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7月下旬,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有关人员对我市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先后深入到胥家镇桂花新型社区、蒲阳镇同义新型社区、胥家镇新民新型社区等实地调查了土地储备及安置区建设情况、统征土地硬硼硅项目安置情况和土地整理项目的新型社区等建设情况。通过听、看、问、访、查等形式,对我市储备征地、统征土地和土地整理等国土工作的重点情况有了较为深入和详细的了解。同时,还认真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严格依法管地,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工作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2.
为了将国际上成功的社区主导型发展方法引入到中国扶贫开发中来,世界银行利用El本社会发展基金赠款同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合作,在广西、四川、陕西和内蒙古四省(区)开展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探索以社区为主导的扶贫开发方法,进一步完善中国扶贫开发的机制,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率。2006年5月31日,由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CDD项目),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新机制的探索有了新进展。CDD项目总投资约4800万人民币,用于广西、四川、陕西、内蒙古四省(区)的60个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有10万人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企业动态     
齐鲁石化一批社区改造项目即将动工5月23日,齐鲁石化公司对社区改造3个项目进行了基础设计审查。集团公司先后批复了社区燃气系统安全隐患治理项目、虎山社区供水供暖系统改造项目和蜂山社区供水供暖系统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决定对虎山、蜂山、汞山等老区的燃气、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公司职工盼望已久的老区改造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可见,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2013年5月22日,江宁区成功创建为第五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有5个实验项目被确定为2013-2014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4个课题被确定为2013-2014年国家级社区教育立项课题。目前,全区已建立和完善了以培训学院为龙头,10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内含22个成人学校)为骨干,197个社区居民学校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在社区教育中,全区社区教育坚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村(居)民实用技能培训、休闲教育、家庭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方面全面出击,年教育培训人数逾13万人次,较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终身教育”成为居民们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开发好社区教育培训项目,能够引导社区教育活动与培训工作向规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提升社区教育的知晓率与参与率,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文章以"教你如何开网店"为具体案例,分析了开发社区教育培训项目的原则、方法及特色等,旨在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旅游目的地保护与发展问题的突出,部分国际NGO在旅游社区实施了以环境保护为主的发展项目.不同的阶段项目有不同的重点,涉及替代能源、生活质量改善、社区能力建设等方面.总体上看采,其效果是积极的,推动了生态旅游社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谭政 《魅力中国》2011,(20):87-8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再只是追求生活水平,而是转向追求生活质量。在社区出现大量游泳场馆,尤其是暑假开展的如火如茶。当代社区游泳场馆兴起归于我国社会经济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策略的一种体现以及游泳运动项目事业蓬勃发展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增加相关收入,带动各相关经济的发展;推进社区体育文化形成和推动游泳运动项目发展;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加快全民健身步伐。  相似文献   

8.
慈城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在慈城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培育新型农民的目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优势,以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新机制,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点”、“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妇女培训基地”、“浙江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宁波市成人中等文化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杜旻 《开发研究》2006,(6):19-22
在中国的扶贫开发战略活动中,NGO组织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通过推动经济、教育、卫生、性别意识以及社区能力的发展,NGO组织在农村地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素质、改善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文章根据某国际救援NGO组织———W组织在宁夏泾源县的扶贫项目的开展情况,探讨项目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突出问题,并对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包括项目受益人群的选择与确定、所选项目与当地的外部环境相协调的协调性以及项目选择的宗旨与方向等。  相似文献   

10.
用者参与对于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Y项目为例,通过资料分析和深度访谈,从增权的视角出发,探索阻碍服务用者参与的过程式去权、结果式去权和结构式去权等问题,并提出构建整合性的增权体系与强化批判性反思和反身性思考,以期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的用者参与,进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助力于相关专业服务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比较研究国外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发展社区矫正制度应建立健全青少年重刑犯社区矫正制度、选择适合犯罪青少年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强化社区矫正监督、杜绝社区矫正腐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区主导型发展(CDD)将决策和资源的控制权交给社区群体,将穷人看作是发展的主体和合作伙伴,直接依靠穷人主导发展活动。CDD项目解决了扶贫工作中的难题,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使基层的扶贫工作见效快、持续时间长,并且很好地将市场经济和政府行为结合起来。CDD项目应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熊惟欢 《魅力中国》2014,(24):349-34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规模社区项目也越来越多。下面,文章就当前我国大规模社区市政设计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建议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提高大规模社区的设计建设水平,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理想的居住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走向世界》2008,(8):I0007-I0009
新世界阳光花园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完善的社区配套,高科技的施工技术,在济南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西区项目更以服务客户、回报客户、方便客户为宗旨,全力打造供应24小时生活热水、高配比地下车库、独立分区A—A市政路、时尚户型格局的高品质典范社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区养老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中国养老保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社区养老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各国共同的选择。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养老起步比较早,项目较完善,而在中国,社区养老仍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它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但是,社区养老尤其是占主体地位的居家养老是最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养老模式,它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社区共同体作为一种理想的善治目标,在增强居民内在联系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但当代中国社区共同体建设存在困境,突出体现在社区治理结构不平衡,社区事务的处理缺乏公共性,社区协商治理水平低下等方面。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能够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提升社区治理的公共性,落实社区的协商民主,有利于社区共同体困境的消解。从实现路径看,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可以分为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前者包括主体、制度、资源、技术嵌入,后者包括政治关系和邻里关系嵌入。社会组织嵌入社区共同体建设要从结构嵌入开始入手,逐渐推进关系嵌入,进而实现两者有效融合与相互促进,达到社区共同体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7.
将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引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了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场地设施不足、活动经费紧缺、项目单调和指导力量薄弱等主要不耦合因素。认为改进组织管理模式和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是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前提,培养合适的体育人才是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对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场地、设施是加速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项目,一经提出便被业内人士认同,但实践效果却不尽人意。绥化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存在社区村民参与困难、参与矛盾多、村民经营水平低、游客体验需求与社区传统融合困难、社区监管机制缺位等。为此,要加强环境保护机制建设、完善机制体制、加强社区村民专业培训、建全法律监督机制建设,借此实现绥化新农村建设社区参与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健强 《黑河学刊》2010,(6):144-145
为了将社区组织工作引入中国农村社区,探索其本土契合性和有效性,通过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的G村开展以社区组织为主要介入方法的社区发展项目的初步实践和探索,发现西方社区组织工作的增权理论和优势视角等工作理念对中国农村社区发展实践都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但也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数量之大,危害程度之强,已严重危害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未成年犯的特殊性,我国在2003年采取了社区矫正这种非监禁刑罚制度来配合限制自由刑的实施。对未成年犯权利的保护和回归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缺少立法的保障,在管理机构建设,专业人员的配备,资全来源,矫正项目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文章试图借鉴外国的一些有益经验,来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使未成年犯能早一日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