感觉,获得思想成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等。这些积极的照料体验不仅强化着成年子女的照料责任感,也帮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和克服照料压力。研究发现有助于人们获得关于家庭照料者角色的更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老年人及其家庭照料者社会支持和服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中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对照料需求和照料模式选择的作用。实证上,通过大样本慢阻肺随机干预实验,采用双重差分估计的结果表明:(1)在慢阻肺干预实验后,实验组老年人身体健康显著改善。照料需求大幅度减少,健康改善带来老年照料利用概率减少了35.5%;(2)实验组照料需求的减少主要发生在社会照料需求方面,健康改善带来社会照料利用概率减少了67.8%,而家庭照料基本保持不变;(3)异质性检验表明,潜在家庭照料资源越少的家庭,社会照料需求的下降越明显。从理论的角度,上述实证结果支持家庭在老年人照料模式选择中存在"啄序偏好":家庭首先动用所有内部照料资源,然后再使用社会照料,从而导致社会照料对健康的敏感度更高。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事前的预防性健康干预政策能够显著减轻家庭在照料特别是社会照料方面的负担。对于内部非正式照料资源较少的家庭,预防性健康干预政策的减负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老年人以非正式照料为主,妇女承担了主要的照料责任。政府减少对非正式老年照料的支持以及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将会加重家庭中女性的照料负担。利用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和Ordered Probit模型来研究城镇已婚妇女照料父母及其自评健康的关系。在我国城镇,与不照料父母相比,照料父母的已婚妇女更倾向于报告较差的健康水平,并且"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的概率减小,而"自评健康状况一般"的概率增大。应该关注日益繁重的照料责任,以及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给妇女的心理、身体和社会福利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肖莎 《江南论坛》2013,(11):31-3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它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可以使老年人不脱离所生活的家庭、社区.同时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概念及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引入背景的介绍,结合我国老龄化、医护费用过高、保险体系不完善的国情,阐明了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同时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阐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中存在的法规不健全、缺乏国家扶持、缺乏专业护理机构和人员、保险意识薄弱等问题。最后结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障碍和优势,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法》、实施政策优惠、鼓励发展护理机构及人员、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常平平 《当代经济》2016,(30):132-134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是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也成了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备受关注,成为各界研究热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就开始着手开展社会照护服务与健康服务一体化(类似于我国2013年提出的医养融合)方面的改革实践,比较典型的有:美国PACE计划、日本长期介护保险、英国综合照料项目和荷兰护理医师主导等.随着近几年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国内逐渐意识到医养融合的重要性,并通过地方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采用的是商业护理保险模式,我国未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创新的路径就在于建立以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为基础,商业护理保险为补充的双层护理保险制度。双层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建立面临诸多瓶颈,需要政府采取制订护理等级评估标准、财税优惠政策,明确政府在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中的筹资责任,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体系等措施来规范并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丹  王伦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277-278
传统译论长期忽视译者的身份及其主体性,译者的价值和功能被长期遮蔽,译者文化地位被边缘化。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翻译、忠实及译者主体性进行了重新阐释,并认可与鼓励女性主义译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女性主义翻译强调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其视角独特、新颖,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独具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陈玲 《时代经贸》2010,(20):183-184
我国商业保险公司虽已推出了长期护理保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达到增进老年人福利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5名成年子女照料者的质性研究,"养儿防老"、"嫁夫随夫"、"男主外、女主内"和"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旧观念相互交织,成年子女在养老责任担当方面"性别差异"发生了新变化;儿子、女儿和儿媳照料经历也因此各不相同。成年子女的种种照料负担和压力反映了当前老龄化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照料困境,为家庭照料者提供各种社会支持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是市场与公共提供的结合.除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外,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供给还包括医疗照顾、医疗救助及其他政府计划.尽管美国被视为当前世界最大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但却一直面临着有限的市场份额,其市场是不完备的.为鼓励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美国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计划.而公共提供计划又形成对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挤出效应.总结分析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政府行为以及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可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建立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长期反复便秘还可导致肛裂、肛周脓肿等疾病,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骨质破坏时由于全身的骨痛,长期卧床,甚至有脊髓压迫症状时,往往发生便秘,并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嗜睡、畏食、口臭、腹部胀满。因此,必须重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便秘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家庭照料与城镇女性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枫 《财经研究》2012,(9):16-2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女性在家庭劳动与职业劳动之间的角色冲突日益凸显。文章利用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NHS)数据及面板数据分析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了老人家庭照料责任对城镇女性职业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女性就业、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照料老人显著降低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尤其是长时间、高强度的照料活动。与无照料责任的女性相比,与父母(公婆)同住、有照料责任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0.215;高强度照料活动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更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0.6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