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发展现状 (一)主要金融强国及组织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措施及思路  相似文献   

2.
影子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理财、民间金融等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快速扩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置于银行业改革与监管热点问题。由于影子银行定义模糊.易导致监管的缺失。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尤为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特点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提出监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银行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十分发达。新加坡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银行监管制度。在我国银行业加速走向开放的今天,研究新加坡的银行监管经验无疑可为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金融监管体系、监管目标演变及其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能在金融区域中心的建设方面取得比较卓越的成绩,与它有一个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富有效率的监管过程是分不开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监管当局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趋势,适时调整了金融监管的目标与重心,使得新加坡正在朝着一个高水准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沿革、风险表现及国际监管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子银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影子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证明传统的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不足以实现其既定目标.需要找寻更为适用的政策框架,拓展监管边界,加强跨业维度宏观审慎是其中的重要方向。本文梳理了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与发展沿革。总结了影子银行体系所引发风险的表现特征.总结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讨论进展.并就加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日本金融业不良债权处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其国内金融业在巨额问题贷款的拖累不几乎全面陷入瘫痪;随后日本开始着手处置不良债权,在经历了1997-1998年的金融运荡之后,日本政府还专门组建了金融再生委员会(FRC),实施“金融大爆炸”(Big bang)计划,其目的是对日本国内金融体系进行乇底整治,但日本国内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现状距1998年日本政府提出的目标仍然相差较远。目前,日本被银行巨额坏帐、股市下跌以及经济不景气等现实问题深深困扰的局面并未得以扭转。2001年4月6日,日本政府推出了包括银行不良债权处置方案在内的“紧急经济对策”,试图以此为契机,使日本经济走出困境,因此重新对日本金融业不良债权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银行电子化深层次发展分析(一)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与科技司教授陈逢吉我国银行电子化工程起步于70年代,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央银行金融调控体系的形成和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化,已经有了规模化的发展,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  相似文献   

8.
《金融博览》2014,(15):36-36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日前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下行,房地产价格回落.出现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回报下降等情况,这一现象迅速波及银行体系,银行贷款随之过度紧缩甚至冻结.形成了中国式的“押品(房地产)-损失”螺旋,加剧了金融和经济波动,是造成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风险因素。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深层次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汇》2006,(4):58-59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措施出台后.国家对银行开办外汇业务的准入政策正逐步进行相应调整。为适应新的经济金融形式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的改革需要.我们需要探索当前对银行(即期)结售汇业务管理模式的新思路.使管理方式从直接监管向间接监管过渡.从全面监管转向重点地监管省级或地市级银行。提高监管教率。本文探讨银行结售务市场准入管理存在的问腰,提出完善结售汇管理体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银行监管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强化,许多国家引入了整体风险控制理念,部分国家开始尝试建立专门的银行机构评级系统,用以判断、评估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人民银行监管干部培训计划和安排,本人在完成国内4个月的培训之后,又于2001年10月参加了新加坡金融监管局举办的为期3周的金融监管业务培训班.既学到了金融监管方面的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又了解了新加坡经济、金融形势与策略以及金融架构.尤其还实地观摩了新加坡票据交换与处理系统、新加坡货币局的货币清分与处理系统的运作.感受颇深的是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当局在管理金融运作等方面处处体现出一种新的监管理念、新的监管方式以及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把新加坡建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业监管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分业经营制度的国家,一般是根据金融机械业务性质的不同分别设立不同的金融监管机关,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分别由不同的机构监管,实行分业监管模式。如美国,在联邦一级对银行实行监管的机关有货币监理局、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对证券业实施监管的主要由各州保险事业管理委员会监管。实行综合化业务制度的国家,往往设立相对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关,实行统一监管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欧国家、德国、新加坡等,新加坡执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是金融管理局,该局专司监管职能的部门:一是银行及金融机构司,负责监督管理银行业,证券业、金融公司及金融期货业,二是保险司,监督管理保险公司。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综合业务制度已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这就促使各国相继放弃了维持多年的分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新疆金融》2006,(B10):42-44
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市场约束在建立高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保证整个银行体系长期稳健运行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它已成为现代银行监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刘必炯 《中国金融》2005,(16):66-66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金融生态中的重要主体。因此.有效的银行监管.也就成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银行监管的国际性指导文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核心愿则》所闻述的有效银行监管的前提条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任丁秋 《投资北京》2008,(10):87-89
一、瑞士金融中心战略规划 (一)瑞士金融中心战略规划的出台背景 20世纪60年代.瑞士成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伦敦和纽约之后居于世界第三位,20世纪80年代曾经一度占据世界第二位。瑞士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在于:经济、金融和货币的长期稳定性,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金融机构的业绩和服务质量、银行和保险业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多语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适当的金融市场法律;持续而有效的金融市场监管。瑞士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佟焱 《金融纵横》2004,(7):32-35
一、我国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状况(一)营销活动从空白趋向活跃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银行业的市场营销基本属于空白。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各银行为在竞争中争取主动,纷纷结合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银行结售汇制度的实施,使得银行收付汇、结售汇成为国内外汇资金流动的主渠道。但是在对银行收付汇、结售汇非现场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了非现场监管的效果。为此,适应当前外汇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构筑适应新形势的银行收付汇、结售汇非现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1.深层次经济体制性问题,央行的金融监管还无力解决,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了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五个先决条件:(1)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2)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3)有效的市场约束;(4)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5)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从我国的金融经济现实来看,具备这五项先决条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表现:一是当前困挠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体制性金融风险,是计划经济时期几十年各种经济矛盾积累的结果,从根本上解决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难度很大,二是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社会公众的风险承受能力差,直接或间接地加大了体制性金融风险的破坏力。三是健全的信用评估考核体系尚未建立,社会整体信用普遍较差,发展信用经济的基础性条件尚不具备,这些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都不是央行金融监管所能解决和改变的,因而,单纯从金融角度来考察我国的金融监管效果问题,是不现实的,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体制方面的诸多问题,中央的有效监管就会成为空谈。  相似文献   

19.
监管当局压力测试规范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军  朱怡 《金融纵横》2004,(3):14-16
一、背景由亚洲金融危机得出的教训之一是.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个经济体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业的稳健性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抵御危机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压力测试作为对金融稳健指标(如CAMELS)中风险度量工具(VAR)的重要补充,它是银行评估财务实力及风险管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受金融专业教育,到90年代初至今,一直从事金融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前后将近三十年。这三十年,正是国内金融业巨变的时期,也见证了国内现代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走向而立之年的路程。80年代金融教育的起步80年代初,国家提出银行是一门大学问,从此国内以银行体系发展带动的金融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