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我国金融业市场竞争中,随着城市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迅猛发展,使得银行同业间的金融竞争也异常激烈。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信息时代,以财付通与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方式正在异军突起,直接影响着银行金融生态,极大的冲击着我国银行曾经很难撼动的支付方式与交易媒介等金融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与银行变革。  相似文献   

2.
危石林 《时代金融》2014,(8X):72-72
在我国金融业市场竞争中,随着城市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迅猛发展,使得银行同业间的金融竞争也异常激烈。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信息时代,以财付通与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方式正在异军突起,直接影响着银行金融生态,极大的冲击着我国银行曾经很难撼动的支付方式与交易媒介等金融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与银行变革。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本文以2009—2018年互联网金融对中国30家典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倒U形分布,即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通过抢占市场份额,加剧了行业竞争,抢占了商业银行利润,进而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成本;但随着商业银行对互联网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以及风险管控水平的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成本下降。(2)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风险承担反应具有异质性:在宏观层面,大型国有银行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和政策保障,对其冲击反应较为滞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缺乏上述优势,对其冲击反映较为敏感,但股份制银行后期风险承担显著下降;农村商业银行因主要服务于乡村建设,受其影响较为有限。在微观层面,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与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较低的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较高的小规模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于金融业的竞争,固有的观念是来自同业。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种中小商业银行的层出不穷,来自同业内部的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难以撼动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交通银行新任董事长牛锡明最近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就金融竞争、生态环境的变化、银行转型变革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给出了富有远见的精粹阐述,并为我们勾画了银行业的未来:"2 0年后,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以客户自服务为特征的银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互联网金融爆炸式发展颠覆了传统的金融市场,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影响和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是全新的机遇。商业银行只有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才能抵御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本文从银行的经营业务方面入手,剖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方案,其中包括改善银行经营理念、建立松弛有度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等方案,以此应对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促进自身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金融》2013,(7)
编者按:对于金融业的竞争,固有的观念是来自同业.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种中小商业银行的层出不穷,来自同业内部的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难以撼动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交通银行新任董事长牛锡明最近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就金融竞争、生态环境的变化、银行转型变革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给出了富有远见的精粹阐述,并为我们勾画了银行业的未来:“20年后,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以客户自服务为特征的银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智移云物”技术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在我国快速兴起,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文章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历程,解析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更大;最后,本文从积极展开合作、支付方式优化、潜在风险管控以及顶层制度设计四个维度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0-2019年中国98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通过分流银行存款及理财资金对银行盈利形成冲击,由此引发的“鲶鱼效应”会倒逼银行加大存贷期限错配来缓解盈利下降压力,从而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互联网金融对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力度更大。金融脱媒仅在P2P网络借贷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中承担着中介作用,但“第三方支付一金融脱媒一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无效。银行业景气度提高会加剧互联网金融对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顺周期倾向。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以来,各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比较分析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优势,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负债业务的影响,指出互联网金融虽然分流了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融资成本,但其改变了银行的业务模式,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0.
姚星 《时代金融》2014,(9Z):56-57
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以来,各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不断涌现,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比较分析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优势,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负债业务的影响,指出互联网金融虽然分流了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融资成本,但其改变了银行的业务模式,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0-2019年中国98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通过分流银行存款及理财资金对银行盈利形成冲击,由此引发的"鲶鱼效应"会倒逼银行加大存贷期限错配来缓解盈利下降压力,从而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相对于国有银行与城农商行,互联网金融对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力度更大.金融脱媒仅在P2P网络借贷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中承担着中介作用,但"第三方支付-金融脱媒-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无效.银行业景气度提高会加剧互联网金融对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顺周期倾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节奏不断加快,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竞争、利率市场化压缩存贷利差空间、金融脱媒导致客户丧失等压力。为摆脱发展桎梏,股份制银行纷纷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文章以招商银行为例,分析了金融科技对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股份制银行金融科技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必须及时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才能保证银行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就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进行应对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霞 《青海金融》2020,(7):29-32
当前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处的经济环境、监管环境、同业竞争态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叠加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加快改革转型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突出重围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现状及经营困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转型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自身的金融角色、业务发展及服务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为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商业银行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出击,加强信息化银行建设,打破部门银行壁垒,不断研发和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6.
顾晶  郑鸣 《福建金融》2006,(4):51-53
新兴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增量因素,对于构造我国多元化的银行竞争格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关乎中小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中小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个性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新时期构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日益侵蚀着传统商业银行的领地。2015年3月两会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指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产业调整发展方向。本文在综合梳理互联网金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探索模式,全面评估新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冲击影响,分析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现实差距,并给出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实现变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重塑了银行业竞争格局,也给商业银行净息差管理带来重大挑战。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3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检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净息差;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即互联网金融发展提高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但降低了其他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重要传导渠道。本文研究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高净息差管理水平提供经验证据和现实指引。  相似文献   

19.
《银行家》2014,(12)
正2013年,余额宝的成功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直销银行,希望借助直销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同时也希望借助直销银行突破地域限制,克服实体网点不足的劣势,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直销银行更多的只是原有虚拟渠道部分销售功能的整合和集中,恐怕短期内难以发挥直销银行应有的特点和优势。而从长期来看,线上线下协调和多渠道融合代表  相似文献   

20.
李威 《中国金融》2020,(8):71-72
生态银行以其投入低、获客多、见效快的特点,被众多中小股份制银行所青睐,进而成为其数字化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银行金融业务的加速融合,带动了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银行业转型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在这一轮行业变革大潮中,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科技投入、网点优势、客户基础还是市场响应等方面都要优于中小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