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重要部署,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技术创新工作会提出"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把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发祥地,以"引领航天,追求卓越"为崇高使命,秉承"永不停步、永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实现了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为代表的重大创新成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全面竞争异常激烈,研究院必须坚持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航天企业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速实施以及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态势,面向未来,航天企业必须强化知识管理,重视知识价值,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争当航天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锋者,始终践行着"引领再入飞行,开拓空天伟业"的神圣使命。前期,研究所知识管理工作以型号产品研制为主线,重点在各军品室开  相似文献   

4.
正尊敬的读者,您好!时光飞逝,岁月流转,新的一年如期而至。2018年,适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启航之年,党中央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离不开新思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恰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院60周年。建院以来,研究院始终以"引领航天、追求卓越"为使命,为和平探索太空和捍卫国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中国航天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速实施以及商业航天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态势,面向未来,研究院必须强化知识管理,重视知识价值,持续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争当航天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各级领导对技术创新工作越来越重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也对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要求。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是所厂合一的航天伺服技术专业单位,承担着为型号总体和分系统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在科研生产之外,航天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发展、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诸多新课题,不仅要担负强国强军、保卫国家的政治使命,也必须迎接挑战、走向市场,实现理念和模式的跨越转型。航天企业的发展命题,对航天企业文献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文献服务专业来说,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存在、传播及利用的方式。在用户需求改变、技术条件改变的环境下,文献服务工作要求新求变,而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抓住需求、开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作为高端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既承载着进入太空、应用太空的重任,又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确保国防安全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全员自主创新能力及主动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产生及应用,解决型号项目瓶颈问题,储备先进技术,航天企业应加快制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以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见落地。  相似文献   

9.
<正>“十四五”是国防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实现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承上启下的5年,武器装备作为大国博弈的杀手锏,整体呈现装备规模需求旺盛、升级换代不断加速、多能武器亟待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面临“全用户、全要素、全周期”的激烈竞争态势,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标未来发展,国防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仍存在很大差距。针对技术创新管理上级用户多、项目种类多、规划任务多、竞争对手多的特点,创新方向不聚焦、创新产出率不高、创新活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需解决,需要分析市场形势和深层次原因,以打通技术到装备产出链路为目标,以技术创新规划、重大需求论证、创新制度体系、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联盟建设为抓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有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国有企业只有建设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以全面建成航天强国为目标、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支撑世界一流军队为标准,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科研生产模式优化升级,以推行预研课题组长负责制为抓手,深入开展预研管理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此为契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展了课题组长负责制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中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我国迅速成长为世界航天大国。当前,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  相似文献   

13.
正自《"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发布以来,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引擎。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制造型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市场检验技术创新成果的过程中,营销创新起到了引导市场的关键作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必然引发产品技术创新,并提供市场技术开发导向,使得技术创新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市场营销也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电力咨询机构已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电力咨询机构要充分把握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不断变革与创新,主动推进服务转型和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和战略目标,提升自身服务技能和支撑水平,以全面推行企业市场化改革,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电力能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当前,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特征与市场化改革新态势,体现了新时代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成为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途径和一流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新时代,基层供电企业要实现持续科学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朐县供电公司立足企业实际,创新党建工作方法,突出"三个注重",打造过硬党员队伍,引领企业创优争先,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两个坚持"根本方针,创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总纲领和总遵循。供电企业党委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扛起党的建设重任,以建设坚强党员干部队伍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作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  相似文献   

17.
<正>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最基层的管理和执行单元。"生命体"班组理论是国家电网公司以企业新时代发展战略和工会工作新体系为引领,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的最新研究成果,给基层供电企业班组建设实践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次工作会提出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有效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战略部署,开启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为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了"双一流"国际化发展目标,旨在全面深化改革,履行新使命、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必然会具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时代特征;而技术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产品创新,体现着技术创新的时代要求。本文以可持续性航天产品创新的必然性为出发点,对航天产品创新的可持续性进行探讨。一、产品创新之路人类在享受劳动与智慧所创造的丰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发觉自我生存的生态环境正一天天恶化。出于对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益的考虑,科学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一致认为要实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助推了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但也带来了微观层面策略性创新和宏观层面“数量长足、质量跛脚”的创新困境。在迈向创新强国之路上,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重要工具,以税收优惠、创新补贴为核心的一揽子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是否导致了中国技术创新上述困境?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本文利用中国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数据,以及机器学习和语义引用方法,测度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税收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调查数据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名录等,实证检验了中国技术创新主要激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普适型政策仅促使了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数量,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不显著;②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为代表的选择支持型政策,同时激励了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③以“政府科技活动资金投入”为代表的自由裁量型政策,则对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都无影响。本文为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提供了新的测度方法,更为合理评估中国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