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融危机下广东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波 《经济师》2009,(6):83-84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解决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广东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在就业观念、就业结构、信息岗位、教育改革与实践活动、学生创业教育及自主创业等方面提出如何实现广东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会加剧大学生的被动型失业,但也会减少等待型失业。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不必然表现在加剧失业规模上,而主要表现为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要化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就必须从劳动力市场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入手,设计战略性就业调控政策,并从当前时局出发,设计临时性就业促进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和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援助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教育问题。因此,必须构建有效的就业心理援助机制,化解就业的心理问题,推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乡镇企业发展趋缓、市场发育滞缓、就业信息渠道不畅以及金融危机背景下大量企业倒闭、停产,南方各地区"双转移"政策的实施与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农业人口大省,这一现象又更为突出。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状态及成因,有助于对有效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为实现河南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形成针对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突出.针对高校、大学生、和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结果,本文从三个层面阐述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而改善就业状况的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不少代表委员也纷纷出招献策,呼吁政府关注,号召大学生转变观念到基层就业.文章试着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沈春玲  沈作霖 《时代经贸》2009,(11):188-189
大学生就业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一件冬事,引起了冬级些瘪峥高度重视,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针对当前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就业工作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深入,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就业压力显现。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部分企业在职员工薪酬福利水平下降。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是由于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战略弊端凸显,进一步暴露大学生就业的瓶颈。为改变当前就业形势,我国要在刺激出口的同时引导改善出口结构,银行应为求职者提供小额低息商业贷款,政府应扶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政府或企业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组织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社区就业的功能,规范灵活就业为其提供劳动保障。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献红 《经济师》2009,(8):103-104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部分企业受到冲击,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危机中求机遇,自主创业逐渐成为大学生选择的一条途径。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不仅能改变当前就业难的现实,还能造就出中国新一代知识型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下滑,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并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首先是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其次是沿海地区大量农民工返乡,最后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难上加难.本文在分析中国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概括并解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组织不再承诺提供稳定和安全的就业,雇主和雇员的心理契约正在发生变化。在新的雇佣关系中,工作保障并不是建立在企业内部,而是建立在员工的可雇佣性上。为应对雇佣的不安全性,员工个人需要主动维持和开发自身的可雇佣性;组织应不断向员工提供现代化的技能培训机会以提高员工在公司外求职的能力;政府和社会应对雇佣双方权势不对等的现状予以关注,为求职者创建"体面"工作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金融信贷管制法律松弛、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法律漏洞、法律长期缺乏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的规范等是酿成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强化对金融创新风险的严密防控,力求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监管机制全覆盖,而且应不断提升法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的对外经贸、劳动就业与政策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逐渐显现。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外贸渠道传播其负面效应的。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增长速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相关领域的就业数量及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剧了我国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冲击与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态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及系统GMM估计方法,得出不同财务特征的企业在解释现金持有及动态调整速度与成本方面的差异,发现金融危机会显著增加公司调整持有现金的成本。进一步分析显示,正常状况下公司进行现金调整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与经营性现金流量,但在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国上市公司对银行融资性资金来源的依赖更为明显,这与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出现了危机。新自由主义从抽象的"理性人"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以先验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以社会生产方式,来演绎现实的政治经济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危机是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价值危机是金融危机的伦理根源。对此,加强对金融危机境遇下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分析以及经济全球化境遇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是我国学术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消费信贷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根源在于美国社会的过度负债消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受阻、产能过剩凸显,为防止经济下滑,政府出台了扩大内需的政策,而追加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产能过剩,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长远发展,因此应大力促进居民消费,其有效方式是发展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促成了美国社会的高消费,曾极大地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但过度负债最终拖累了美国经济。因此,中国应该吸取美国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的国情,合理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和提倡适度负债。  相似文献   

17.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的金融风险处于风险积累到风险加剧的过程中, 通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是可以避免金融危机发生的。全文对一些国家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我国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e occur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spread out of its effects on the global economy prompted experts around the world to think about how to manage the crisis and which measures to implement in order to restore norm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survey. We use these experts' perceptions to pursue a twofold target to understand their perceptions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crisis, and of the policies to solve it. Interestingly, experts seem to broadly concur on what caused the crisis but their perceptions diverge regarding the policies. Furthermor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emerge between the Euro A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 also find that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monetary policies during the crisis are judged barely adequate. Finally, different views distinguish academicians from other experts .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2008年10月后已广泛影响到中国。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从营销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西方有学者认为,应对金融危机,要采取以下措施:精简产品组合;改进产品定价;加强信任。笔者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中国市场营销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完全等同于西方。中国企业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降本增效,调低价格;开拓融资,力保生存。其相应效果依次呈递减状态。在加强信任、增强信心方面,企业普遍重视不够,而政府层面较为重视。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反推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另外,通过大量分析推论世界范围内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