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品牌》2015,(11)
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有"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劳动组合制度"三种特征。这三个特征都是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从这三种特征的概念、形成以及传统优势三方面入手,浅议日本企业管理制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徐万鹏 《商》2012,(14):129-129
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形成以经济为基础的新的文化形态,即"文化的经济化";或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即"经济的文化化",这是"文化经济"概念的特点。随着欧债危机的发展,有的人认为欧债危机只是一场单一的危机,反映了这一经济体成员拒绝协调行动的不稳定性。本文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消极社会影响考虑,以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意大利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提高意大利经济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冲 《中国市场》2014,(6):56-57,94
企业财务制度文化是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所应该遵循的各层次和各种规范的文化总和。它引导和制约着企业理财的思维走向和行为规程,是人们对于财务行为规则共享的信念体系,它是以时代的经济形态为核心的,不同的经济形态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培育着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对家的理解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家文化是日本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石。家文化不仅存在于日本的家庭生活之中,并且拓展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本文通过分析家文化特征及在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体现,探讨日本人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为研究日本企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同样是“以人为本”。探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内涵、结构、特征及功能.探索构建人本型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及措施,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战后经济出现了飞跃的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不能不归功于欧美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更主要的是它能够把吸收外来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日本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 “团队精神”。 日本日立公司目前是一家拥有 11个业务部、27个工厂和8个研究所的巨型企业,是靠著名创办人小平浪平培植的“诚”、“和”与“开拓精神”,使这家巨型企业充满诚心,团结一致,不断进取,发展壮大。松下幸之助是一个靠发明经销电灯插座和自行车车灯起家的日本著名的经营之神。…  相似文献   

7.
制度对生产力的核心作用及其制导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中叶,几乎处于同一后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和日本,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文明的冲击,日本选择了制度创新--学习欧美先进制度而大搞“明治维新”,中国则直接选择技术创新-热心“洋务运动”而大规模引进技术,结果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错过了一个历史时代,被日本远远甩在后面!,今天,西方国家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中国又在面临重大抉择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五”计划建议》明确指出:“体制创新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保证。”实践表明,我国经济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决全改革。未来我们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继续推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正确认识和把握制度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制度生产力”的特征,更自觉和更富有成效地进行制度创新,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8年来,出现经济高增长和社会矛盾高凸显两个鲜明的特征,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出现分配不公的状况是因多年历史综合原因形成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三次分配格局中公平价值取向问题。第一次分配注重在效率优先中维护公平竞争,第二次分配注重在财税改革中实现相对公平,第三次分配注重在捐赠回报中助推社会公平。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即社会的富人运用捐赠、资助慈善事业等行为回报社会,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收入分配调整。它是通过制度安排和公众自觉行动,体现社会的一种慈善文化和捐赠文化。三次分配互动互补,互相促进,形成“三点式”社会分配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除了抓住外部环境有利于自身的经济发展的机遇之外,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及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企业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已经到了提升自己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当中,学习、借鉴日本等海外优秀企业文化,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国情以及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相结合,构建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日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在民族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通过对日本社会与欧美…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仲尧 《财贸经济》2000,(2):70-74,80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化经济的蓬勃兴起,21世纪将是文化经济的世纪。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世界文库中最优秀的瑰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文化服务贸易高速增长将是必然趋势。因此,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世界文化交流服务,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意义。一、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也“泛指一般知识”①。“一定的文化是一…  相似文献   

11.
1963年拉开了美国银行并购的反垄断规制的序幕。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银行并购的反垄断规制体系。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银行并购的反垄断规制的缘起、方法与其特征,指出中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构建自身的银行并购的反垄断规制体系,包括:(1)以"合理原则"为反垄断分析的核心原则;(2)民族金融竞争力的提高作为银行并购的反垄断目标;(3)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合作有序的管制协调机制;(4)制订《银行并购法》作为银行并购的指引;(5)科学合理的对竞争效果的经济分析体系;(6)激励性和约束性相容的反垄断规制政策;(7)规制政策应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study of family economic variables is based on in-depth oral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the spring of 1995 with 95 women living in Moscow, Russia. The survey explored family economic life in a variety of socioeconomic settings. Data gathered include an overview of the household economy, family income and expenses, satisfaction with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patterns of consumption, work culture and women's culture. In addition, the subjects were asked to comment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women in Russia,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and the rol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in the economy. The analysis contribut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production economy and the macro/production economy in a time of major economic upheaval.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性地论述了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指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能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太和县在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与区位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结合市场经济需要,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大力发展农商经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用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太和模式”。在对太和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关键和动力,并认为这种发展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其他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易斯创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建立在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上的,而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称不上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只能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市场还没有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因此被扭曲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并由此而派生了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越来越强化。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涉及到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其中的八大问题,基本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所以要实现公平的增长;现代市场经济由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是能够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但不完善的市场体制有可能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亲贫的制度是一种有利于穷人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建立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还是要从初次分配入手,再分配只是对初次分配的一种矫正;在经济增长中提高穷人的可行能力和收入流动性更重要;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收支能缩小收入差距,减少经济的不平等,但在我国转型时期,财政收支,尤其是财政支出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还不理想;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政府的干预及再分配是不行的,但是有政府的干预及再分配又存在问题;亲贫增长模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依靠投资立国、劳动力强国、资金兴国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因素正在悄然改变,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其标志性的事件正在或即将发生,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1)中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增速正常回落;(2)国际收支由大幅失衡向基本平衡转变,贸易顺差大幅收窄;(3)货币政策由紧缩向中性转变,货币深化(M2/GDP)进程将逆转(货币供应量增幅下降);(4)房地产市场由非理性向有限理性转变,房价稳中略降;(5)股票市场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牛市即将来临;(6)政策资源配置由发散向收敛转变,更加关注民生;(7)债务危机由失控向基本可控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即将改变。  相似文献   

18.
从知识经济需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更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论述了知识产权对知识管理和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在当今高技术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三位一体”式的新经济管理运行模式;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TAFE培训包的开发工作由澳大利亚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任务并配套经费,由相应领域内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行家、专家学者进行系统性开发;再由国家培训质量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发布实施;TAFE培训包有利于建立统一规范的职业教育市场,有利于实现教育系统间的沟通与协调,有利于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质量,有利于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十分突出。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导致学生求职期间产生心理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职业理想与现实可能的矛盾冲突,而自身条件、个人理想是影响焦虑水平的首要因素。高校应通过体育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构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体育专业就业指导方案;扩宽专业路径,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对学生建立“学生一学校一社会”三级评级系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