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信息化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企业管理的根本。本文在对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以西安车辆厂的信息化改造为例对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及其给企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意在增强我国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到了推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阶段。企业信息化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是目前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什么是企业的信息化,如何搞好企业的信息化,下面我们从几方面来讨论。1.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信息化。毫无疑问,企业领导和信息部门负责人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人物,他们就如同国外企业的总裁和信息主管(CIO)一样,企业的领导是否具备现代化管理的意识,具有现代化管理的知识,能否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玲玲 《当代经济》2003,(11):55-56
推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现阶段在推行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着社会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方面的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防灾应急体系,但信息化的程度还不能满足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的需要,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与世界相接轨的企业信息化理论体系,将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应用于防灾应急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本文主要介绍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在防灾应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在企业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如果没有信息化做支撑,企业就无法参与世界经济合作,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采取政府支持、引进人才等相应措施,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推动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防灾应急体系,但信息化的程度还不能满足灾害预防和灾后重建的需要,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与世界相接轨的企业信息化理论体系,将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应用于防灾应急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防灾应急体系的信息化程度。本文主要介绍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在防灾应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香  郝建民 《经济师》2004,(6):248-248,250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大趋势下 ,随着我国入世后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将不可抗拒地加速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企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企业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 ,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研究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信息化相关定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12日,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未来5~10年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企业全面参与并实施会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章以此为背景,探讨我国企业在参与国家会计信息化战略进程中需要明确的关键定位问题,并建立了定位决策模型,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企业竞争力边界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 《当代财经》2004,(1):67-71
企业竞争力的实质等于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后者的形成条件为企业竞争力的边界。根据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的条件,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不仅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而且在一般意义上取决于和竞争优势转变为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条件密切相关的制度、组织、技术和认知的分析维度。将战略管理理论有关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的讨论,继续推进到了可供分析的、范围更广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以此分析框架为基础,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条件因素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末取得预期成效,主要原因在于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仍然实行的是任命制,这一终端环节的断裂,导致了整个委托代理链条的失灵。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下决心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对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任命制的做法,采取聘任制的办法,实行彻底的委托代理制。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际金融信息化发展对中国金融信息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了国际全融信息化的进程与取得的成就,概括了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金融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备受重视,但对这种影响的讨论,大多数文献都只停留在定性方面。文章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形式为分析对象,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工具检验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这种影响的方向与强度,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采取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必须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否则企业没有动力采用此模式。对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实现资源价格向其价值的回归,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绿色认证制度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将有助于政府制定特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16.
I.IntroductionAt the end of20th century,strategy ecology school appeared,whose theory could be dated back to the founder of neoclassiceconomy,English economist Alfred Marshall,who thought thathuman society and biosphere had some similarities,that eco-nomics was just"a part of biology in broad sense."In the late of1970s,organizational ecology was founded by M.T.Hannanand J.H.Freeman,whose monograph Organizational Ecologyapplied some ecological views and means to researches of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对企业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控制机制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机制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宗族型文化与企业战略控制强度正相关,与企业财务控制强度负相关;在创新型企业文化中,企业倾向于采取战略控制;官僚型文化与企业战略控制强度负相关,与企业财务控制强度正相关;在效率型企业文化中,企业倾向于采取财务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专利为主导因素的企业专利战略是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手段之一。在深入分析了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解释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是本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内部条件、竞争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内部条件、企业实施专利的外部条件三者的匹配状态。不同的匹配状态也决定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强度大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明确了企业资源的含义和类别,并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作用和影响的企业资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企业资源、企业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最后提出,企业只有在自身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经是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在系统地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验证信息化水平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信息化的有界性,进而根据实验结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信息化水平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